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路径
(2016年版)
一、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新生高胆红素血症(ICD-10: P59.9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超过Bhutani新生儿小时胆红素列线图的95百分位。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小儿内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实用新生儿学(第四版)》(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降低胆红素:根据高胆红素血症的程度决定光疗措施。 2.纠正贫血:必要时输血。 (四)标准住院日为3-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新生高胆红素血症(ICD-10: P59.901)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只要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大便常规。 (2)CRP(SAA) (3)监测胆红素。
(4)血生化全套(大肝功能、乙肝两对半、血糖、肾功能) (5)血气分析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
(1)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筛查。 (2)优生五项。 (3)溶贫四项 (4)腹部B超。 (5)听力检查。
(七)治疗方案与药物选择。 1. 根据光疗曲线进行光疗。
(1)光疗过程中注意适当增加补液量,以防光疗中体液丢失过多。
(2)注意监测体温。
(3)光疗中注意保护患儿的双眼和会阴部。
4.光疗和换血前后均需密切监测胆红素水平、血常规织 5.必要时应用抗菌药物(必须科主任签字同意)。 (八)出院标准。
1.血清胆红素稳定下降,结束光疗24-48小时后,胆红素仍低于需要临床干预的标准。
2.血红蛋白稳定,>80g/L。 3.患儿一般情况良好。 (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存在使高胆红素血症进一步加重的其他情况,需要处理干预。 2.患儿如发生胆红素脑病,需要其他相关检查及处理,延长住院治疗时间。
3. 入院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包括重度贫血、水肿、
胆汁淤积等),则退出路径/转入其他相应疾病路径。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ICD-10: P59.901)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号: 住院号: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 标准住院日:3-5天 时间 主 要 诊 疗 工 作 住院第1天 □ 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 病情告知 □ 如患儿病情重,应及时通知上级医师 □ 光疗 长期医嘱: □ 新生儿护理常规 □ 根据患儿情况决定能否开奶 □ 抗生素(必要时)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 □ 血型) □ CRP监测胆红素 □ 血生化全套 □ 血气分析 □ 心电监测 □ 光疗 □ 静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必要时) 住院第2-3天 □ 上级医生查房,明确诊断并分析高胆红素血症病因 □ 监测胆红素变化情况,判断是否继续光疗 □ 酌情转上级医院 □ 注意防治并发症 长期医嘱: □ 新生儿护理常规 □ 根据患儿喂养耐受情况调整奶量 □ 抗生素(必要时) 临时医嘱: □ 心电监测 □ 光疗 □ 血胆红素测定(必要时) □ 腹部B超 □ 红细胞形态(必要时) □ 静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必要时) 住院第4-5天(出院日) □ 上级医师查房,同意其出院 □ 完成出院小结 □ 出院宣教出院 临时医嘱: □ 听力筛查 □ 复查肝功能、血常规 □ 通知出院 重 要 医 嘱 □ 血TORCH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的筛查 护 理 重 点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 入院宣教 □ 光疗护理 □ 注意出入量和黄疸变化情况 □ 光疗护理 □ 注意黄疸变化情况 □ 注意患儿喂养情况 □ 出院宣教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无 □有,原因: 1. 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