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集体智慧】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基础知识:明中后期政治腐败的表现;李自成起义的原因与失败的原因;满洲兴起与清军入关。 2.能力培养:认识到封建王朝的兴衰更迭是历史的必然,从而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运用辩证观点评价古代农民起义。 过程与方法: 1.结合相关史料,说说明末政治腐败的表现,学会“论从史出”。 2.分析李自成起义的原因与推翻明王朝的原因,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3.用辩证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李自成起义失败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和历史唯物主义价值观。 学习重点:李自成起义原因。 学习难点:对李自成起义的评价。 【学生预习指导】 1.明朝中后期的政治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 2.明末农民起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3.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并与清军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教学步骤 (一)导: 讲述明宪宗、明熹宗疏于朝政的相关史事及语文教材中关于“魏忠贤连升三级,一群混蛋。”的文章,导入本课“明朝中后期政治腐败,表现在哪些方面?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 (二)学: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表现:(1)皇帝沉迷享乐,疏于朝政。(2)皇室内部钩心斗角。(3)大臣结党营私。(4)各级官吏贪赃枉法,对民众百般盘剥,疯狂兼并土地。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1.起义原因:明末政治腐败严重,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陕西北部一带连年大旱。 2.经过: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拥护,队伍很快壮大。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1644年4月攻入北京城,崇祯帝自缢,推翻明王朝,后来在吴三桂与清军夹击下失败。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大金政权 。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次年,改国号为清。 2.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降清,引清军入关,击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
(三)帮: 1.学完以上内容,你还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P86材料研读:想一想:广大民众为什么欢迎和拥护李自成的起义军? 答:明王朝政治腐败,对民众百般盘剥,不断加派赋税,加上连年大旱。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迎合了民众心理需求,自然受到民众的拥护。 3.小归纳:收集以往所学历史知识,归纳秦末农民起义以来历朝农民起义情况并制成表格。(略) (四)测: 1.明熹宗爱好木工,成年累月像木匠一样制作木器,朝政全部交给宦官魏忠贤。这表明( A ) A.皇帝疏于朝政 B.大臣结党营私 C.官吏贪赃枉法,盘剥百姓 D.农民流离失所 2.明末农民起义的领袖是( C ) A.陈胜、吴广 B.黄巾 C.李自成 D.洪秀全 3.明末农民起义提出的口号是( D )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等贵贱,均贫富 C.扶清灭洋 D.均田免赋 4.李自成起义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D ) A.明王朝势力强大 B.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C.李自成指挥失误 D.吴三桂与清军联合夹击起义军 5.下列与明朝灭亡有直接关系的是( B ) ①明朝朝政腐败,宦官专权 ②土地兼并严重,苛捐杂税 ③明末农民起义 ④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⑤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6.改女真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统治者是( B ) 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顺治帝 D.康熙帝 【学生学情和教学反思】 集体: 个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