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
目 录 1简介 2形态特征 3生长习性 4物种分布 5分类学 6经济用途 6.1 药用 6.2 食用
6.3 实用小窍门 7人工栽培 7.1 施肥管理 7.2 整形修剪 7.3 病虫防治 7.4 采收 8历史传说
[shān zhā]
山楂,可食用植物,核果类水果,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 落叶灌木。枝密生,有细刺,幼枝有柔毛。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山楂是我国特有的药果兼用树种。
1简介
【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的果实。
山楂[1]
【别名】山里红、红果、大山楂、山里果、赤枣子、鼠查、赤瓜实、酸楂、棠球子、胭脂果、山林果。
【性味】微温、甘、酸。 【功用】消积,行瘀,化滞。
【成分】可食用部分76%。每100g中含能量397kJ,水分73g,蛋白质0.5g,脂肪0.6g,膳
食纤维3.1g,碳水化合物22g,胡萝卜素100μg,维生素A 17μg;硫胺素0.02mg,核黄素0.02mg,尼克酸0.4mg;维生素C 53mg,维生素E7.32mg,钾299mg,钠5.4mg,钙52mg,镁19mg,铁0.9mg,锰0.24mg,锌0.28mg,铜0.11mg,磷24mg,
硒1.22μg。尚含解脂酶、鞣质等以及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的成分。[1]
中文名称:山楂
英文名称:Hawthorn,
蔷薇科,苹果亚科,山楂属植物,多指其成熟果实。中国植物志将其分为三个变种,即山楂
(原变种)、山里红和山楂无毛变种。
因口感像楂子,又因大多数山楂树生长在山上,人们将其命名为山楂。
李时珍说:山楂树很高,叶有五尖,丫间有刺。三月开五瓣小白花。果实有红、黄二种,像花红果,小的如指头,到九月熟后,将熟山楂去掉皮和核,和糖蜜一起捣,做成山楂糕。[1] 植物形态
山楂全株
山楂枝叶
山楂花果
2形态特征
落叶小乔木。枝密生,有细刺,幼枝有柔毛。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叶片三角状卵形至棱状卵形,长2~6cm,宽0.8~2.5cm,基部截形或宽楔形,两侧各有3~5羽状深裂片,
基部1对裂片分裂较深,边缘有不规则锐锯齿。复伞房花序,花序梗、花柄都有长柔毛;花白色,有独特气味。直径约1.5cm;萼筒外有长柔毛,萼片内外两面无毛或内面顶端有毛。梨果深红色,近球形。花期5~6月,果期9~10月。 果实较小,类球形,直径0.8~1.4cm,有的压成饼状。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并有细密皱纹,顶端凹陷,有花萼残迹,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 别名
山楂
赤爪实,赤爪子,棠棣子,棠球子,山查,鼠楂,羊棣,赤枣子,鼻涕团,柿楂子,山里果子,茅楂,猴楂,映山红果,海红,酸梅子,山梨,酸查,山梨果,山果子,南山楂,北山楂,药山楂,大山楂,小山楂,大果山楂,小果山楂,山植,小叶山楂,棠棣,绿梨。
商品名
南山楂:又名猴檀、野山楂、药山楂、小果山榜、小山楂、小叶山楂、个山楂,山楂子、山楂粒。为植物野山楂的果实。主产于浙江,江苏、云南、贵州等地。
北山楂:又名大山楂、大果山楂、红果。为植物山楂的果实。主产于河南、河北、山东和辽宁、吉林等地。
东山楂:又称东楂,东查。为山东所产的北山楂。习以为佳。
石板楂片:产于河北省安国地区的北山楂片。品质亦佳。销全国,并出口。 以上均以果大、肉厚、核少、皮红者为佳。
3生长习性
花期5~6月,果期8~10月。山楂喜光,生于向阳山坡或山地灌木丛中,山楂在山地、平原、丘陵、沙荒地、均可栽培,,主产江苏、浙江、云南、四川。3~4年后开始结果,10~15年后进入盛果期。寿命较长,百年老株仍能丰产。
山楂树稍耐阴。耐寒,耐干燥。耐贫瘠,但以在排水良好、湿润的微酸性砂质壤土上生长最好。在低洼和碱性地区生长不良,易发生黄公现象。根系发达。多分布在20-60cm的土壤表层。
山楂树一般生适应能力强,抗洪涝能力超强。树冠整齐,枝叶繁茂,容易栽培,病虫害少,花果鲜美可爱,因而也是田旁、宅园绿化的良好观赏树种
采制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干燥或直接干燥。 山楂,性状 果实较小,类球形,直径0.8~1.4cm,有的压成饼状。表面棕色至棕红色,并有细密皱纹,顶端凹陷,有花萼残迹,基部有果梗或已脱落。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
4物种分布
山楂原产中国、朝鲜和俄罗斯西伯利亚。远在2000年前已有关于山楂的记载。山楂丰产
性好,一般栽培每公顷产量可达22.5t以上,果实耐贮运,适于山地、沙荒地发展。 山楂属植物广泛分布于北半球,亚、欧、美各洲。在中国,很多省(自治区)都有山楂属植物分布,华北、东北各省最多,主要产区有辽宁省的辽阳、开源,山东省的益都、泰安、莱芜、平邑,河北省的兴隆、青龙、遵化、抚宁、涞水,山西省的晋城,河南省的林县、辉县,北京市的房山,天津市的蓟县。1986年全国山楂年产量在15万吨以上。山楂栽培以中国为最盛。
5分类学
植物界,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亚门,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科,蔷薇目,蔷薇科,苹果亚科,山楂属
世界上约有200个山楂种,以下仅为其中的一部分: C. aemula C. fontanesiana C. aestivalis C. heldreichii
C. henryi 阿尔泰山楂
俄罗斯山楂(C. ambigua) C. heterophylla C. ambitiosa C. holmesiana C. anamesa 湖北山楂 C. ancisa C. intricata C. annosa C. jackii C. apiifolia C. jonesiae C. apiomorpha 甘肃山楂 C. aprica 彩叶山楂(C. laevigata) C. arborea C. mackenzii C. arcana C. macrosperma C. arkansana C. marshalli C. arnoldiana 毛山楂 C. arrogans C. mercerensis C. ater C. missouriensis C. austromontana C. mollis C. azarolus 单子山楂(C. monogyna) C. biltmoreana C. nigra C. boyntonii C. oliveriana C. brachyacantha C. orientalis C. calpodendron C. pedicellata C. canbyi C. pentagyna C. champlainensis C. peregrina 绿肉山楂 华盛顿山楂(C. phaenopyrum) C. chrysocarpa 中国山楂(C. pinnatifida) C. coccinoides C. pruinosa C. collina C. pubescens C. columbiana 黄果斑点山楂(C. punctata) C. compta C. puntamiana C. crus-galli C. rivularis
C. saligna 野山楂
C. cupulifera 光叶山楂 C. diffusa C. douglasii C. dsungarica C. dunbarii
C. ellwangeriana C. erythropoda C. flabellata C. flava [1]
辽宁山楂 C. spathulata C. submollis C. succulenta C. tanacetifolia C. triflora C. uniflora
Grüner Wei?dorn (C. viridis) C. wattiana
华东山楂(C. wilsonii)
6经济用途 药用 功效论述
现代研究山楂含糖类、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胡萝卜素、淀粉、苹果酸、枸橼酸、钙和铁等物质,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和抗心律不齐等作用。山楂内的黄酮类化合物牡荆素,是一种抗癌作用较强的药物,山楂提取物对癌细胞体内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
含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咖啡酸、山楂酸( crataegolic acid)、齐菊果酸、槲皮素、熊果酸、齐墩果酸、金丝桃甙(hyperin)、表儿茶精(epicatechin)等。为蔷薇科植物山楂、山里红或野山楂的果实。主产于山东、河南、江苏、浙江等地。
山楂的主要成分是黄酮类物质,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的药理作用。到2012年, 从山楂中分离的黄酮成分有30 余种,主要有含碳键的黄酮苷类、黄酮醇及其苷类、双氧黄酮苷类、聚合黄酮类。另一类较为重要的成分是三萜类物质,有强心、增加冠脉血流、改善血流循环等重要作用。此外,山楂中含有机酸如氯原酸、咖啡酸及鞣质、鞣酐、表儿茶酚、胆碱、乙酰胆碱、β谷甾醇、胡萝卜素及大量Vit C 等。
营养成分
教您看懂山楂的营养成分表,从右边表中可以看出山楂的碳水化合物与同类食物相比高于平均值,山楂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及各营养素作用详解见图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