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离线批处理的数据源,通过分片来实现自动切分数据,实现大数据存储和负载均衡。
3) 流媒体处理服务:实现对音频、视频和多媒体文件的在线流式传输和播放,基础教育资源公共平台集成流媒体访问服务系统,可以实现教育视音频资源的无插件在线点播、互动。
3. 统一运行管理
1) 统一信息通信服务:为了统一平台信息交互服务,系统采用SOA模型,为全平台跨模块信息交流、消息通知与提醒等提供统一数据管理服务。为各身份用户提供互动交流服务,实现不同角色跨时空的沟通互动。
2) 独立数据备份机制:系统在设计存储架构的时候所考虑存储级别的备份,以对各个节点可能出现的故障做冗余。可以采用双存储交换机互为热备的形式,来防止存储用光纤交换机所出现的故障可能。同样,资源池的存储,也可以采用双存储热备的形式。为该资源池的主存储设置一个型号相同的备用存储服务器并通过磁盘对磁盘的备份方式,对两个存储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同步,可充分保障数据完整性。
3) 日志管理系统:提供全平台及各个应用模块所有操作信息及用户登陆、注销、在线时长等用户行为,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
4)统一运营管理服务:为平台提供引入的各类市场化资源和应用,建设运营管理系统以管理和运营平台。以方便记录分析合作伙伴提供的市场化资源使用的情况记录及统计分析用户的使用数量、用户的评价,与合作伙伴共享运营成果。包括对合作伙伴、应用、产品的统一管理工具,平台订单的交易管理、结算以及运营活动管理等。
4. 开放平台管理
系统基于国家统一基础教育元数据规范的Open API,覆盖学校档案、用户体系、账户体系、课程标准等一系列数据访问接口,为第三方应用提供商提供完整地从设计、开发、调试和部署,到运行、维护、管控和治理。可以真正意义上兼顾多方优质产品应用并使其实现有机统一运行管理,从而无缝数据对接达到有效节约成本和最大限度提高平台质量。
3.2 校园管理平台
校园应用系统在学校内为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提供教学、研修、管理信息化的支撑。主要包含:学校总务校务、教务教学、网络学习、家校互动和公共安全防护等。学校利用人事、学籍系统,对全校教师、学生进行信息化管理。学生与家长使用电子校务系统主要是对教师进行绩效考核评价、发展性评价。教务教师可进行排课管理、知识体系管理等;后勤总务教师可对设备、耗材、维修进行管理;教学管理者可对学校整体教学情况、管理情况进行宏观的掌控,及时了
解教学管理数据,电子校务为其起到决策性作用。电子校务系统为各种用户提供方便的办公服务,减轻教师日常工作负担。 所有业务实现均采用模块化设计,全部业务功能分布如下图:
3.2.1校园门户
校园门户是学校对外展示学校风貌、动态的窗口,同时可与智慧云校园服务集成认证登陆,在建立学校个性化的动态校园门户为社会公众提供相关新闻动态、教育资讯的同时,方便师生、家长直接登录相关应用服务。校园门户提供了面向学校、老师、学生、家长的全方位综合信息服务体系,是一个进行网上教育、宣传、交流、资源共享的综合性信息平台。门户网站建设目标是通过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师资优势,并突出学校内部与其他校园以及社会群体的信息交流,加强学校与社会、师生与家长的互动沟通,将网站创建成为展示师生风采的舞台,从而实现贯彻教育理念和塑造信息化时代校园品牌的完整统一。
模块结构设计图如下:
3.2.2校务管理
主要对学校基础信息的管理维护,包括组织机构的信息管理、教职人员的人事信息采集、统计查询、教职人员异动情况记录、学生学籍(档案)管理、通知公告、规章制度、公文流转、会议管理。支持学校高效开展文件流转、知识共享、信息发布、公文审批等政务活动,全面实现办公自动化等 人事管理
人事管理提供教职工档案管理、调动管理、绩效考评、信息统计等功能,记录教职工基本信息和日常信息,轻松处理工作异动情况,支持学校高效开展人事管理工作,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也能够查看到每所学校的教职工统计情况。各中小学不仅可以轻松完成每年的新职工登记工作,而且可以对学校的教职工进行综合性管理。同时可对人事进行相关职务管理和校区组织机构管理。建立以人才动态管理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为学校提供全流程化的人事管理,为中小学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