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青岛版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6 7:52: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青 岛 市 崂 山 区 凤 凰 台 小 学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拓展平台“因数和倍数”第93-94页内容。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借助乘法算式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

2、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并总结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研究一个数的因数和一个数的倍数的特点。

3、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是自主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盒中的正方形塑料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概念。 1.情境导入,认识因数和倍数

课件出示12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的美术作品。

谈话:大家看,老师这里选了12张咱同学画的画,都是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漂亮吗?老师想把它们贴在教室的宣传栏上,并且要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贴呢?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谈话:下面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用12个小正方形塑料片代表12张画,动手摆一摆,老师有两个要求:①看一共能摆成几种完全不同的长方形;②想一想怎样用乘法算式来表示你的摆法。

预设:想到的算式1×12=12 2×6=12 3×4=12 谈话:你能根据算式1×12=12猜一猜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①一行摆1个,摆了12行;②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谈话: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可以吗?(课件演示)

谈话:你能根据算式2×6=12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

预设: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师课件演示。)

1

青 岛 市 崂 山 区 凤 凰 台 小 学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

谈话:根据算式3×4=12,你能想到这个同学是怎么摆的吗?(师课件演示。) 谈话:同学们通过算式就知道他们是怎么摆的,真不简单。今天我们要学的新知识就藏在这三个乘法算式里面。 2.认识因数和倍数。

谈话:我们以前学过,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什么?(因数)等号后面的数叫什么?(积)这里的因数和积是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在数学上还可以这样说,我们以2×6=12为例, 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 的倍数。 引导:老师刚才是怎么说的?

引导:刚才我们提到了哪两种数?(板书课题)

谈话:这两种数有什么特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研究。

引导:大家看第二个算式,同桌两个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引导:还有一道算式,谁来说一说?

谈话:老师还要给大家说明个问题,为了研究方便,在研究因数和倍数的时候,一般不包括0。

小结:因数和倍数也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单独说,谁是因数,或谁是倍数,应该说,谁是谁的因数,或谁是谁的倍数。

引导:同学们看这三个乘法算式,你能说出12的所有的因数吗?

预设:1、12、2、6、3、4.(师有意有序地一对一对地板书12的所有的因数) 【设计意图:以解决生活问题“把12张这样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画,贴在教室外面的墙上,并且要贴成长方形,可以怎样贴呢?”为引子,让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概念,避开了抽象,有利于帮助学生完成意义的建构。同时,在解决问题时,选择了操作的方式,让学生在思考“可以怎样拼”时,借助“拼小正方形”的活动,使数与形有机结合起来。】 二、引导探究,理解概念 1.探索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1)尝试找一个数的因数。

谈话:刚才我们找到了12的所有的因数,咱再来试着找一找18的因数,好吗?咱们一起找,还是自己试试?

谈话:老师提醒大家,先想一想,怎样找既有序有又全面?然后在练习本上写下来。(板书:有序、全面)

2

青 岛 市 崂 山 区 凤 凰 台 小 学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

(2)探索交流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①找一名有代表性的有遗漏的把结果板书在黑板上。 谈话:他找对了吗?为什么会漏掉?仅仅是因为粗心吗? 预设:不是,他没有按照一定的顺序找。

引导:那么要找到18所有的因数关键是什么?(有序。)

谈话:这位同学找到的4个数是18的因数吗?他能找到18的四个因数,也很不容易了。 引导:你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找到18的这四个因数的?

预设:2×9=18,2和9是18的因数;3×6=18,3和6是18的因数

谈话:这位同学是用乘法来找的,找到2就找到了9,找到3就找到了6,他最大的优点是一对一对地找,这样快捷。 ②板书另一个学生的答案。

谈话:你是怎样一个不漏的找到的呢?

预设:我是从1开始的,1×18=18,1和18是18的因数;2×9=18,2和9是18的因数?? 谈话:还有问题吗?你们没有,老师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找到3、6就不再接着往下找了?那么找到什么时候就不找了? 预设:找到重复了,就不再往下找了。

③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是用乘法想出来的,还有别的方法吗?

预设:18÷1=18,1和18 是18的因数;18÷2=9,2和9是18的因数??

引导总结找因数的方法: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他们刚才的做法,怎样才能有序、全面地找到一个数的因数?(板书: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找到重复为止) ④练一练:我们用对口令的形式,把18的因数再说一遍好吗? 谈话:好!我先说!1.(生:18)??4 预设:不对,没有! 引导:为什么?

预设:①因为4乘几都不等于18。②18除以4除不断。

小结:原来,两个数相乘必须等于18,这两个数才是18的因数。

【设计意图:用对口令的形式练一练,一、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找一个数的因数从1开始,一对一对地找,找到重复为止的方法;二、进一步理解因数的意义:两个数相乘等于第三个数,这两个数才是第三个数的因数。】 (3)巩固练习

3

青 岛 市 崂 山 区 凤 凰 台 小 学

Laoshan District Qingdao City Fenghuangtai Primary School

谈话:大家就用自己总结的方法快速地找出24和36的因数,写在练习本上。 预设:24的因数1、24,2、12,3、8,4、6.

36的因数1、36,2、18,3、12,4、9,6,6。

引导:在找36的因数时,谁有话要说吗?

预设:只写一个6就可以了,写两个就重复了。师肯定学生的回答,并去掉多写的一个6.

(4)引导总结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

谈话: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四个数的因数,你能发现点儿什么?一个数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出示课件,填空:一个数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谈话:这就是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来大家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找一个数的因数,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地追问“你是怎么找的”,让学生充分暴露个性化的思考方法,进而引导总结出找一个数因数的方法。接着,让学生观察自己创造的素材,总结出一个数的因数的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总结的能力。】 2.探索找倍数的方法。 (1)尝试找一个数的倍数。

谈话:刚才我们学习了找一个数的因数。大家再来看3×4=12这个算式,谁是谁的倍数?也就是说在这个算式里,3的倍数是几?(板书12)你还能找个3的倍数吗?谁来列举一个? 预设:6

引导:6是3的几倍?你是怎么想到6的? 预设:我也是用乘法,3×2=6(板书算式) 引导:谁还能找到3的倍数? 预设:3(师在6的前面板书3.) 谈话:你是用什么方法找的? 预设:3×1=3

引导:他们是用乘法的方法找到的。你还能像他们这样接着找下去? 预设:3×3=9 (师随着板书:3×3=9 )

4

搜索更多关于: 青岛版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的文档
青岛版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4efp43avg8iiwn479f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