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作者:靳姗姗
来源:《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年第15期
摘 要:2019年全国行政事业单位开始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在专项资金和财务报表编制基础等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本文基于新政府会计政策,分析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与发展趋势,提出对策建议,以期能进一步丰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研究,在实务层面给行政事业单位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提供思路和方向,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率,促进行政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是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它的非营利性使得管理层过去很少关注资金的使用状况和效益。行政事业单位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方面有愈加重要的影响力,而财务管理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部分,毫无疑问是促进其平稳有力发展的强大引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数量也众多,只有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将财政资金利用效率最大化,才能更好地发挥行政事业单位公共服务职能,促进社会和谐和人民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1.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现状
近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政策不断变革,国家对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管理进行更为严格的规范,但是实际上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并没有严格落实相关制度规定,使得财务管理体系不能满足经济发展要求,会计制度建设滞后于会计实务。尤其是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职位设置少,不相容岗位没有相互分离;财务人员不足,甚至存在无证上岗情况;财务人员年龄结构偏大,学习能力较差,在会计实务上仍然参照过去的经验;由于工资偏低,招聘难度加大,青年人才流失情况严重。 2.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各级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体制已经基本建立,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但还是存在一些单位对预算管理不重视,预算编制流于形式,应付上级检查,预算编制随意性强,往往根据往年情况进行年度预算编制,并没有结合本单位发展规划和实际情况。有的单位虽然预算编制十分严格科学,但是执行不力。这是因为行政事业单位没有建立严格的执行程序和制度规范,导致编制的财务预算成为一纸空文。还有的单位因为缺乏后续对预算执行的定期考核评价,预算管理发挥的作用也不大。 3.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现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