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这是一个属于种植大户时代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10:57: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这是一个属于种植大户时代。一家一户

的经营仍牢牢是农业耕作的基础,然而种植大户成了农业种植的中流砥柱。新的规模化种植方式正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农业,尤其是农资行业的格局。政府一号文件、万千农户、农资企业、经销商、零售商乃至农产品加工业??都将目光投向了种植大户。

我们作为农资领先传媒,亦将更多的关

注投向种植大户。种植大户正成为搅局农资市场的新力量,他们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有着怎样的规模和效益?种植大户出现了不一样的需求,他们对农资的选择决策又受哪些因素影响?农资经销商在做哪些转变?服务大户时遇到了怎样困惑?新时期,经销商“三级层次”的服务是如何分的,又各是什么模式?

本期,我们带着这些疑问,对广大的种植大户和经销商展开了一个多月的采访调研,这里我们就将调研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分析呈现,希望对种植大户及着手服务种植大户的经销商和企业能够有所帮助。

现状篇:种植大户的困惑与喜悦“去年,50亩水稻技种基地,夫妻两人根本忙不过来,从犁田、插秧、施肥、赶花授粉、杀虫,收割,都靠请人来做。平常请2-3人,但像赶花授粉、杀虫的关键时候,每天都得请5-6个人,加上地租、种子、化肥、农药,总成本就要900多元/亩。可悲的是,去年气温偏高,禾苗产量锐减,平

均产量只有200斤/亩左右。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禾苗眼见马上可以收割,却被浇了一个星期的雨,谷子直接在地里发芽,几乎颗粒无收。5元/斤的收购价,算下来50亩地也就挣3000多元。加上早晚稻种的15亩水稻,每亩挣300多元,一年忙到头,全部算下来最多也就挣几千元,除去一年开销,还能剩多少?”广西壮族自治区临桂县两江镇大户周昌仁算起了账。现在种田早已不比当年,撒化肥、喷农药、请人做工,什么都是钱!普通的大户自己没资金,种什么都必须慎之又慎,万一亏了,不仅没有后续投入,连吃饭都成问题。周昌仁希望政府多扶持乡村的规模种植,希望有那些能提供从种子到包销的公司来投资。

商丘市虞城县站集镇农户葛长志,流转了本村100亩土地租用机械费350元/亩,农资投入592元/亩,再加上1000元的流转费,总成本在1942元/亩。粮食出售后,每亩能挣196元。然2013年遭遇“晚霜冻”减产,小麦亩收成仅500斤左右,当年亏损近5万元。葛村长说,两年的辛苦所得都赔进去了,今年已将流转土地全部退租。较高的土地租金再加上天气反常,不懂农技,导致小麦遭遇“晚霜冻”,种植大户正需要的是一种农技跟踪服务。

自2010年起常宁市农业局土肥站副站长郭新华在宜潭乡转包农田,规模种粮,并利用稻田冬春空闲季节种植油菜近百亩,成为了闻名的种粮大户、种油大户。问及他的种植经验,郭华新打开了话匣子:“大面积种植油菜,适宜采用起垄直播栽培技术,整地起垄、

精量播种、收割脱粒选择机械化作业。一亩田油菜,正常年份可收获菜籽125公斤左右,产油约45公斤,产值900元,扣除各项生产成本如种子20元、肥料90元、农药30元、机械作业费用180元,每亩纯收入580元左右。如果种植上规模,效益也算可观。 通过‘稻-油’轮作,不仅能让田地在水旱轮种中得到养息,改善土壤性状,培肥地力,而且还提高了田地的复种指数,增加了单位面积田地的出产和周年产值。”规模种植即需要种植技术,又需要土地的休养生息,如何合理规划土地,并选择什么作物种植是盈利的首要考虑因素,“稻-油”轮作模式值得推广,规模种植的喜悦写在郭新华的脸上。

然而,荆州市江陵县卫华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杨卫华却在经历规模种植之痛。从事大规模农业种植的困难大大超出了杨卫华的想象。2011年,杨卫华在六合垸农场一共种植了160个大棚,300亩良田,全年的总产值接近400万,但是一年算下来却亏了50多万。杨卫华认为,大棚种植的严重亏损,更主要的原因不是市场因素,而是成本畸高。他详细计算了一笔每个大棚每年的成本细账:土地租金500-600元;化肥300元;有机肥480元;农药100-200元;种子120-400元不等;人工1875元,公司管理以及技术指导费用若干。总的算下来,一个大棚一年的成本在4000元左右,这其中人力成本所占比例接近一半。“个人种大棚基本上是可以挣钱的,平均每个棚子能挣一万五到两万,可是企业规模种植却基本

都是亏损。”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打拼过多年的杨卫华明白,刚开始做规模农业种植的企业,头三年往往会遇到三个坎:头一年是种植技术不到位,第二年是管理环节不到位,第三年是市场销售不到位。“我们通过一年多的摸索,技术环节已经逐渐改善,市场销售方面问题也不大,主要是管理环节遇到了很大困难,雇来的农民很难保证他们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杨卫华伤透了脑筋雇佣的工人对于企业提出的绩效考核机制采取完全抵制的态度。“我曾经派9个人去盯17个人,可还是盯不住,效率很低,监督成本太高。”杨卫华表示,如果对于用工管理的问题没法解决,他打算退出大棚种植,转而承包更多的普通田。规模种植的效益好于单打独斗,然而超过一定规模就要遭遇用工管理的瓶颈,高昂的人工费和管理成本以及低效率低责任感的人工劳作,很可能要经历“规模种植之痛”。

在杨卫华看来,大棚的规模种植,有两方面的措施势在必行,一方面是对雇农的统一培训十分必要;另一方面需要想办法让雇农接受绩效考核这样的激励机制。

种植大户正在经历不一样的规模种植体验,有的成功了,有的还在困惑,那么河南的种植大户整体是一个什么样的现状呢? 大户出现了哪些新的需求?经销商又在为大户提供怎样的服务呢?

大户进行时,200亩收益最优——河南种植大户问卷调查分析据统计,目前河南已经涌现出近12000户规模种植的种粮大户。河南省

搜索更多关于: 这是一个属于种植大户时代 的文档
这是一个属于种植大户时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4ub93balf0fluh9bb0y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