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草原承包工作汇报 (2012年8月4日)
尊敬的区农牧厅xx科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正值我乡深入贯彻落实区、地、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暨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之际,我们荣幸的迎来了由区农牧厅xx科长带队的工作组莅临我乡验收草原承包工作。在此,我谨代表xx乡党委、政府和全乡3800多各族干部群众向工作组一行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下面,我就xx乡6-14村草原承包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xx乡基本情况
xx乡属纯牧业乡,位于xx县中北部,东南与那曲地区巴青县、比如县接壤,西与我县桑荣乡相邻,北接索雄乡,南接下曲乡,距县城48公里,平均海拔4700米,土地面积总共363.2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299.15万亩,属xx县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全乡共有14个行政村,52个村小组,802户,3814人,劳动力1641人。截止2011年底,各类牲畜存栏43967头(只、匹),牧民人均收入3643.31元。 二、草原承包工作完成情况
我乡6-14村的草原承包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坚持生态优先发展战略,以“保护草原生态、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以落实草原经营管理制度为基础,提升草原畜牧业生产水平,增加牧民群众收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草原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强化督查,狠抓落实,现已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任务。2010年-2011年,我乡6-14村落实承包天然草原203.8万亩。其中一类草场面积58.63万亩,二类草场面积75.24万亩,三类草场面积63.02万亩,参与草原承包的有全乡9个行政村43个村小组,435户,均占全乡村、组、牧户总数的64.3%,82.7%,54.2%,共颁发《草原使用权证》、《草原承包经营权证》435本,签订草原承包合同1305份(每户一式三份),草原承包到户率100%。 三、主要做法
(一)健全组织机构,严格落实工作责任。
我县草原补奖工作启动后,乡党委、政府及时召开了草原承包动员大会,成立了以乡长任组长,分管畜牧的副乡长任副组长,乡政府科级干部为成员的草原承包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确定了专人办理业务。各村也成立了村草原承包工作领导小组,由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任副组长,组成专门班子,具体负责本村草原承包的组织实施工作。为了进一步强化草原承包工作的组织领导,乡政府组建了由乡主要领导任队长,各村包村干部为队员的草原承包工作队,深入村组,指导草原承包工作;同时在各村召开了村组干部会议,加强了组织领导,强化了工作职责。(二)坚持舆论宣传先行,营造草原承包工作浓厚氛围
我乡高度重视干部群众的宣传发动,坚持舆论引导先行,利用会议、专栏、板报、标语、广播及上门发放资料等方式方法,多渠道、多形式向全乡牧民群众宣传了自治区、地区、县关于草原承包工作有关知识和政策,使这项德政、惠民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充分调动了广大牧民群众参与工作的积极性,为顺利开展草原承包工作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在草原承包宣传工作中,全乡共制作宣传专栏3个、悬挂横幅5条,召开草原承包专题会议12场次,张贴、刷写草原承包标语60余条。同时,乡生态办对草原承包工作的进展情况,以及部分兄弟乡好的做法和经验,及时以简报的形式在全乡进行通报,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作用。
(三)重视调查摸底、制定祥实的草原承包方案
在乡党委、政府的安排部署下,我乡草原承包工作业务人员认真学习文件精神、正确掌握
政策要求和技术要领,充分借鉴区内其他乡镇的先进经验,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对全乡天然草原进行全面的调查摸底,通过查阅资料,现场实地查看草原分布状况,核实草原面积,牧民群众养畜品种和数量,摸清了各各村组草原四至界限、面积、等级和类型等情况,勾绘出了全乡草原分布图。在坚持科学承包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广泛征求村组干部和村民对草原承包到户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各村实际,召开了全乡草原承包工作会议,讨论制定出了乡草原承包方案,确定了我乡草原承包工作的基本原则、政策、范围、任务、程序和步骤。
(四)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工作能力
落实草原承包政策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准确掌握政策和工作方法,是搞好工作的前提。为此,乡政府先后召开了8次培训会,对包村干部、村委会班子成员及业务骨干进行了强化培训,组织学习了《草原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和自治区、地区、县相关文件,重点围绕县农牧局制定的实施方案,详细讲解工作的步骤、程序、方法和相关表格证书的填写要求。通过培训,使工作人员真正吃透政策、掌握工作流程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为高质量完成全乡草原承包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坚持基本原则,规范工作程序。草原家庭承包涉及广大牧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为了贯彻好“四项原则”(尊重民意、民主决策原则,依法承包、稳步推进原则,公平、公开、公正原则,促进草原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和“五个公开”(政策、办法、程序、内容和结果五公开),在草原承包到户过程中,我乡在充分尊重农户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基础上,严格依法召开了村民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或户代表会进行民主决策,兼顾客观公平公正,严格按照程序开展工作,杜绝违规操作,对划分草原的依据、原则、办法等重大事项,严禁任何人徇私舞弊,以权谋私,并做好了各类材料、表格的记录和归档,使我乡草原承包工作不搞一刀切,不搞均摊,做到了我乡草原承包工作的合法、公平、公正。 (六)积极总结经验,巩固工作成效。
一是划分确权到户。完成草原划分确权到户是加快推进草原承包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目标。乡党委、政府根据各村实际情况,科学制定了划分方案,推进了草原承包工作。在深入草原地块的基础上,摸清现有草原状况,再按村组制定的草原到户分配方案,确定每户宗地四至界线,由专业人员勾绘出示意图,作好记录。乡草原承包方案的初步制定后,根据草原所有权属,依法召开全乡草原承包工作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后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及时签订与牧民草原承包合同。二是确权数据录入。严格按照“分配程序合法、表格填写完整、到户面积清楚、录入资料准确、合同签订规范”的要求,认真填写相关资料,完成确权并签订草原承包合同后,在规定的时间要求以内,将收集整理齐备的草原权属登记基础材料录入计算机,及时上报县生态办公室。三是颁发经营权证。乡生态办对各村上报的基础材料进行逐一核实无误后,报县农牧局批准,统一发放《草原承包经营权证》和《草原使用权证》。《草原使用权证》先由乡政府签章核发给村委会,再由村委会审核无误后发给牧户。四是补助资金兑付。补助资金兑付严格按照各村完成的草原承包及草原生态补助奖励机制工作所反映的补贴面积、类别及补助清册,以现金的形式,直接补贴到户。对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补贴过程中形成的所有表格、数据、补贴资金发放清册等凭证等资料的管理,统一立卷归档保存,做到专人负责,统筹管理。五是总结验收。为确保工作质量,在我乡草原承包工作完成后,2011年3月份,由县农牧局、县生态办工作人员组成的验收组,利用一周的时间,按照验收标准,从组织领导、方案落实、宣传发动、确权划界、承包到户、建档立卡等8个方面对我乡的草原承包工作进行了验收,从验收情况来看,我乡的草场承包工作公开透明、群众满意、已基本落实到位,有关文件、牧户承包草场花名册、存档承包合同等档案资料完备,做到了承包到户、有卡有图。针对验收发现的问题,验收组及时提出了整改意见,明确了整
改时限,确保了我乡草原承包达到了预期目的。 (七)档案资料齐全,分类归档规范。
对于草原承包工作中形成的各种资料,我乡严格遵循《西藏自治区档案管理办法》,在健全和完善草原承包档案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实行了档案“三专”管理机制(专人、专房、专柜存储管理档案资料),并根据来源、作用、保存期限等分类归档、统一封皮、装订保存,并逐件打印了卷内目录、案卷标题和归档文件目录,达到了图、表、册一致,人、地、证相符的档案管理要求,使草原承包工作取得了实质性的效果。 总之,我乡草原承包工作经过全乡广大干部群众和全体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各位领导、上级部门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相比还存在一些不足,仍有许多不规范、不完善的地方。下一步,我们将以深入推动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查缺补漏,完善工作机制,全面的做好草原承包工作,保护和利用好天然草原,造福xx人民,为建设生态和谐的xx而不懈努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