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测评(二) 第二单元
(时间:100分钟,分值:120分)
一、基础巩固(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导学号:39282107】
天不盈尺 去:距离?连峰去.
A.?
紫台连朔漠 去:离开?一去.
萧萧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无边落木..
B.?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长句:指七言诗?..问弹者谁 暗:这里是“悄悄”的意思?寻声暗.?C. 清沙白鸟飞回 渚:岸边?渚.长叹 坐:徒,空?以手抚膺坐.D.? 却坐促弦弦转急 坐:坐下?.
【解析】 C项,“渚”,水中的小块陆地。 【答案】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39282108】
A.侧身西望长咨嗟 .C.浔阳江头夜送客 .
B.歌以赠之 .D.朝避猛虎 .
【解析】 B项,名词作动词,A、C、D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答案】 B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C.铁骑突出刀枪鸣 ..
B.暮去朝来颜色故 ..D.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
【解析】 A项,“明年”,古义为“第二年”,今义为“今年的下一年”;B项,“颜色”,古义为“容貌”,今义为“由物体反射、发射或透过的光波通
1
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C项,“突出”,古义为“突然爆发出”,今义为“超过一般,使超过一般”。
【答案】 D
4.补写出下列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空回答)
(1)《西村》是一首律诗,中间两联是对仗的。杜甫《登高》中也有两联是对仗的,请写出其中一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2016·北京卷)
(2)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2016·江苏卷) (3)李白《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感叹的方式收束对蜀道凶险的描写,转入后文对人事的关注。(李白《蜀道难》2016·全国甲卷)
(4)_____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2016·江苏卷) 【答案】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2)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3)其险也如此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4)沧海月明珠有泪
二、诗歌鉴赏(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6题。(9分)
【导学号:39282109】
岁 暮① 杜 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 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保州(均在今
2
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攻占。
5.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4分)
【解析】 要细读本诗,了解诗人境遇、主观志向,明确注释中点明的时局背景,还要做到知人论世,根据平时所学习的杜甫的诗歌,了解杜甫的终生志向,然后进行综合思考,才能不遗漏要点。
【答案】 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1分)岁末暮年,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1分);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2分)
6.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并做赏析。(5分)
【解析】 一般认为,“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
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借代和用典都是修辞手法。用典是引用的一种,也叫稽古。本题中的修辞手法还有“对偶”,还有“双关”手法,如“岁暮”表面指的是时序岁末,深层指作者已进入人生暮年,还指唐帝国由盛而衰进入风雨飘摇的晚唐。描写手法中有虚实结合,如“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朝廷谁请缨”是作者的想象,是虚写;“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是眼下情景,是实写。表现手法中有对比,如朝廷之臣无人请缨与江湖之士的作者“敢爱死”对比;作者高远的心志与报国无门对比;“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自己的言行反差
3
的对比;“鼓角动江城”暗含战争前后对比;诗歌开头“远为客”与结尾“寂寞壮心惊”思想感情对比,等等。
【答案】 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相应,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2分)用典,如“请缨”,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忧虑。(3分)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7~8题。(9分)
夜 筝 白居易
紫袖红弦明月中,自弹自感暗低容。 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7.诗人集中笔力写出“弦凝指咽声停处”这样一个无声的时刻有什么好处?它化用了《琵琶行并序》中的哪几句诗?(4分)
【解析】 解答此题要注意抓住诗句的意思来理解。关键词“弦凝指咽”“声停”让我们自然联系到《琵琶行并序》中的诗句,也由此领悟作者蕴含在心中的丰富情感。
【答案】 有丰富的暗示性,不仅引导读者发现奇妙的无声之美,更可以通过这一无声的时刻去领悟那筝曲的全部妙处,同时也暗示了弹者的不幸与悲苦。这一句是《琵琶行并序》中“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化用。
8.有学者认为,《夜筝》是《琵琶行并序》的一个精妙的缩本。简要分析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写法上的不同。(5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