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人的拇指宽度约为1.5厘米 B.两只鸡蛋的质量约为50克 C.初中生100m短跑成绩约为8s秒
D.健康的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
2.体积相同的空心铁球和铝球,注满水后质量相等,则注水前两球的质量(ρ铁>ρ铝)( ) A.铁球大 B.铝球大
C.一样大 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3.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0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当u?22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5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4.在2018年1月31日晚,受到世人瞩目的“超级月亮”、“红月亮”、“蓝月亮”组团在天空中亮相.小虎用如图所示的天文望远镜观察,关于该望远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镜成放大的实像 B.物镜焦距比目镜焦距短
C.目镜相当于放大镜,使像更靠近眼睛 D.物镜越大,成像越清晰
5.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小明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在白纸上竖直放置一块薄平板玻璃,在玻璃板前放一只点燃的红色蜡烛A,再另取一只未点燃的红色蜡烛B放在成像处,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红色蜡烛看上去是红色,是因为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造成的
B.能看到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是由于光的反射造成的 C.用纸板可以承接到蜡烛A的像
D.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
6.如图所示,“影”是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的“手影”、留下美好记忆照片的“摄影”、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投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等,其中它们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手影一平面镜成像 B.摄影一光的反射
C.投影一凸透镜成像 D.倒影一光的折射
7.塑料袋属于非晶体.高压输电线路上飘挂的塑料袋会影响输电安全,供电部门利用“激光炮”向塑料袋发射激光,使塑料袋熔化,达到清除目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袋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B.塑料袋熔化过程中需要吸热 C.激光具有能量 D.激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10km/s 8.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声速在各种介质中都一样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 C.空气是一种能传播声音的介质 D.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9.下列表述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洗澡水的温度约为70℃ B.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0.3m C.一个中学生的质量为50kg D.成人正常呼吸一次的时间约为0.1s
10.阅览室的墙壁上张贴有“禁止喧哗”的标志,这是在提醒我们要控制声音的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二、填空题
11.自行车的轮胎在充气时,轮胎内气体的密度_____,质量_____。
12.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会导致眼睛近视。近视眼看不清______(远/近)处的物体,其形成原理与下面______(甲/乙)图相符,应配戴______透镜予以矫正。
5
13.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__________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__________(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__________(增大/不变/减小)。
14.火山爆发时往往会有岩浆涌出。如图所示,从火山口通出的岩浆是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_______(写出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横石一辉石一角闪石一黒云一正长石一白云母一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15.六一儿童节,小华和爸爸到公园游玩,在湖面上划船时,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
(1)歌曲中“小船儿推开波浪”这一情景里,以波浪为参照物,小船是_____的。 (2)船桨向后划水,船向前运动,这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的。
16.如图是小岩自制的小乐器,他将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缠到一个小盒上,又在小盒的两端各放一支小木棒,用来拉紧橡皮筋,弹拨橡皮筋,橡皮筋就会因为 ____而发出声音,如果用相同的力拨动这些宽窄不同的橡皮筋,由于橡皮筋的振动 ___不同,所发出声音的 ___也不同.
三、计算题
17.一实心正方体边长如图所示,将其放在水平地面上. 已知该物体密度ρ =2.5×10kg/m,g=10N/kg.求
3
3
(1)该正方体的质量是多大?
(2)该正方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18.目前,地铁已成为市民首选的出行方式.
(1)若A站到B站的距离为1500米,行驶时间为2分钟,假设列车在两站之间做匀速直线行驶,求地铁在这段路程中行驶的速度v.
(2)若地铁车厢总长度为140米,整列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通过长度为1660米的平直隧道求通过隧道的时间t. 四、实验题
19.某小组使用天平、砝码、烧杯测量某种液体的质量。实验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_____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82.8g
(3)将装有适量的烧杯放在天平的托盘上,如图甲所示,测得烧杯与液体的总质量为_____g。 (4)把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液体的体积为_____cm3 (5)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出液体的密度ρ=_____g/cm
(6)分析实验过程,可知所测得的液体密度要比液体的实际密度偏_____。
20.小民和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时,物距、像距和焦距之间的的关系时,他们先把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然后三次改变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并调节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直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测量出三次实验中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实验中收集的数据如下表:
3
(1)分析实验数据,小民他们得到的实验结论应该是:________ .
(2)实验中,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18cm,光屏在透镜另一侧距离透镜________cm至________cm之间移动时,在某一位置上光屏会出现一个清晰的________立的、________的________像 .
21.如图甲所示是小宇同学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平面镜M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白色硬纸板垂直立在平镜面上。
(1)小宇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沿OB方向射出,测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大小。改变光的入射角度,多次重复上述实验步骤。 ①上述实验探究得到的规律是_____(选填字母)。
A.光沿直线传播 B.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②白色硬纸板在实验中的作用是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_____(选填“在”或“不在”)纸板这一平面内;通过平面镜观察镜中硬纸板的像,则看到的像与图丙中相符的是_____(选填序号)。
22.小龙通过实验“探究水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过程如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