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展鸿2015年事业单位辅导之写作练习[范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4:59: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十四年展鸿教育:展鸿鹄之志,创公职之路

查总人数的70%以上,近8000人。在被调查的中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占受调查学生的46.8%,此数据远高于2001年浙江省15-19岁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率(23.9%,2001年浙江省立同德医院采用同类问卷调查发表的数据)。

材料三:班级前十名,未来好苗子,这个不满15岁的孩子却拿起菜刀,对着朝夕相处的奶奶狂砍十多刀。2014年2月17日,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河南省南阳市唐河县二中初三年级学生舟舟(化名)没有到学校报到,而是踏上了逃亡之路。几天后,他在洛阳街头被当地警方抓获。

舟舟在邻居眼中是一个几乎没有瑕疵的乖孩子,一个在老师眼中成绩优秀的好孩子,为何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在审讯中,舟舟陈述时异常平静,面无表情。当舟舟的母亲听到案情的细节时,忍不住失声痛哭,舟舟的父亲则坦言自己对孩子关心太少,远在千里之外打工,自己对孩子的关爱只能通过多给钱来表达,毕竟自己不能陪伴孩子,就尽量让他在物质上过得好些。舟舟在押回唐河后,他的父母也赶到了公安局。但舟舟对于这对双亲的到来似乎没有反应,与他们形同陌路。

“标准的好学生”,据舟舟曾经的班主任刘老师回忆,舟舟当时在班里成绩一直都是前三名,孩子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善言辞,啥事都憋在肚子里,所以也没有要好的小伙伴。

“好孩子更需要心理健康。”河南心理健康研究所副所长赵悦玲谈到这一案件时对记者说,之所以说好学生更需要心理健康,是因为好学生在常人眼中显得“非常懂事”,其实就是更会隐忍。但一个人所能承受的压力“容量”有限,风平浪静的表面下也许就是暗流涌动。内向的人不善表达,没有压力释放的窗口,久而久之就会造成心理扭曲,以及对自己的不认同。

材料四:据统计,全国581家出版社有523家都在出版少儿读物,近5年来,少儿出版实现持续增长,从2007年的10460种增至2012年的31059种,每年增幅都在40%以上。

尽管繁荣,但少儿出版市场并不能令人满意。一些含有淫秽色情、凶杀暴力、恐怖残酷、荒诞离奇等内容的图书,严重妨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

家长普遍认为,好的少儿出版物应该是“以光明、希望和正能量为主”,给孩子们一种潜移默化的、含蓄的正面引导,使幼龄儿童在思想上、情感上有所感染,而不是传递负面元素。

请根据上述材料的主旨,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条理清晰,论述深刻,字数800字左右。 【参考例文】

多方协作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保卫战

近来,一些青少年因为心理压力过大,无人疏导,最终出现了暴力伤害、自杀等极端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使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社会舆论的焦点。孩子们到底怎么了?有人认为这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造成的恶果,是制度的问题;有人认为是家长和学校没有尽到的责任,致使孩子不堪重负。

其实,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原因,家庭、学校和社会对此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要想打好青少年心理健康这场长期战役,必须要全社会通力合作,多方发力、众志成城。

家庭和学校应守好“前沿阵地”。在青少年没有形成完全独立思考能力的时候,家长和教师应积极

第 5 页 共 5 页

十四年展鸿教育:展鸿鹄之志,创公职之路

进行教育和引导,帮助孩子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摈弃“唯分数论”的错误观点,因材施教、个性化疏导,为孩子的成长成才勾勒出平静、适和的生活环境。

相关社会单元应做好“后勤保障”。出版社在出版书籍的时候应给孩子们带来正能量的、可引领人奋进的读物,不能只贪图一时商业利益传播恐怖残酷、荒诞离奇的图书;广播电视等媒体,也应多播放弘扬真善美的青少年节目,为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出贡献。只有社会大环境健康、理性和温暖,广大青少年的成长才会积极向上。

政府部门应加大“兵力投入”。应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在学校建立各种心理倾诉室、咨询室,鼓励民间成立公益团体等措施,加大软硬件投入,壮大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力量。同时,适当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教育领域,确保教育公平,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轻松、自然的生活环境。

总而言之,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必须要两眼向内:用父母、学校最柔软的爱来挖掘出每一个孩子与生俱来的品质,使他们坚强、独立、善良、懂得感恩。更要两眼向远:用健康、温暖、理性的社会大环境,来体现出对孩子最起码的关怀。

每一次听闻关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极端案例,我们都会难过又同情。但是,我们不能只沉浸在悲剧发生的压抑氛围中,要从自身以及社会大环境中分析出客观的因素,去避免“小生命的脆弱”。要相信,黑暗过后是黎明,只要我们客观冷静的看待问题,积极透彻的解决问题,每一个孩子都会成为坚强、独立、善良、懂得感恩的“好孩子”。

写作题之四

画家的一幅画获得大奖,他兴冲冲地拿着获奖之作去拜望一位擅画的高僧。高僧看了一眼画后,淡淡地说:“施主,请放下。”画家心喜,因为能入高僧青眼,这是比获奖更荣耀的。画家欣然将画放在禅房的书案上。

一年后,画家又去参加大赛,却空手而归。他非常不服气,因为他感觉这幅画比上次获大奖的画在艺术造诣上更炉火纯青。于是,他又带着参赛之画去拜访高僧,想听听高僧的评价。在高僧禅房的书案上,画家看见了一年前留下的那幅画,画上已厚积尘灰,他心头不由一紧。稍稍踌躇,他还是拿出了带来的画。高僧扫了一眼画后,淡淡地说:“施主,请放下。”

画家将画铺在书案上那张获奖之作旁边,小心翼翼地问道:“师傅,您觉得这两幅画哪幅更佳?”高僧依旧淡淡地说:“施主,请放下。”高僧的回答显然是文不对题啊!画家怔住了。许久,画家突然卷起两幅画,默默地走了。望着画家远去的背影,高僧颔首而笑。

画家在画坛乍然消失。

第 6 页 共 6 页

十四年展鸿教育:展鸿鹄之志,创公职之路

三十五年后,画家悄然去世,人们在他的画室里发现了十幅遗作,每幅都别开生面,均为不世出之作。

请根据所给材料,提炼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1000字的议论文。请在答题卡对应留空处作答。

【参考例文】

适时放下是一种人生境界

在柳宗元的著作中,提到过一种叫做蝜蝂的小虫。这种虫在爬行时,总喜欢往自己的背上放东西,直至累得走不动。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总会犯这样的错误,或为名利所累,或为金钱所缚,使原本可以更加轻松的人生之路变得磕磕碰碰,了无乐趣。

佛家有禅语说,“无挂碍者无恐怖”。我们应该适时放下,成为一名“无挂碍者”,方能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方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方能感受到生活中的安详之美、宁静之美。就像材料中提到的那位画家,只有在真正懂得了什么叫“放下”,从而远离名利的浮华之后,他的画功才能更上层楼,所有遗作都足以传世。

适时放下是一种人生境界。灯红酒绿的世界会遮蔽我们那颗简单的心,使我们产生无穷无尽的欲望,渴望获得所有美好的事物。于是,人们开始执着于追求注定无法获得的东西,追求力所不能及的美好。这种执着,变成了痛苦的源泉。只有适时放下,才能还原人生那朴素的舒适与坦然,引导自己走进一个新的精神家园,不再受种种的牵绊而失去那本该挂在脸上的笑靥。这时候,我们才能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适时放下才能收获更多。作家毕淑敏说:“执着是人之本性,而放下却是人之智慧。”生命只有一次,而值得我们追求的东西太多太多。如果不适时放下,一直对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念念不忘,最终连原本拥有的东西也会失去。放下战争的枪炮,才能捧起和平的鸽子;放下固执的偏见,才能收获长久的友谊;人只有两只手,放下,才能拿起。

要懂得放下,也要懂得坚持。放下并不意味着无所顾忌,肆无忌惮,也不是毫无约束。生活中有许多事仍需要我们坚持,譬如一诺千金的诚信,譬如一往无前的爱情。我们所应该放下的,是物质所给予的约束,是扰乱心绪的负面情绪,是名与利,是骄与浮。我国古代道家代表人物庄子,虽然身处陋巷,依然活得逍遥,他拒绝做官甘愿曳尾于涂,他鼓盆而歌甘愿不被人理解。庄子放下了自己种种的烦恼,回到自己心中的原点,但是他并没有胡作非为,放下的只是约束他追随自己理想的外在的东西。就像苏轼的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放下,不是放弃。就像一棵树,秋天叶子落了,春天又长出了新绿。我们要学会放下压力,获得轻松的心态,轻装上阵,从而走向成功;要放下烦恼,把苦闷、贪婪、嗔怒加以清理,让自己的生命更加有朝气、有活力!

第 7 页 共 7 页

十四年展鸿教育:展鸿鹄之志,创公职之路

写作题之五

有一个年轻的农夫,划着小船,给另一个村子的居民运送自家的农产品,那天的天气酷热难耐,农夫汗流浃背,苦不堪言。他心急火燎地划着小船,希望赶紧完成运送任务,以便在天黑之前能返回家中。突然,农夫发现,前面另一只小船,沿河而下,迎面向自己快速驶来,眼见着两只船就要撞上了,但那只船并没有丝毫避让的意思,似乎是有意要撞翻农夫的小船。

“让开,快点让开!你这个白痴”农夫大声地向对面的船吼叫道。“再不让开你就要撞上我了!”但农夫的吼叫完全没用,尽管农夫手忙脚乱地企图让开水道,但为时已晚,那只船还是重重地撞上了他。农夫被激怒了,他厉声斥责道:“你会不会驾船,这么宽的河面,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当农夫怒目审视对方小船时,他吃惊地发现,小船上空无一人。听他大呼小叫,厉言斥骂的只是一只挣脱了绳索,顺河漂流的空船。

阅读上述一则小故事,对你有哪些启示?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参考例文】

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

农夫遇空船,空有愤怒而不知规避,最终相撞。这个故事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浅显的道理: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一个人会因空谈遇险,一个国家也会因空谈而没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切忌以空谈为风尚,而应脚踏实地,扎实每一步,筑牢中国崛起的根基。

空谈真误国。长平之战,赵国任用“纸上谈兵”之赵括,以致四十万大军灰飞烟灭。两晋士大夫以清谈为高雅,以致于政事荒废,山河变色。空谈突出表现为不切实际,故作玄虚,虚饰浮夸,使人骄傲自满。空谈之风一旦兴起,人心必被迷惑,世风便会颓靡,不仅毁一人,更会亡一国。

实干必兴邦。秦能一扫六合,源自于孝公以来历代秦君的努力。商鞅变法,政令一统,奖罚分明,民风务实,人人皆愿为国效力。实干突出表现为求真务实、勤劳勇敢、兢兢业业。实干能够凝聚人心,汇聚力量,不仅成一人,也能兴一邦。

实干兴邦需要为人民服务的公仆。苏轼曾言:“干实事不计荣辱,不作空论清谈。”当前,我们多得是溜须拍马、高谈阔论的“谷俊山”,少的是踏实肯干的“焦裕禄”。文山会海,排场豪华,手持讲稿,夸夸其谈,不闻百姓疾苦,热衷粉饰政绩。在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他们为一些禁令所震慑,有的看风使舵,有的新瓶装旧酒,有的为官不为。深化改革,我们需要的是能干、肯干的公仆,不应一味计较个人荣辱的得失。只要能脚踏实地,认真做事,即使犯一些小错误,相信也会为社会所宽容。

实干兴邦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人民。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是由十三亿个小梦汇聚成的民族梦,需要依靠人民的力量来实现。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民风浮躁,空手套白狼,幻想一夜暴富之举比比皆是。“不信苍生信鬼神,不求诸己求诸人”,“风水大师”王林之所以在民间有如此广大的市场,就是因为一些人热衷于抄近道式的成功,不愿踏踏实实地奋斗。现如今,我们鼓励的是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每个公民都应有自己的梦想,并付之于不懈的努力;我们鼓励的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每

第 8 页 共 8 页

十四年展鸿教育:展鸿鹄之志,创公职之路

个人都能得到劳动的回报;我们鼓励的是爱岗敬业,兢兢业业,在获得薪酬的同时也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当每一个中国梦都能通过自身的奋斗实现时,民族的振兴也就清晰可见了。

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我们绝不允许空谈之风大肆横行。还当以“宁为微末事,不作一空谈”的态度,上下务实,官民一心,在矢志奋斗中不断凝聚改革的力量,为中国梦的民族宏愿添砖加瓦!

第 9 页 共 9 页

展鸿2015年事业单位辅导之写作练习[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4trt56c1a3gzju6v8o0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