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只空瓶子的温暖》
①星期天,一家人购物回到小区,女儿把空的纯净水瓶子顺手放在了垃 圾箱旁,13 岁的女儿是进步了,以前她可是随手乱扔。但我没有表扬她, 我想,这反倒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②我不动声色,走过去把空瓶子又捡起来,随手放进了我的手提袋里. 这是我的习惯,我不会把它们扔掉的,我家里不缺几个瓶子的钱,但瓶 子问题折射出来的是一个人的素养。今天,我更是要做给女儿看的。
③我知道女儿会不屑一顾,还会说我老土,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 重要,穿名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谁更浪费。不过我会用事实告诉她,即 使像有钱的比尔·盖茨,在生活中也是反对浪费的。
④果然,女儿看到我的举动很吃惊,她竟然要把瓶子从我手提袋中拿出 来重新给扔掉。看女儿进入我设的圈套,我这才谆谆地教导她:“孩子, 不是老爸吝啬,一只瓶子一毛钱,不值什么钱,但这也是钱,节俭是从一 个空瓶子开始的。”
⑤我等待着女儿的反应,或者向我道歉,或者默默地从我身边走开。不 想,她趁我不备,伸手把空瓶子从我手提袋里取了出来,回过头,又重新 把它放到了原处。没等我反应过来,地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
手臂撒娇:“爸,一个瓶子对咱们不算什么,但对有些人却很重要。咱们 小区每天都有一个捡废品的老人在这转悠,好可怜哪!把瓶子放在这里, 她就可以轻松地拿走。我知道,她不是乞讨的,她是靠劳动吃饭的…”
⑥看着女儿清水般闪亮的眼眸,我忽然有些惭愧。那个老人我是知道 的,每天靠捡一些废品养活自己,平时我见到她,偶尔也会递上一两块 硬币,想着自己的善良,会自我陶醉上好一阵子。我怎么没有想到女儿 说的这一层意思呢?帮助一个人,更重要的是给她劳动的尊严。
⑦我没有说话,只是感激地冲女儿笑,夸她长大了。我看到,暖暖的夕阳 下,那只空瓶子稳稳地站在垃圾箱旁等待着一个真正需要它的人。
⑧它带去的,有温暖,有尊严。
提升练习
1、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填写下表。
2.爸爸本想教育女儿不要浪费,教育过后,为什么“忽然有些惭愧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第③自然段为什么要写“如今的孩子,把面子看得很重要,穿名 牌,吃肯德基,而且会比谁更浪费”这一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赏析下面的句子。
她又轻快地跑到我身边,拉着我的手臂撒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至少从两个方面理解题目“一只空瓶子的温暖”的含义。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剥豆》
一天,我与儿子相对坐着剥豌豆,当翠绿的豆快将白瓷盆的底铺满时, 儿子忽地离位,新拿一个瓷碗放在自己面前,将瓷盆朝我面前推推。
看他碗里粒粒可数的豆,我问,“想比赛?”
“对,”儿子眼动手剥,利索地回答。
“可这不公平,我盆里已不少了,你才刚开始。”我说着顺手抓一把豆 想放在他的碗里。
“不,”他按住我的手,“就这样,我才能试出自己的速度。”
一丝喜悦悄悄地在我心里散开。一时,原本很随意的家务劳动有了节 奏,只见手起豆落,母子皆敛声息语。
“让儿子赢,使他以后对自己多一些自信。”如是想,手不知不觉就慢 了下来,借拾豆的机会稍停一下。
“在外面竞争是靠实力。谁会让你?让他知道,失败成功皆是常事”剥 豆的速度分明快了。
小儿手不停,眼却时时在两个容器中睃。
见他如此投入,我心生怜爱:学校的考试名次,够他累的了……剥豆的动 作不觉中又缓了下来。
“不要给孩子虚假的胜利。”节奏自然又紧了许多。
大袋豌豆很快剥光。一盆一碗、一大一小不同的容器难以比较,凭常识, 我知道儿子肯定输了,正想淡化结果,他却极认真地新拿来了碗,先将 他的豆倒进去,正好满一碗,然后又用同样的碗来量我的豆,也是一碗, 只是凸出了,像隆起的土丘。
“你赢了。”他朝我笑笑,很轻松,全没有剥豆时的认真和执着。
“是平局。我本来有底子。”我纠正他。
“我少,我就是输。”没有赌气,没有沮丧,儿子认真和我争。脸上仍是 那如山泉般清澈的芙容。
细想起来,自己瞻前顾后,小心翼翼,实在是多余了。 提升练习
1、文中画线句说“一丝喜悦悄悄地在我心里散开”,作者“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母亲剥豆的速度时快时慢,请用自己的话分别说明母亲剥豆速 度快与慢的原因。(每条不超过 18 个字)。 (1)慢下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快起来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刻画人物采用的主要描写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 4.儿子的性格特征表现得十分鲜明,其中最突出的两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最后一段加点的“瞻前顾后”一词能否换成“优柔寡断”?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文的主旨可从多角度去领悟。请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