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萌芽培土及不同除萌方式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9 20:43:0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萌芽培土及不同除萌方式对杉木生长的影响

邱昆明

【摘 要】摘 要 通过对杉木萌芽条培土采用3种不同除萌方式进行试验,并于试验后1年和4年成林后进行数据对比,探讨杉木迹地萌芽条萌芽生长状况。试验表明:萌芽条培土和除萌方式之间对杉木萌芽条的生长状况未发现交互影响。在采伐的次年萌芽条培土和不培土相比,杉木萌芽条的生长差异达到极显著,培土对萌芽条的生长极为有利。人工2次除萌、1次除萌和不除萌3种方式对杉木萌芽条的生长有极显著差异,2次除萌对促进杉木萌芽条的生长最为有利,1次除萌的效果次之,不进行除萌的效果最差。 【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 【年(卷),期】2018(000)006 【总页数】4

【关键词】关键词 杉木萌芽;培土;除萌方式;生长分析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 (Lamb.) Hook.〕有强大的萌芽能力,有不断从根茎处萌发新芽的特征,尤其是在杉木主干采伐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其伐根休眠芽会生长出大量新芽,并生成多代新芽。若不对其新芽进行处理,会导致多株丛生的状况。这将进一步导致水分和养料的浪费,降低林地木材的产量和质量。杉木萌芽林因为原伐根在土壤中有强大根系,因此在前期生长过程中的稳定性和生长速度都比实生林高,从维持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森林生态景观多样性的角度考虑,萌芽更新一部分杉木林,适宜镶嵌不同的森林缀块,可使森林景观及结构多样性。连城县自古就有栽植和培育杉木的历史。为达到提高杉木迹地二代人工林经营管理水平,促进萌芽条的发育,从2013

年开始,对杉木萌芽条进行培土和对其萌发的萌芽条进行3种不同的除萌方法进行试验,对其生长状况进行跟踪测定并分析。

1 基本情况

试验地位于连城县文亨国有林场田头工区42林班7大班3、4小班,地处116°46 ′48″—116°47′16″ E,25°34 ′46″~25°34′58″ N,年均温为19 ℃,极端高温38 ℃,极端低温-5.6 ℃,为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1 761 h、年均降雨量1 700 mm,年均相对湿度78%,年无霜期291 d。土壤类型为红壤,呈微酸性;土层较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立地质量等级为Ⅱ级,植被多为山乌桕、白背叶野桐、黄瑞木、柃木、山矾、蕨类、五节芒、芒萁等。更新前为人工杉木一代林,2013年8月进行皆伐,采伐时年龄21年,同年12月进行不炼山全面劈杂的林地清理,2014年根据试验设计要求分别2次除萌、1次除萌和不除萌3种不同除萌,并同时对萌芽条进行培土或不培土的试验,当年对整个林地进行一次挖茅头和全面劈杂抚育,2015和2016年各进行一次全面劈杂抚育。

2 试验设计

2.1 试验设计方法

2014年对皆伐的杉木一代林采伐小班,进行随机的区组分配,在基本相同的坡向、坡位和立地、相应海拔高分别设立3个区组(3个重复),在各个区组内分设6区块(小区),共设18个小区,各小区面积相等,都是100 m2(水平距10 m×10 m)。用罗盘仪对小区边界进行测定,并对各小区四个角桩用PVC管进行标记固定以便后期观测。各区组内的小区采取培土因素A(分别为培土A1、不培土A2)和除萌因素B(分别为不除萌B1、1次除萌B2、2次除萌B3)双因素

共组合为6个方式的方法进行试验。 2.2 试验作业方式

2014年的6月上旬进行2次除萌的第一次除萌,方法是在伐根的上部或者两边留下两条较为健壮的萌芽条,将其余萌芽条清除,在此过程中,保证保留萌芽条的完整。第二次除萌在同年9月上旬开展。此次除萌,从保留的两个萌芽条中选留更为健壮的一株,将另外一株用工具(修枝剪或劈刀)清除,在此过程中,保证保留萌芽条的完整。

2014年7月上旬,对试验小区的萌芽条分别进行培土和不培土。培土的方法是将萌芽条周围的表土往萌芽条堆集,尽量将整个伐根埋在土中,土层覆盖伐根面3~5 cm。

1次除萌方式同样在2014年9月上旬完成。在伐根基部上方选择健壮的一株萌芽条进行保留。除此之外的萌芽条皆用工具(修枝剪或劈刀)去除,在此过程中,保证保留萌芽条的完整。

不除萌方式:对伐根萌芽条不进行任何人为干预而任其自然生长。 2.3 试验数据采集及分析

2.3.1 2014年12月下旬,观测到该试验区组内的杉木萌芽条当年生长状况已趋于稳定,从而对各小区生长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方法采用对每个小区进行每木检尺测量杉木萌芽条的地径、树高,不除萌方式由于萌芽条较多,为便于比较,每个伐根采用单株最高萌条代表其生长值。

2.3.2 为了比较成林(4年)后各试验的结果,2017年12月下旬,对试验小区进行调查。因树冠的大小 (冠幅)反映了树木的生活力和生产力,是森林生长收获可视化的重要参数,因此本次在调查地径、树高、株数的基础上,同时进行了

萌芽培土及不同除萌方式对杉木生长的影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3ccl4tdol97tl37kuug5o77k30e1i00qoq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