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苏少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唱:唱得幸福落满坡 掏洋芋》
比赛获奖教案优质课公开课优秀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通过对音乐元素与歌曲的关系的理解,感受北方民歌的特点
2、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唱得幸福落满坡》能对北方民族音乐文化产生一定的兴趣;能感受音乐中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幸福之情和生产劳动中的愉快情绪。 3、技能目标:
A、能唱好歌曲中的一字多音、切分音,并能用连贯、跳跃的方法演唱歌曲《唱得幸福落满坡》。 B、能学会理解、分析某些音乐元素的改变给歌曲带来变化的方法。
2学情分析
这是一首由农民作曲家史掌元于1959年根据陕西民歌(房天舍1957年创作民歌体小诗《南山坡上唱山歌》,后收录在《红旗歌谣》署名陕西商县民歌。)改编的歌曲,歌曲反映了建国十年农村的变化。六声羽调式,单段体结构,旋律流畅、自然。
3重点难点
能运用学到的分析音乐元素变化对歌曲产生一定变化的方法,运用到对歌曲的创作中。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唱得幸福落满坡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先来聊聊吃,吃什么呢,吃水果,大家都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生各抒己见) 我家儿子喜欢吃石榴,我问他为啥喜欢吃石榴,他说石榴的果实看上去嫩嫩的,吃起来酸酸的,甜甜的,可好吃了。
同学们知道老师我喜欢吃啥水果吗?桃子,当我看到、想到桃李芬芳的时候,就想到了吃桃。记得有一次我回家的路上,路过一片桃林地,正是桃花开时,地上连到树上,树上连到地上,一遍红,煞是好看啊,这是我听到一个老爷爷的歌声“好一朵茉莉花,好一朵茉莉花,满园花草香也香不过它”我说,老爷爷,这不是桃花吗,你咋唱成茉莉花拉,老爷爷“哈哈哈”大笑,我知道,老爷爷唱的不是花,而是唱的心情,唱的将来的丰收年。哎,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我国农民作曲家史掌元,【解说】今年九十岁高龄的史掌元老人,出生于太行山腹地山西昔阳县的“里安阳沟”,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