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习作我的乐园教案
【教学目标】
1.按一定的观察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写清楚、写具体。 3.写完后和同学分享,感受习作的乐趣。 4.教师评价习作,教会学生修改作文。 【教学重点】
按一定的顺序有重点地把景物写具体。 【教学难点】
把这个地方吸引人之处写清楚、写具体,表达出真实感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按一定的观察方法描写自己喜欢的一个地方,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2.学会运用本单元学到的写作方法,把这个地方怎么吸引人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请欣赏一组图片。(解说:本单元我们走进纯朴的乡村,欣赏了一道道独特的风景,领略了一幅幅和谐的画卷,感受到了这些地方带给人们的快乐,这些美丽的地方堪称乐园)同学们,在我们身边是否也有属于我们自己的乐园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并能说出喜欢的理由)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板书: 满是玩具的房间、村头小河边的草地、班级图书角、爷爷的菜地、自己家的院子、学校的篮球场……
设计意图:
回顾本组课文,相机引入“乐园”,理解“乐园”即能给人带来快乐的地方。 二、读题思考,弄清要求。
过渡:想不想把你的乐园介绍给大家呢?(想)那么怎样介绍才能更有条理,能让人感到你喜欢的地方很美,也让大家和你一样喜欢那个地方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2页,读一读第2自然段,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
师:介绍我们喜爱的地方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师生共同总结:(1)我的乐园是什么地方;(2)它是什么样子的;(3)我在乐园里最爱干的事情;(4)乐园给我带来的快乐。(板书)
设计意图:
读题思考,明确习作内容和要求。 三、口头交流,为写铺垫。 1.仿照填写第12页的表格。 2.评讲表格提纲。
(1)指名说出自己所列表格提纲的内容。 (2)师生共同评述。
3.自行修改自己所列的表格。 4.根据表格进行写作练习。 设计意图:
通过填写表格,理清写作思路,为习作做铺垫。 【板书设计】
习作:我的乐园 1.我的乐园是什么地方;
2.它是什么样子;
3.我在乐园里最爱干的事情; 4.乐园给我带来的快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让学生学会分享习作,感受习作的乐趣。 2.教师评价习作,教会学生修改作文。 【教学过程】 一、讲评习作。
1.教师介绍这次作文的整体情况。
2.展示优秀作文。
(1)说说这次习作的目标是什么。
(2)读优秀的作文。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学生可以从字词句、文章的结构等多方面来评价。) 设计意图:
引导学生评析作文的时候,学会从多方面评价。 3.教师阅读一篇差的作文。 (1)说说这篇文章的问题在哪里。 (2)师生探讨该如何修改。 设计意图:
教给学生改作文的方法,要求学生耐心修改。 二、修改作文。
1.同桌互相修改、小组修改。 2.学生自己修改作文。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习作修改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板书设计】
习作:我的乐园 修改:字词句 文章结构
一、阅读理解
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父亲第一次说害怕
我一直都觉得父亲是这个世上最胆大的人。
我刚上小学时,父亲在一所学校的食堂里做饭。晚饭一做好,父亲便急匆匆地往回
赶。冬天天黑得早,走夜路。山路两旁全是黑森森、遮天蔽日的茂密松树林。我曾问过父亲摸黑走山路害怕吗,父亲(神气十足 底气十足)地回答说:“不害怕,我胆大!”
从我10岁起,每年的暑假都要陪父亲去30多里外卖熟山芋。那时,乡下夜晚的路上永远都是见不到一丝灯光的,且两旁总是有很多坟墓,这一座,那一座,胡乱地堆着。特别是一些新坟,坟头上的白幡都没有被撤掉,总会在夜风中发出哗哗的声音,让人不寒而栗。但父亲还是不怕,毎次带着我走过坟旁,他都像什么也没看到一样,“我胆大”,他总是这样告诉我。
后来,父亲怕影响我学习,便不让我陪他去了。母亲不放心,每次都要和我出去送送他。黑夜中,我和母亲站在村口的高地处,父亲则独自打着手电筒上路。每隔几分钟,我就大声地喊父亲,父亲听到后会回应一下。没走多远,他便会隔着(寂静 平静)的夜空,对我和母亲大声喊道:“你们回去睡觉吧!
我工作后,父亲一直在外打工,我非常不解。直到跟我生活在一起的母亲告诉我,父亲本来是打算留在老家的,养点儿鸡,带来给我补补身体。可是,当他回到多年不曾回去的老家时,却发现屋边上居然新葬了一个坟。父亲对母亲说,他怕,晚上不敢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于是决定(继续 连续)外出打工。
那是我30多年来第一次听见父亲说怕。我也一下子清醒过来当年父亲走山路,过坟堆,一定也是怕的,只是他将这种怕深深地了(隐蔽 隐藏)在心底,不让孩子和妻子知道。因为他深知,肩头上的家庭重担不允许他胆小,所以他用“我胆大”将一切恐惧轻描淡写掉,完成一个父亲和丈夫的责任。
现在父亲老了,他放下挑了几十年的重担这才承认自己也是胆小的。 (1)选出文中括号里使用恰当的词语。
(2)本文是依据________和________的先后顺序来记叙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描写了________的场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________。 (4)“我”工作后,父亲为什么还一直在外打工?
(5)文中的哪处细节描写最让你感动?并说说你对这处细节描写的理解。 (6)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请说明理由。 【答案】 (1)底气十足;寂静 ;继续;隐藏 (2)事情发展;时间
(3)小时候,夜晚“我”陪父亲走夜路路过坟地;渲染夜晚路上的阴森恐怖烘托出“我”的害怕,反衬出父亲的“胆大”。
(4)因为老家的屋边上新葬了一个坟母亲跟“我”生活在一起,父亲一个人睡在空荡荡的三间老屋里,感到害怕。
(5)略
(6)父亲为了家庭孩子,克服内心的恐惧走山路,过坟墓。30年后当儿子成长起来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