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姓氏源流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8 2:27:5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

课堂导入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只要起一个头,上了年纪的中国人都能够把这些看似没有实际意义的语句,像歌谣一样背下来,或长或短,或漏或全,但是最终大家都会会心一笑,因为我们都明白,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记忆深处都藏着中华文化的根。其实,中华文化的根,不仅藏在中国的百家姓里,也藏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年节风俗中,靠着我们的民族成员一代代往下传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上文化寻根之旅。

新课探究

清朝学者张澍在他的著作《姓氏寻渊》里说到:“‘草木祖根,山祖昆仑,江海祖源,不此之求,是谓昧!’昧即是糊涂,不明白,漆黑一团。人生短短几十秋,来到世上不容易。人如果不知道自己的血脉传承,弄不清自己的祖根来源,稀里糊涂,度此一生,岂不悲乎!” (PPT)

同学们知道“姓”是什么吗?我们为什么要有“姓”呢? 1、“姓”的概念

“姓:标志家族系统的称号。――《辞海》”(PPT)

换一种说法,这种被当作标志性的称号,首先是属于家族的,然后才被赋予这个家族的每一个成员。因此,所谓的“姓”,其实就是“族姓”。它随着血缘关系往下传承,并反映了一个人在族群上的归属。所以,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名,却不能选择自己的姓。(板书:姓——族姓)

【延伸】古时族长最大的权力,不仅仅是决定族中成员的生死,也可决定族中成员配不配有本族的姓。而族中成员一旦被剥夺了姓的权利,那是比死亡还要可怕的事,这意味死后将不会享有被祭的权利,成一个地道的孤魂野鬼,永不得归属。由此可见,姓乃是中国人的根。

2、 为什么要有姓?姓是何时产生的? 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自由讨论回答。 (PPT出示伏羲女娲的图像) 二人传说 二人定下了有关婚姻的两个规矩,这就是中国婚姻制度的起源:一是将人类分为不同的姓族,二是同一姓族的男女不能结合,只能按礼节与另一姓族的男女互论嫁娶。

这虽是传说,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推断出“姓”的产生正如史书《路史》中记载“正姓氏,通媒妁。”(PPT)

至于姓产生的时期,我们从“姓”这个字的结构以及早期的姓,如“姬、姜、姒”等可以看出,它们都是女字旁,肯定和女性有关,因此,大概推断出姓的产生应在初民时期母系氏族社会,距今已约一万年时间。 (PPT:姓、姬、姜、姒) 人们常说的姓氏,由我们现在的理解就是“姓”,但最初姓和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那什么是氏?

生自读课本中有关段落后作答。

在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转变的过程中,也是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转变的过程,不同氏族和联盟间的斗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刀光剑影的斗争中,出现了不少氏族英雄,他们

得到的封赏多是领地,并且被允许带领家人、部属以及战争中获得的俘虏一起前往,共同开辟新的生活区域。这就意味着原先以一个“姓”作为氏族共同标志的大团体,从此裂变成若干个小团体和支流。这些支流为了相互区别或称呼,也获得了一种与地域有联系的新标志,即氏。(板书:氏——姓的分支)一旦封地和官职失去后,氏就开始演变成家庭的标志,有的也就成为后来的姓。 4、氏的产生

氏大量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春秋时期。周代的制度规定,嫡长子为太子,将来继承王位,其余的儿子统称王子,王子的儿子称王孙,王子王孙统称王族子弟;诸侯的儿子除了太子外统称公子,公子的儿子称公孙,公子公孙统称公族子弟。王族子弟和公族子弟可以封国为氏,公孙的子孙不算公族子弟,他们以其祖父的名或字为氏,也可以其他方式命氏。(PPT: 王子——王孙——王族子弟;公子——公孙——公族子弟) 命氏的方式主要有:PPT

?以受封的邑名为氏,如晋武公封他的叔叔姬万于韩,姬万的曾孙厥就以封邑名为氏,韩厥就是姬姓韩氏。

?以所居的地名为氏,如齐桓公有子孙居住在都城临淄外的东门一带,称东郭大夫,后代以东郭为氏。

?以官名为氏,如有史官后代称史氏(结合书本) ④以技艺为氏,如制陶人有后代称陶氏(课本)

⑤以祖先的谥号为氏,如秦穆公他的后代有以他的谥号穆为氏,称穆氏

在这一时期,姓是固定不变的,而氏却时常变化,因此往往出现父子同姓不同氏,或姓虽不同,氏却相同的现象。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氏。氏的这些变化往往反映了贵族的地位和职权的变更。(加粗字PPT)

5、姓与氏的区别

贵族及其后代才可以有氏,平民百姓只有名而不会有氏

板书:姓 别婚姻 氏 分贵贱

【活动】我们刚刚已经学习了姓与氏的相关知识,那同学们一起来讨论一个问题:“秦始皇是姓嬴还是姓赵?”(PPT)

秦始皇族姓为嬴,据《史记 秦本记》介绍,这个嬴姓族团自商代起便因“世有功”而不断有人得到封赏,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衍生出不少小团体。到了周代时,又有一位姓嬴名叫造父的人,因立功而受封于赵城,于是这支以造父为首的嬴姓分支在获得赵城的同时,也获得了一个与地域有联系的新标识——赵氏。到了周孝王时期,这个既有嬴姓大标识又有赵氏小标识的族群,又被封到秦邑,由此发展成春秋时期的诸侯国之一——秦国。 规范一点说,秦始皇的姓名应该这样表述:“嬴姓,赵氏,名政”。

6、姓与氏的统一和新的产生方式 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制的覆灭和奴隶制宗法制度的崩溃,旧有的姓氏体系开始逐渐的混乱,出现了姓氏合一的倾向,到了秦汉时期,我国的姓氏体系基本确立下来,姓和氏不再区分,并且氏不再是贵族的权利,平民也有了姓氏。

秦汉以后,新姓氏产生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 ?为避祸而改姓

?为避帝王的名讳而改姓,如东汉时,庄氏为避汉明帝刘庄的名讳,改为严氏

?少数名族与汉族融合时,少数名族的部落名称演变成汉姓,如北魏鲜卑族的拓跋部落就以拓跋为姓氏,后改为元氏

④当某一姓氏的字有不同写法时,就演变成几种不同的姓氏,如占和詹 大约到宋代时期,中国的姓氏与现在的姓氏基本相同了。

说到姓氏文化,不得不说的一部书就是《百家姓》。 7、《百家姓》

《百家姓》称百家姓,是否就真的是一百个姓?为何是“赵钱孙李”排在前位的? 《百家姓》中收录了504个姓氏,其中单一姓444个,复姓60个。“赵钱孙李”成为《百家姓》前四姓是因为百家姓形成于宋朝的吴越地区,故而宋朝皇帝的赵氏、吴越国国王钱氏、吴越国王钱俶正妃孙氏以及南唐国王李氏成为百家姓前四位。近年来社科院相关专家按照人口的多少排出了新的百家姓,排在最前的十个姓分别是:李 王 张 刘 陈 杨 黄 赵 周 吴,这与北宋的百家姓差异颇大。百家姓的变化,不但反映了人口分布和数量的变化,而且述说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8、活动探究

下面关于姓氏文化的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知识储备选择其中一个来完成: 1、你知道你的姓氏由来吗?简单的向大家介绍一下

2、你能说说自己家族血脉中令人骄傲的历史文化名人吗?介绍时讲述一两个相关的事例,或他的卓越成绩 3、姓氏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血脉传承,近年来各地寻根祭祖的现象持续升温,你如何 看待?请简要阐述

这百家姓只是我们中华民族寻根之旅的第一站。我们的下一站,将走进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比如节日风俗。

作业布置:

收集摘抄关于传统节日风俗的诗句或俗语,节日不少于四个,各个节日的诗句或俗语不少于三句

搜索更多关于: 姓氏源流 的文档
姓氏源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5dl95y7sb3uh255bmo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