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复习题(选择部分)
第一部分
1、步长是由 A 腾空距离和着地缓冲距离三部分组成。
A、后蹬距离 B、移动距离 C、蹬地距离 D、都不是 2、评定田径运动技术的标准是 C 。
A、经济性、观赏性 B、实效性、观赏性 C、实效性、经济性 D、都不是 3、推铅球最佳出手角为 C 。
A、30—35度 B、35—40度 C、38—42度 D、40—45度 4、根据编排原则,100米的比赛每组需要 B 分钟。
A、3—4 B、4—5 C、5—6 D、6—7 5、 B 是影响人体跑速的主要外力之一。
A、摩擦力 B、支撑反作用力 C、重力 D、空气阻力 6、田径运动竞赛工作的依据是 B 。
A、竞赛规则 B、竞赛规程 C、竞赛裁判法 D、组织方案 1、A 2、C 3、A 4、B 5、B 6、A 第二部分
1、在障碍跑中,障碍架的高度为 B 厘米。
A、100 B、91.4 C、84 D、都不是 2、下列各项目中哪些不属于公路跑的比赛项目 F 。
A、15公里 B、20公里 C、半程马拉松 D、25公里 E、30公里 F、35公里 G、马拉松 G、100公里 I、公路接力赛跑
3、女子100米栏最后一栏至终点的距离为 B 米。
A、10 B、10.5 C、11 D、都不是
4、起跑的任务是使身体迅速摆脱静止状态,起跑技术对起跑后的 A 有直接影响,在短跑中尤为重要。
A、加速跑 B、初速度 C、途中跑 D、都不是 5、跳高比赛,试跳成功,旗示裁判将 C 。
A、红旗上举 B、黄旗上举 C、白旗上举 D、都不是 6、铅球投掷圈直径为2.135米,有效落地区为 D 角。
A、35度 B、40度 C、45度 D、都不是 1、B 2、F 3、B 4、A 5、C 6、D
第三部分
1、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 C 。
A、步频、起跑反应时 B、步长、支撑反作用力 C、步频,步长 D、内力、外力 2、200以下各项目最短间隔时间为 D 。
A、30分钟 B、35分钟 C、40分钟 D、45分钟 3、决定跳远远度的主要因素是 D 。
A、助跑速度、起跳角度 B、腾起初速度,起跳角度 C、腾起角度,助跑速度 D、腾起初速度,腾起角度 4、400米起点前伸数等于 B 。
A、π[(n-1)d-0.3] B、2π[(n-1)d-0.1] C、π[(n-1)d-0.2] D、2π[(n-1)d-0.2] 5、掷标枪的最佳出手角为 C 。
A、25—30度 B、30—35度 C、30—37度 D、35—40度 6、铁饼比赛,器械落在角度线上,旗示裁判将 A 。
A、红旗上举 B、白旗上举 C、黄旗上举 D、都不是 7、100米栏起跑至第一栏是 D 米。
A、11.5 B、12 C、12.5 D、都不是 1、C 2、D 3、D 4、B 5、C 6、A 7、D 第四部分
1、短跑技术发展到 B 跑法,极大地促进了短跑成绩的提高。
A、踏步式 B、摆动式 C、迈步式 D、跳跃式 2、男子110米栏起跑至第一栏的距离为 A 米。
A、13.72 B、13 C、14.02 D、都不是 3、全能运动中的投掷项目比赛,运动员的试掷次数为 A 次。 A、3 B、4 C、5 D、6
4、跳远腾空阶段的任务是维持身体 C 为合理完成完善的落地动作创造有利条件。 A、腾空 B、姿势 C、平衡 D、高度 5、田径径赛分道宽是 A 米。
A、1.22 B、1.23 C、1.24 D、1.26 6、标枪投掷弧线宽是 C 厘米。
A、5 B、6 C、7 D、8 7、适宜的跳远腾起角为 C 角度。
A、10—16 B、14—20 C、18—24 D、20—26 1、B 2、A 3、A 4、C 5、A 、D 6、C 7、C 第五部分
1、200以上至1000米各项目最短间隔时间为 C 。
A、70分钟 B、80分钟 C、90分钟 D、100分钟 2、200米起点前伸致等于 C 。
A、π[(n-1)d-0.2] B、2π[(n-1)d-0.1] C、π[(n-1)d-0.1] D、2π[(n-1)d-0.2]
3、步频取决于完成每一步的时间,这一段时间可分为 C 和腾空时间。 A、后蹬时间 B、缓冲时间 C、支撑时间 D、都不是 4、决定跳高高度的主要因素 B 。
A、助跑速度、起跳角度 B、腾起初速度、腾起角度 C、腾起初速度,起跳角度 D、腾起角度、助跑速度 5、跨栏跑的成绩取决于 A 。
A、绝对速度,跨栏技术 B、绝对速度,跨栏步技术 C、起跑反应,过栏技术 D、跨栏步技术,最后冲制能力 6、100米栏的栏间距离为 B 米。
A、8 B、8.5 C、8.9 D、9.14 7、跑是人体水平位移的一种基本运动形式,它属于 B 运动。 A、非周期性 B、周期性 C、混合性 D、都不是 1、C 2、C 3、C 4、B 5、A 6、B 7、B 第六部分
1、跳远起跳角为 D 度。
A、15—20 B、20—25 C、25—30 D、都不是 2、跨栏跑是跑跨结合 B 和连贯性很强的项目。
A、技术性 B、节奏性 C、速度性 D、协调性
3、后蹬是跑的动力来源,它要求在很短时间内通过肌肉 C 收缩,有力地伸直下肢各个关节。 A、爆发式 B、等长 C、有力 D、等张 4、400米栏的栏间距离为 B 米。
A、30 B、35 C、40 D、45 5、田径运动各项技术的教学方法通常是 B 。
A、讲解法、练习法 B、分解法、完整法 C、学习法、提高法 D、练习法、提高法
6、根据编排原则,800米的比赛每组需要 A 分钟。
A、6—8 B、7—9 C、8—9 D、9—10 7、铅球的有效角度区为 D 度。
A、25 B、30 C、35 D、34.92 1、D 2、B 3、C 4、B 5、B 6、A 7、D 第七部分
1、根据编排原则,400米栏比赛每组需要(不包括摆栏和撤栏时间) C 分钟。 A、3 B、4 C、5 D、6 2、田径运动中的速度可分为 B 。
A、移动速度、初速度、加速度 B、位移速度、动作速度、反应速度 C、动作速度、反应速度、加速度 D、初速度、加速度、移动速度 3、4×400米起点前伸数等于 C 。 A、π[(n-1)d-0.1] B、2π[(n-1)d-0.1] C、3π[(n-1)d] -0.1]+S- D、3π[(n-1)d-0.2]+S-
S2??(n?1)d?0.1?S2??(n?1)d?0.1?22
4、决定跳高腾空高度的主要因素是 C 。
A、起跳角、助跑速度 B、腾起角、助跑速度 C、腾起初速度、腾起角 D、腾起初速度、起跳角 5、适宜的起跨后蹬角度是 C 度。
A、60—64 B、64—68 C、68—72 D、72—76 6、完整练习法是把田径运动技术的 C 的完整的形式进行练习。
A、技术过程 B、动作过程 C、全过程 D、分解过程 7、铁饼投掷圈的直径为 D 米。
A、2.135 B、2.2 C、2.4 D、2.5 1、C 2、B 3、C 4、C 5、C 6、C 7、D 第八部分
1、决定跑速的主要因素是 D 。
A、技术、力量 B、步长、力量 C、步频、技术 D、步频、步长 2、女子400米栏最后一栏到终点的距离是 C 。
A、30 B、35 C、40 D、45 3、全能比赛各单项的休息时间至少 A 分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