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
1.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
3.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5.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第一讲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
对应学生用书p102
1.农业生产活动
(1)农业的定义:是直接从野生动植物的选育、__驯化__、栽培、__优化__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与自然条件密切相关。
(2)特点:地域性、__季节__性和__周期__性。 2.农业的区位选择
(1)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包括__热量__、光照、__地形__、土壤和__水源__。
农业技术经济因素:包括劳动力、__技术装备__、__生产技术__、种植方式和__耕作制度__等。
农业社会经济因素:包括__市场__、__交通运输__和__农产品消费状况__等。 (2)农业类型
按生产对象分:__种植业__、__畜牧业__、混合农业。 按投入状况分:__粗放型农业__、__集约型农业__。
按产品用途分:__自给型农业__、__商品化农业__。
对应学生用书p102
1.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气候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农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不同生物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条件不相同 坡度过大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山地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变化有所不同 土壤的酸碱性、肥力、质地及土层的厚度等影响农业生产 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性因素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平原适宜发展种植业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种植适宜的农作物(酸性土壤适宜种茶树、柑橘,碱性土壤适宜种甜菜、沙棘、枸杞等) 在年降水量较少的地区,农业布局在河湖水、地下水、冰雪融水丰富的地方 地形 土壤 水源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是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主导方向。 区位 因素 市场 交通 运输 政府 政策 科技 机械 化肥 良种 冷藏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使单产量提高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要的农作物品种 园艺业、乳畜业等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技术条件的发展和改进,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3.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4.农业区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因素,这些自然因素是相对稳定的,在大尺度农业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大规模的农林牧渔传统行业中作用突出。市场、技术、交通、政策、劳动力和资金等社会经济因素,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小范围农业区、城郊农业、出口农业基地的发展中,影响深刻。
(1)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首先根据经纬度位置及其他信息确定某地区的气候特征;再根据等高线图等信息,分析该地的地形特征,结合各种农作物的生长习性进行区位选择。
农业类型或作物 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渔业 水稻 玉米 棉花 甘蔗 甜菜 柑橘 苹果 (2)小范围地区农业区位的选择 考虑因素 农业类型 单位产值 地价 需水量 交通运输 农业区位的选择 从单位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粮棉 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蔬菜业等 需水量大的花卉业等应接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方 鲜花需要保鲜,鲜奶容易变质,乳牛、花卉等生产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内容 案例
自然条件 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山地或丘陵 干旱、半干旱地区 湖泊、水库、沿海海域 水热条件较好的平原 夏季高温多雨、生长期较长的地区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 温暖湿润的亚热带丘陵地区 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 5.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限制性因素和主要区位因素 因素类型 主导因素 主导因素是指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说,因为该因素对农业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可能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是在特有的地形条件下形成的,如果没有这种地势低洼的地形,而是平坦的地形,当地的农业生产可能就是水稻种植业,因此,地形是珠江三角洲基塘农业主导因素 我国西北地区光照、热量等条件优越,但水资源缺乏,因此,水资源就成为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当这个制约性因素得到满足时,农业生产才能持续进行 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源、土壤; 限制性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其他条件都能满足,唯有某一个条件不能满足,这个缺乏的条件就成为该地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 因素 主要区 指某一区域农业发展所符合的所有因素(条件)。答题时要全面列举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 位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政策、科技、劳动力、市场、交通等
例1 (2019·海南)下图示意我国中部平原地区某村庄的土地利用情况。该村将不
同位置的农用地按人口进行均分,图中①②③④分别示意某农户分到的地块。该村主要种植
粮食作物和蔬菜。与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随着农民进城落户,该村农用地逐步向种田专业户集中。据此完成(1)~(3)题。
(1)该农户分到的地块中,最便于种植蔬菜的是(B)
A.① B.② C.③ D.④
(2)该农户不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主要原因是该农户的地块(C) A.形状规整 B.地形差异小 C.分散细碎 D.距离村庄近
(3)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该村(A) A.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B.农用地面积减少 C.农产品种类多样化 D.农产品质量下降
[解析] (1)蔬菜种植的劳动投入较多,图中距离宅基地距离最近的地块最便于农户种植蔬菜。
(2)结合关键信息“我国中部平原地区”“该村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农民进城落户”,可推测该村农业的发展方向为农业的机械化;但该农户的地块分散细碎,使用大型农用机械投入大、产出低,操作不便,因此农户不会购置大型农用机械种植农作物。
(3)农用地向种田专业户集中后,田地集中连片;种田专业户粮食种植技术水平高,投入使用农业机械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又因为该村大量农民进城落户,农产品的消费量减少,该村农产品的剩余量增加,使农产品商品率提高。
例2 (2018·海南)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
菜,技术先进。山东某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同样采用温室种植。据此完成(1)~(2)题。
(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A) A.生产技术先进 B.交通运输便捷 C.自然条件优越 D.生产成本低廉
(2)山东蔬菜生产企业在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根本目的是(B) A.满足国内需求 B.拓展国际市场 C.提高研发水平 D.增强国际影响
[解析] (1)材料“利用温室无土栽培方式种植花卉、蔬菜,技术先进”,说明荷兰的区位优势为生产技术先进,故A正确。我国山东省交通便利,因此在交通上荷兰无明显优势;荷兰纬度较山东高,因此自然条件优越不符合事实;与荷兰相比,山东生产成本更低。故 B、C、D错误。
(2)在农业的生产区位因素中,市场因素最终决定农产品的类型和产量。中国和荷兰相距遥远,产自荷兰的蔬菜用来满足我国市场需求,其运输和保鲜成本较高,但可就近拓展欧洲市场,故B正确、A错误。提高研发水平不是根本目的;到荷兰兴建蔬菜生产基地不会增强国际影响,故C、D错误。
考点二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对应学生用书p104
1.农业地域类型
(1)概念:指在不同的地区,利用当地的__优势条件__,发展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之间开展__商品交换__所形成的农业经营单位或__地域单位__的组合。
(2)类型:水稻种植业、__商品谷物__农业、地中海式农业、__热带种植园__农业、__混合__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等。
2.水稻种植业
(1)分布:绝大部分分布在__东亚、东南亚、南亚__的季风区,以及__东南亚__的热带雨林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