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关于麟游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8:26: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关于麟游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麟游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扶贫开发工作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缩小城乡差距、贫富差距,减少贫困人口,改善贫困面貌的重大举措;是推动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打造关天能源新基地的有力抓手和支撑。近期,通过调研,就全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成效、问题、对策及建议作以浅谈。

一、“十一五”扶贫开发工作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麟游县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扶贫惠农政策,把扶贫开发工作列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四大战略”之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减少贫困人口为目标,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创新机制,加大力度,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六大变化”:

一是以贫困人口减少为标志,农村贫困现状进一步缓解。五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3.37万人,农村贫困现状进一步缓解,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以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为标志,贫困人口生产生活环境显著改观。五年来,累计投入资金6442万元,搬迁贫困人口1060户4875人,建房4782间9.56万平方米,建成整体搬迁点38处。共启动建设扶贫重点村36个,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467个,完成投资3520.7万元,扶贫重点村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改观,村容

村貌焕然一新。

三是以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为标志,产业扶贫成效突出。五年争取信贷扶贫资金8950万元,其中投放小额到户贷款6200万元、企业贷款2750万元;共启动互助资金项目村15个,发展协会会员1529户,互助资金总量达到290.4万元,累计投放到户205.74万元,破解了贫困群众发展主导产业投入不足的难题,加快了脱贫致富步伐。 四是以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增强为标志,科技扶贫力度逐年加大。五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88期,培训贫困户劳动力4.4万人(次),其中就业技能培训1593人,贫困人口科技素质和自我发展能力明显提高。

五是以大扶贫格局初步形成为标志,社会扶贫深入开展。五年间,共有10个中、省扶贫单位和45个规模以上企业在麟游县开展扶贫工作,累计投资491.1万元,为贫困村办实事92件;81个县级部门和单位为包扶村投资371.4 万元,办实事670件,加快了扶贫开发进程。 六是以扶贫开发与农村低保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顺利推进为标志,为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奠定了基础。2010年麟游县按照全省统一安排,把“两项制度”衔接试点工作作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县上下通心协力,紧密配合,圆满完成了各阶段的工作任务。通过试点,全县共识别出贫困人口2.1万人,贫困发生率为24.8%,,探索出的“六步识别法”,被誉为麟游模式,在省市及全国扶贫系统推广。2010年,麟游县荣获全市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2011年3月,麟游县荣获全省“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先进县称号。

二、扶贫开发工作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十一五”期间,麟游县扶贫开发工作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同统筹城乡发展、“三化同步”的要求相比,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还存在四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贫困面大、程度深,扶贫开发的任务十分艰巨。首先,2010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529元,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1328元,仅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9.3% ,二者的差距很大。其次,全县有50个低收入村,有2.1万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为28.4%,远远高出全国、全省平均比例,贫困面依然很大。再次,已实现脱贫的低收入人群,致富基础很不牢固,发展动力不足,收入很不稳定,极易返贫,加之因残致贫、因病返贫等因素的影响,巩固扶贫开发成果的任务仍然很艰巨。 二是投入严重不足,重点村项目建设标准较低。由于我县自然条件差,扶贫重点村项目建设成本高,市、县配套未落实,捆绑部门资金难度大,2001年以来,全县虽完成了78个扶贫重点村的项目建设任务,但受自然条件、投资及管理等因素的制约,80%的村项目建设标准比较低,特别是在道路项目建设上,虽基本达到了村村通水泥(柏油)路,但村组道路、田间道路仍未硬化,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三是规划不够合理,扶贫移民搬迁配套设施项目实施难度大。由于我县无行政村建设整体规划,搬迁点在选址上大多尊重镇、村的意见,随意性比较大,有些整体点选址不当,未避开滑坡、低凹、干旱、风口等地质灾害地区,有些搬迁点经常滑坡,有些搬迁点没有水源,群众饮

水困难。由于规划不科学,布局不合理,建成的有些搬迁点小、标准比较低,有13个搬迁点不足20户,远离交通主、干线,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滞后,与省、市贫困人口搬迁向中心镇、社区、中心村聚集的要求和标准有较大差距。2001年以来,全县共建成扶贫移民整体搬迁点72处,虽经各级和相关部门的不懈努力,已硬化整体搬迁点街道21条,绿化21条,但仍有51个搬迁点街道未硬化或未绿化,16个搬迁点群众缺水吃,给搬迁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四是认识有待提高,大扶贫理念还没有真正树立起来。有些镇村扶贫主体责任不明确,作用发挥得不够好,重项目争取,轻项目实施,措施不到位,监管不到位,影响了扶贫项目的进度和质量。有些部门全县一盘棋的思想树立得不牢固,在整合资源,抓点示范特别是在整体移民搬迁点配套设施建设和包村扶贫上配合不够有力,措施落实不到位,投入不足,影响了项目的正常实施。一些干部、群众认为贫困问题基本解决了,扶贫工作压力减轻了,思想上有所放松,认识上有所弱化,安排上有所边缘化,群众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对低保与扶贫的认识比较模糊,大扶贫理念没有真正树立起来。 三、“十二五”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路、目标及措施

“十二五”时期是麟游县实现“打造关天能源新基地、建设和谐奋进新麟游,奋力挺进全省十强县”战略目标的关键期,也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大机遇期和转折期,全县扶贫开发工作要突出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和提高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三大重点”;大力实施连片开发整村推进、贫困人口搬迁、互助资金、产业发展、贫困户

搜索更多关于: 关于麟游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 的文档
关于麟游县扶贫开发工作的思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5tec41wb08iiwn479g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