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清产核资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3 11:50:0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清产核资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2005-10-18 21:46:00陕西省注册会计师协会出处: 清产核资审计是2005年会计师事务所的一项主要业务,同时也是一项新的业务,它与一般年报审计业务有着较大的区别。笔者就清产核资审计中发现的一些点滴问题提出看法,以供同行参考。一、应关注2004年底的企业年报是否已经中介机构审计。由于清产核资的基准日统一为2004年12月31日,所以清产核资审计首先应关注2004年底的企业年报是否已经中介机构审计,如已审计,则可以审计后报表数作为基准数,但应注意审计要求的调整事项企业是否已调整;若2004年底企业年报未经中介机构审计,则应先进行账务审计,消除会计差错,做到账账相符、账表相符。二、清产核资的目的是核实资产,核销资产损失是本次清产核资的重点,但并非唯一目的。因此,对清产核资审计不应仅停留在核销资产损失上,应对企业清产核资基准日的资产负债进行全面核实。对未申报损失的企业资产同样应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核实企业资产是否真实存在。三、对企业编制的清产核资报表进行审计,应设置损失认定专用工作底稿。根据《国有企业资产损失认定工作规则》,按照资产类别设置损失认定专用工作底稿,是保障清产核资审计工作质量的必要手段。专用工作底稿的设计,应能体现损失认定的审计程序和必须具备的证据种类,企业申报核销损失和审计认定损失应分别列示。四、无论企业是否申报损失,均应严格按审计程序审计。1、对企业申报核销的损失认定,采用损失认定专用工作底稿,严格按底稿要求操作,取证尽量完整充分。2、对企业未申报核销的资产也应进行核实,不能放弃审计程序,所有资产项目仍应采用损失认定专用工作底稿。如证实确无损失,申报核销损失栏及审计认定栏填为零;如企业未申报损失,但审计发现的资产损失应在审计认定中填列,并与企业沟通,必要时在审计报告中披露。在审计操作中,应特别注意:(1)现金清查,必须附有现金盘点表。(2)银行存款清查,必须附有存款对账单及调节表等。(3)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清查必须附有盘点表及抽查表,并关注实物资产是否有损坏、变质等现象,而企业隐瞒未报。(4)在建工程必须察看工程现场,并作出记录。(5)债权类资产应检查账龄的填报是否真实,并作出记录。如确属一年内账龄,并经实施必要的审计程序后,可认同企业填报;如账龄已超过2年以上,应向企业查询,并考虑是否有潜在损失发生,必要时应函证落实。

按《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国资委令第1号)文件精神,在清产核资过程中需聘请社会中介机构对清产核资结果进行专项财务审计和对有关损益提出经济鉴证证明。我所以主审所或参审所的形式主持参与了若干家省属企业的清产核资工作。大部分企业的清产核资结果已得到国资委的正式批复,批复结果与申报结果完全一致。本文根据清产核资专项审计的特点,结合我们在审计实务中的体会,对清产核资专项审计程序设计进行探讨,以期对审计实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清产核资审计计划阶段

(一)清产核资专项审计阶段的工作内容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1、全面了解清产核资公司的基本情况。由于清产、核资的审计及提供经济鉴证等工作涉及的资产庞大、情况复杂、审计风险高,在审计计划阶段必须对客户基本情况作全面了解。

2、主审所与参审所、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的组织协调。鉴于清产核资投入的人力及参与审计的事务所较多,时间上也有要求,故一定要合理地安排好进度及人员的搭配,同时要与参与各方进行很好地协调,要发挥好作为主审所的组织协调作用。

3、主审所与参审所、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传递。为加强沟通,以利于统一思想、提高工作效率,必须建立起一套信息传递办法。这套办法应保证审计过程

中公司内部、公司与中介机构、中介机构之间、中介机构项目组成员间、相关职能部门间的信息畅通。信息传递与反馈贯穿于清产核资审计工作的整个过程。

4、明确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工作小组、主审所与参审所、审计单位与被审计单位等的工作职责。

5、制定总体方案应包括的内容。总体方案是整个清产核资审计工作中起指导和控制作用的。

6、掌握清产核资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与清产核资有关的文件,主要包括国资委下发的五个文件,包含清产核资办法和清产核资工作规则。

(二)清产核资审计计划阶段工作内容

1、组建确定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工作小组,确定领导小组的组成(包括副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项目负责人)。

2、向公司相关人员调查了解情况,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的主要内容为:业务性质、经营规模和组织结构;经营情况及经营风险;以前年度接受审计的情况、财务情况说明书、会计核算办法(包括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等)、内部控制制度、具体的财务会计机构及工作组织(包括组织机构图、业务流程图、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到达所需时间等)、行业特殊情况说明等。

3、建立信息传递与反馈相关工作机制,如:例会制度、工作周报制度与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等。

4、制订《清产核资审计总体方案》(简称“总体方案”)及设计清产核资程序和审计工作底稿,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讨论。总体方案中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清产核资的目的、清产核资工作范围;损失认定及经济鉴证的相关技术标准(应按报

搜索更多关于: 清产核资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的文档
清产核资审计中应注意的问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5inf8gpae9d31q9p63i6j6mw9sjow00dt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