数字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一、总体说明 (一) 学时与学分
学时:72(课内) 学分:4 (二) 授课对象
电子类、物理类等本科生 (三) 先修课程
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与实验。 (四) 教学目的
《数字电子技术》是电子类等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掌握数字电子电路的初步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并从理论电路逐步过渡到实际电路,真正解决实际电路的中的有关问题,并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要求说明:
1. 要求分为四个层次。即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 了解:要求学生能知道所学的知识内容,并能直接应用这些内容。 理解:要求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内容比较熟悉,并能灵活地应用这些内容。 掌握:要求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并能用它解决简单问题。
熟练掌握: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所学知识,并能用它解决综合性问题。 2. 要求布置和批改作业的量不少于每章习题总量的70%。 二、主要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 逻辑代数基础(8学时) 主要内容 1.1 数制与编码
1.2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常用公式和重要定理 1.3 逻辑函数及其表示方法 1.4 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方法 1.5 逻辑函数的卡诺图化简方法
基本要求
1.1 理解数制与编码,掌握数制间的转换; 1.2 熟练掌握基本公式并能导出常用公式;
1.3 理解真值表、逻辑代数式、逻辑图和卡诺图表示逻辑函数; 1.4 掌握公式化简法、卡诺图化简法简化逻辑函数。 教学要点
逻辑函数化简:公式化简法、卡诺图化简法。
第二章 门电路(10学时) 主要内容
2.1 半导体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2.2 最简单的与、或、非门电路 2.3 TTL门电路 2.4 CMOS门电路 基本要求
2.1 熟练掌握最简单的与、或、非门电路;
2.2 掌握TTL门电路、CMOS门电路特点和逻辑功能(输入输出关系); 2.3 掌握TTL门电路、CMOS门电路的电气特性; 2.4 理解TTL门电路、CMOS门电路在应用上的区别。 教学要点
TTL门电路、CMOS两类集成门电路的外部特性:逻辑功能、电气特性。
第三章 组合逻辑电路(10学时) 主要内容
3.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3.2 若干常用的组合逻辑电路 3.3 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 基本要求
3.1 熟练掌握逻辑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3.2 理解常用组合逻辑电路的原理、特点和使用方法;
3.3 掌握用MSI器件,如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设计组合逻辑电路; 3.4 了解组合逻辑电路的竞争—冒险现象。 教学要点
逻辑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第四章 触发器(6学时) 主要内容
4.1 触发器的电路结构与动作特点 4.2 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 基本要求
4.1 了解触发器的分类,电路结构及其动作特点; 4.2 掌握各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 4.3 了解各触发器动态特性。 教学要点
触发器电路结构及其动作特点。 触发器逻辑功能与结构类型的关系。
触发器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特性方程,波形图。
第五章 时序逻辑电路(12学时) 主要内容
5.1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共同特点。 5.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5.3 若干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 5.4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基本要求
5.1 了解时序逻辑电路的共同特点。
5.2 掌握时序电路分析方法,基本的设计方法; 5.3 掌握计数器的分类及特点;
5.4 了解常用的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及应用。 教学要点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
第六章 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8学时) 主要内容 6.1 施密特触发器 6.2 单稳态触发器 6.3 多谐振荡器 6.4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