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 三 乘法《找规律》教师招聘面试试
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探索两个个位都是0的两位数和三位数的乘法计算,并解释计算的过程和方法。 2、在数学情境中,探索、发现乘法的运算规律,发展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运算规律从已知算式推出未知算式,发展运算能力 教学
2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学起来有些困难。
3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
重点:探索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 难点:理解整十数乘法算理。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活动】过程 一、 创设情境,知识迁移。
1、竞答,出示口算卡片。 2×3= 5×1= 12×3= 14×2= 10×4= 30×3= 2×200= 60×2= 2、听算竞答,说出口算过程。 500×4= 6×70= 90×7= 8×600 通过回答,明确: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只要把多位数0前面的数字与一位数相乘,然后在乘得的结果后面添上0,多位数后面有几个0,就添上几个0。(为新知学习打下基础) 二、 找出规律,归纳方法
提问为什么50×10=500呢?你是怎么想的?能不能用我们已经学过的知识来说明呢? 生答:50×10表示50个10相加或表示10个50相加,就是500。 或 50×10=5×(10×10 ) =5×100 =100×5 =500 教师可以介绍50×10=50×2×5 =500 2、出示第2、3组算式,学生口答,思考30×20,12×40,120×40的计算过程,然后在全班交流。 3、探索规律: (1)观察三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全班汇报。 (2)小结:因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规律:先计算末尾0前面数字的乘法,然后在所得积后面添上被省略的0。 4、练习:30×40 140×30 由学生独立完成,归纳计算程序,明确步骤。 先计算14×3=42 在添上原来因数中被省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