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学生作文的源泉
——2007浙江省初中语文“新生代”教师课堂教学风采
展示活动听课有感 长兴古城中学 陈苏珍
一、基本情况介绍
为了促进年轻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舞台,省教研室于11月5—7日在杭州举行浙江省2007年初中语文“新生代”教师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11月5日,县语文教研员郭中柱老师和我县其他七位语文老师观摩了浙江省新生代教师(初中语文)教学风采展示活动。本次活动历时两天半,地点是杭州钱塘外语学校,我们观摩了来自全省11个地区的12名新生代语文教师的作文课堂教学,聆听了金戈、王曜君、刘飞耀、邵金生4位专家对课的点评和对作文教学的思考,深切地感受到作文教学的尴尬现状和新生代教师张扬的活力,听后受益非浅。现特将所“得”与全县初中语文老师共享。
这12节课对写作的指导“角度新,切口小”,可谓“新颖别致”。 12位优秀的年轻教师就作文教学这一语文教学的难点、重点加以个性化的驾驭,上出了自己的个性,自己的风采。在展示中,探讨作文教学的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新课标的理念、素质教育的精神落到实处。最重要的是通过“新生代”教师的个性化展示,让创新、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走进我们寻常的课堂。他们的课名辑录如下:
1、《写作是一种打开》 温州实验中学 朱彬茹 2、《古文新意》 宁波市第七中学 陆 琦 3、《打开悬念之门》 金华市南苑中学 徐 娟 4、《让亲情在细节中流淌》 衢州峡川镇中心学校 陈海良
1
5、《横看成岭侧成峰,多角度立意》嘉兴市泗洲中学 石 斌 6、《逆向思维桃源村》 绍兴市上虞谢塘镇中学 姚 闯 7、《“故事新编”出华章》 杭州萧山区临浦镇中 孙中利 8、《思念如茶 真情如歌》 湖州安吉外国语学校 蔡 红 9、《心存感恩 率真表白》 丽水缙云县实验中学 余 敏
10、《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 ——细节描写写作训练》
杭州三墩中学 凌 燕
11、《刻画心理 活现人物》 舟山高亭初级中学 刘海英 1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写作中叙述主体的选择》 台州初级中学 王姣敏 二、印象最深的几堂课
现我主要谈谈我在这次听课中印象最深的几堂课。荣获省一等奖的第二名的宁波市第七中学青年教师陆琦,他以一堂主题为《古文新意》的作文教学课,博得现场评委及观摩教师的一致好评,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在此次竞赛中,他以年轻人特有的思维和风采,深刻地诠释了作文中“新”这个授课主题,这堂课对学生作文技巧上做了独到的指导,做到了“材料翻新,随意点染”,“很有新意”。现列举其中一个环节举例说明: 改变背景,创出新意:
这段文字改变了什么背景?创出了什么新意? 与陶渊明对话
陶:小伙子,你在写什么啊? 我:作文。就是你们那个时代的文章。
陶:哦,写文章啊。老夫也常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我:
2
陶:考试?老夫不明白。老夫觉得读书是一种快乐,不求甚解,只求会意??
我: 陶:??
(学生思考回答,后出示下文,仅供进一步创古文新意作指导) 陶:小伙子,你在写什么啊? 我:作文。就是你们那个时代的文章。
陶:哦,写文章啊。老夫也常常写文章,自娱自乐??
我:什么自娱自乐!每次语文考试我的作文总是拿不到高分,这样下去我还有什么乐趣可言?
陶:考试?老夫不明白。老夫觉得读书是一种快乐,不求甚解,只求会意??
我:不求甚解?只求会意?哪个学生敢这么做。“不求甚解”那考到文言文字词怎么办?说起来还要怪你们,没事写那么多文章干什么?你的《五柳先生传》的解释,我可是整整背了三天呢!
我们写作教学的内容要明确,还要富有层次性。教学形式的创新就需要有序、有味、有效。陆琦老师作为青年教师在作文课上积极动脑、敢于思考,敢于尝试教学中的新事物,使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就在作文的创新性思维上受益匪浅。 但我们都知道,作文光有技巧是不够的,应该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作家创作离不开生活,学生写作也离不开生活。叶圣陶老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因此,要想方设法去丰富学生生活,打开学生的生活。温州实验中学的朱彬茹老师的作文课就独具特色,以《写作是一种打开》为题,娓娓道来,看似平常,却蕴涵深刻道理。写作课一开始,教师就从自己丢三落四的习惯说起,引发学生回顾自己成长经历的欲望;再
3
通过《埋头书本的学生》《有空调的日子》《带问号和不带问号的小孩》三幅漫画,激发学生思考我们还丢了什么;然后带领学生去叩问自己的生活体验,找到自己的写作素材。写作教学关键是唤醒学生尘封的记忆,让原本模糊的回忆变得清晰、丰满、甚至鲜活起来。当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正向到逆向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便不断的打开了学生写作的思路。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学的有心人,作文教学就应打开学生的思路,打开学生的生活,打开学生的记忆,打开学生的心扉。因为唯有打开,方能领略天光云影的开阔,唯有打开方能触动文字背后的思索。让我们略显逼仄和苍白的心灵,永远呈现一片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丰盈和满足,让真正有温度的语言从心底流泻出来。 三、印象最深的专家点评
金华婺城区语文教研员(浙师大硕士生导师)邵金生老师认为:(1)作文指导不可过多地站在技巧的层面,应关注“义理”。(2)“写作是一种打开”,有一定的高度,但也应关注打开的是什么?(3)应重视学生的生活积累,丰富他们的感情,敏锐他们的感觉。(4)阅读文本应接触最经典的著作而非《作文选》,《作文选》最主要的功效是展示成果和体验成功,一味拿来学、模仿,种族要退化。(5)作文指导不能搞批量生产,应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专家们的一席话引起我的深思。写作技巧过多,万一没有内容,岂不成了新“八股文”?我们不能太多拘泥于技巧层面上的,应“取法之上,得乎中”。写作是一种打开:打开思路、打开记忆、打开生活、打开心灵、打开生命、打开方法。如果把生活比作写作的土壤,我们教育者要做的是给它松土、施肥,而不是刻意去给长成的花木修理、剪裁,按照教育者自己的假想去“完美”它。作文教学真正意义上要回归本位,就要避免那种“森林进城去,园林下乡来”的机械移植,要给学生“高天厚土”,触动他们的心灵,敏锐他们的感觉,让他们可以对着一朵花笑,对着太阳、月亮思考。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