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柳笛和榆钱(冯媛媛)
3 柳笛和榆钱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单 元:走进春天 板 块: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写了故乡科尔沁草原的春天里柳树和榆树奉献给孩子
们的礼物——柳笛和榆钱。全文语言生动、形象,自始至终充满了童真童趣,表现出春天的无限乐趣和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如可触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生词,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过程与方法:
1.尝试学习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容。
2.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初步体会比喻、拟人等表达方法在课文中的作用。积累优美的词句、语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重难点分析:
? 略读课文需要教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感受柳笛和榆钱在春天里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
通过默读、品味重点语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初步学习略读课文的学
习方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1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柳笛和榆钱(冯媛媛)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一)板书课题:柳笛和榆钱。 (二)教师导入:同学们,看到课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课件出示 尝试学习从题目入手了解课文内设计说明 题,你们猜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呢?学生容。 (三)进入新课:文章的作者围绕 着柳笛和榆钱都写了些什么呢?让我 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通过质疑的们细细地读读课文,通过自己的边读边方式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思考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一)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 助拼音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方记下来,准备和同学交流。 (二)学生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三)检查自学效果。 1.开火车认读词语。课件出示 是否读得正确、流利。 三、师生对话,感悟文本。 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能力。 2.默读课文,自己有哪些不懂的地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2.开火车一人一段朗读课文,检查 (一)参考课文题目,边读边思考: (二)柳笛和榆钱给春天里的孩子 们带来哪些乐趣?你是从课文的哪些 描写中体会到的?可以讲一讲,也可以读给同学们听一听。 (三)自读课文,品词析句。课件出示组内学习方法 1.自读课文,找出哪些词句最能反映柳笛(榆钱)带给孩子们的乐趣? 2.细细品读这些词句。
放手教学,多给学生朗读、思考、质疑、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无论对课文的理解,还是对语言的体会和品味,2
冀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3*柳笛和榆钱(冯媛媛)
3.可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小组交都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索,由学流补充。 4.讨论怎样读好这一节?练读。 生自己得出答案和结论。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四)全体同学交流,互相补充。 柳笛:可以抓住一系列的动作描写 “折下”“切割”“搓一搓”“猛一下抽 出”,让学生们在课堂上真正的动手操 作一下!课件出示 榆钱:抓住一个形象贴切的比喻: “亮晶晶、绿莹莹,真像一串串晶莹的 玉荚。”课件展示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二)指导重点字的书写,如“唇”半包围结构,上半部撇写的要长。 “奉”和“奏”。 五、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们带来了很多的乐趣,你知道还有哪些欢乐呢?课件展示 (二)积累文中描写生动的词语或句子。 鼓励学生自主识字,总结识字方法,培养识字能力。 从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学生的生一起。引导积累,感受描写,促进习作。 (一)自主识字词,同桌互相测试。 (三)教师建议学生对比记忆,如 (一)柳树和榆树给春天里的孩子 树给春天增添了色彩,给孩子们带来了活经验,使课堂学习与学生生活融合在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