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Haplogroup S (B254) also known as K2b1a: 见于巴布亚新几内亚。 Haplogroup M (P256) also known as K2b1b: 见于新几内亚和美拉尼西亚。
Haplogroup P (K2b2)
单倍群 P(p295)有两个主要分支:P1(p-m45)和极为罕见的P2(p-b253)。
P1*和P2、P* 仅在菲律宾吕宋岛同时发现,特别是P*和P1*在吕宋岛的Aeta人之间较显著的发现率。同时,P1*在西伯利亚东部和中亚生活的人中也较普遍,它也在东南亚和南亚低频发现。一起考虑,这些分布说明P*可能在东南亚从K2b分出。 P1也是两个主要分支Q和R的父节点:
? ?
Haplogroup Q (Q-M242) 主要在美洲和西伯利亚
Haplogroup R (R-M207). 主要分布于欧洲,西南亚,中亚,南亚
详细树形图:见P倍群文件夹
Haplogroup Q M242
Q是由SNP M242定义。大约32000年前出现在中亚。
?
Q (M242)
o Q*
o Q1 (P36.2)
? ?
Q1*
Q1a (MEH2)
?
Q1a*
? Q1a1 (M120, M265/N14) 低频出现在东干人、中国汉族、哈扎拉人、日本人、韩国人和西藏人
? ?
Q1a2 (M25, M143) 中低频出现在西南亚、中亚和西伯利亚 Q1a3 (M346)
? ?
Q1a3* 低频出现在巴基斯坦、印度和西藏 Q1a3a (M3) 美洲土著的典型类型
? ? ? ?
Q1a3a*
Q1a3a1 (M19) 南美土著,比如 Ticuna 和 Wayuu[27] Q1a3a2 (M194)
Q1a3a3 (M199, P106, P292)
? ? ?
?
Q1a4 (P48) Q1a5 (P89)
Q1a6 (M323) 也门犹太人非常少量发现
Q1b (M378) 低频出现在哈扎拉人和信德人
详细树形图:见Q倍群文件夹
Haplogroup R (M207)
Haplogroup R and its descendants.
单倍群R由SNP207定义。单倍群R大部分都是后代支系R1,它可能起源于欧亚草原。R1有两个亚类型:R1a和R1b。
R1a与原始印度-伊朗和波罗地斯拉夫民族关联,现在主要是在中亚,南亚和东欧。
单倍群R1b是西欧的主要单倍群,也稀疏分布的亚洲和非洲各民族之间。其中的一个分支r1b1a2(M269)是西欧人群最常见的单倍群,与意大利-凯尔特人和日耳曼人关联
?
Haplogroup R1 (M173) 整个欧亚大陆西部
o Haplogroup R1a (M17) 在中亚,南亚,中部,北部和东部欧洲 o Haplogroup R1b (M343) 在西欧,西南亚,中亚,北非,和喀麦隆北部
?
Haplogroup R2 (M124) 在南亚,高加索,中亚和东欧
详细树形图:见R倍群文件夹
2、mtDNA母系源流
人类线粒体DNA单倍群(mitochondrial DNA haplogroup)由线粒体DNA单倍型类群差异定义。单倍群是用来表示对线粒体的进化树的主要分支点。了解女性谱系的进化路径,有助于遗传学家跟踪现代人从非洲起源和在世界各地传播的母系遗传轨迹。
单倍群的名称从A到Z,是根据单倍群被发现的顺序命名的,他们的字母排序不代表实际的遗传关系。所有线粒体单倍群体的根就是目前所有活着的人类的最近母系共同祖先(MRCA),她通常被称为线粒体夏娃。
线粒体DNA突变的速率被称为线粒体的分子钟。这个领域正在进行的研究表明线粒体DNA每8000年产生一个突变,这使线粒体DNA谱系相对于每十年一个突变的Y染色体DNA不够精确。
mtDNA 单倍群树和分布,数字是单倍群标记
根据现代人类的非洲起源绘制的线粒体迁徙路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