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地理二轮优选习题-专题三-大气与水的运动规律-微专题8-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卷
微专题8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试要求
考试内容 精选部编版新人教版考试试题,为您推荐下载!
加试2
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卷
要求 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1)大气的垂直分层(a)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b) (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b) (4)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大小的主要因素(b)
1.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
地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能,大气的受热过程实质是太阳辐射能在地面、大气间的转换过程,此过程伴随着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如下图所示:
精选部编版新人教版考试试题,为您推荐下载! 3
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卷
b级知识归纳 昼夜温差大小的分析技巧 分析昼夜温差的大小要结合大气受热过程原理,主要从地势高低、天气状况、下垫面性质等方面分析。 (1)地势高低:地势高→大气稀薄→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2)天气状况:晴朗的天气条件下,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大气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 (3)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都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的精选部编版新人教版考试试题,为您推荐下载!
4
新人教部编版初高中精选试卷
昼夜温差一般小于陆地。
b级拓展延伸 逆温的形成及影响 (1)逆温的形成 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的某一高度有时会出现实际气温高于理论气温,甚至是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逆温。 从形成原因上看,常见的逆温类型主要有: ①辐射逆温。在晴朗无风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近地面大气迅速冷却,而上层大气降温较慢,从而出现上暖下冷的逆温现象,这种逆温黎明前最强,日出后自下而上消失。夏季较弱,冬季较强。 ②平流逆温。暖空气水平移动到冷的地面或气层上,由于暖空气的下层受到冷地面或气层的影响而迅速降温,上层受影响较小,降温较慢,从而精选部编版新人教版考试试题,为您推荐下载!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