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试题分析:设有x辆汽车,根据每辆汽车装满8吨时(x﹣1)辆车装载总量小于实际总量,x辆车装载总量大于实际总量,列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可得. 解:设有x辆汽车,则有(4x+20)吨货物.
由题意,可知当每辆汽车装满8吨时,则有(x﹣1)辆是装满的, 所以有方程
,
解得5<x<7.
由实际意义知x为整数. 所以x=6.
答:共有6辆汽车运货.
考点: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14.根据下面的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表,考虑下列问题: 方式1 方式2 0 月租费 30元/月 本地通话费 0.30元/分钟 0.40元/分钟 (1)通话350分钟,按方式一需交费多少元?按方式二需交费多少元? (2)对于某个本地通话时间,会出现按两种计费方式收费一样多吗? 【答案】(1)方式1: 135元,方式2: 140元. (2)设x分钟两种计费方式收费一样多,依题意有 30+0.30x=0.40x, x=300.
答:通话300分钟时,会出现按两种计费方式收费一样.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方式1和方式2的收费方式可求出350分时,两种方式的交费情况;
(2)设x分钟两种计费方式收费一样多,根据方式1和方式2表示的费用,根据费用相等可列方程求解. 解:(1)方式1:30+0.30×350=135(元), 方式2:0.40×350=140(元).
(2)设x分钟两种计费方式收费一样多,依题意有 30+0.30x=0.40x, x=300.
答:通话300分钟时,会出现按两种计费方式收费一样.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5.列方程解应用题:某学校七年级8个班进行足球友谊赛,采用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的记分制.某班与其他7个队各赛1场后,以不败战绩积17分,那么该班共胜了几场比赛? 【答案】该班共胜了5场比赛. 【解析】
试题分析:由“共赛7场”可设胜利x场,则平(7﹣x)场,由“积分17分”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解方程即可求解. 解:设胜利x场,平(7﹣x)场, 依题意得:3x+(7﹣x)=17 解之得:x=5
答:该班共胜了5场比赛.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6.在手工制作课上,老师组织七年级(2)班的学生用硬纸制作圆柱形茶叶筒.七年级(2)班共有学生44人,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少2人,并且每名学生每小时剪筒身50个或剪筒底120个. (1)七年级(2)班有男生、女生各多少人?
(2)要求一个筒身配两个筒底,为了使每小时剪出的筒身与筒底刚好配套,应该分配多少名学生剪筒身,多少名
试卷第5页,总15页
学生剪筒底? 【答案】(1)女生23人,则男生21人;(2)分配24人生产盒身,20人生产盒底. 【解析】 试题分析:(1)设七年级(2)班有女生x人,则男生(x﹣2)人,根据全班共有44人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2)设分配a人生产盒身,(44﹣a)人生产盒底,由盒身与盒底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求出其解即可. 解:(1)设七年级(2)班有女生x人,则男生(x﹣2)人,由题意,得 x+(x﹣2)=44, 解得:x=23,
∴男生有:44﹣23=21人.
答:七年级(2)班有女生23人,则男生21人; (2)设分配a人生产盒身,(44﹣a)人生产盒底,由题意,得 50a×2=120(44﹣a), 解得:a=24.
∴生产盒底的有20人.
答:分配24人生产盒身,20人生产盒底.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7.一艘轮船从A地到B地顺流而行,用了3个小时;从B地返回A地逆流而行,用了4小时;已知水流的速度是5km/h,求:
(1)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 (2)AB两地之间的距离. 【答案】(1)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是35km/h;(2)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0千米. 【解析】 试题分析:(1)设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为xkm/h,根据顺流速度×顺流时间=逆流速度×逆流时间列出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2)根据路程=顺流时间×顺流速度,列出算式,进行计算即可.
解:设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是xkm/h,则顺水速度是(x+5)km/h,逆水速度是(x﹣5)km/h, 根据题意得:3(x+5)=4(x﹣5), 解得:x=35.
答:这艘轮船在静水中的平均速度是35km/h; (2)3(x+5)=120.
答:AB两地之间的距离是120千米.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18.为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某市对居民用水实行“阶梯收费”.规定每户每月不超过月用水标准量部分的水价为1.5元/吨,超过月用水标准量部分的水价为2.5元/吨.该市小明家5月份用水12吨,交水费20元,该市规定的每户月用水标准量是多少吨? 【答案】10吨.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知,该用户用水超过了标准量,设每月标准用水量是x吨,则不超过月用水标准量部分的水总价为1.5x元,超过月用水标准量部分的水总价为2.5(12-x)元,两者相加等于20,求解x即可得出结论. 试题解析:设每月标准用水量是x吨,
则不超过月用水标准量部分的水总价为1.5x元, 超过月用水标准量部分的水总价为2.5(12-x)元, 列方程得:1.5x+2.5(12-x)=20, 解得:x=10.
所以该市规定的每户每月用水标准量是10吨. 考点: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19.2016年元旦来临之前,为了迎新年,甲、乙两校联合准备文艺汇演,甲、乙两校共92人参加演出(其中甲校人数多于乙校人数,且甲校人数不够90人)准备统一购买演出服装(一人买一套),下面是某服装厂给出的演出服装的价格表:
试卷第6页,总15页
购买服装的套数 每套服装的价格 1套至45套 60元 46套至90套 50元 91套及以上 40元 如果两校分别单独购买服装,一共应付5000元.
(1)如果甲、乙两校联合起来购买服装,那么比各自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多少钱? (2)甲、乙两校各有多少学生准备参加演出?
(3)如果甲校有9名准备参加演出的同学抽调去参加科技创新比赛不能参加演出,那么你有几种购买方案,通过比较,你该如何购买服装才能最省钱? 【答案】(1)比各自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1320元;(2)乙校40人,甲校52人;(3)两种购买方案,一种是购买83套,一种是购买91套,应买91套最省钱.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表格可得两校合买40元/套,因此用5000减去92乘以40元每套即可;
(2)首先讨论,如果两小都超过45人,花费应为50×92=4600元,4600<5000,因此甲校人数多余45,乙校人数少于46,再设乙校x人,甲校(92﹣x)人,由题意得等量关系:甲校单独购买服装的花费+乙校单独购买服装的花费=5000元,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再解即可;
(3)讨论买83套的花费和买91套的花费,然后进行比较即可. 解:(1)5000﹣92×40=1320(元).
答:比各自购买服装共可以节省1320元; (2)∵50×92=4600<5000,
∴甲校人数多余45,乙校人数少于46, 设乙校x人,甲校(92﹣x)人,由题意得: 60x+50(92﹣x)=5000, 解得:x=40,
则92﹣40=52(人),
答:乙校40人,甲校52人; (3)①如果买92﹣9=83套, 则花费为:83×50=4150(元),
②如果买91套,则花费:91×40=3640(元), ∵3640<4200, ∴买91套.
答:两种购买方案,一种是购买83套,一种是购买91套,应买91套最省钱.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0.某次足球联赛的记分规则是:若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到目前为止某球队已经赛了8场,其中平的场数是负的场数的2倍,已得17分,该球队胜了几场球? 【答案】胜了5场 【解析】
试题分析:设负的场数为x,则平的场数为2x,那么胜的场数为8﹣x﹣2x.然后由最后得分是17分列出关系式. 解:设负的场数为x,则平的场数为2x,那么胜的场数为8﹣x﹣2x. 依题意列方程得,3(8﹣x﹣2x)+2x=17 解得x=1,则8﹣x﹣2x=5, 答:胜了5场.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1.整理一块地,一个人做需要80小时完成.现在一些人先做了2小时后,有4人因故离开,剩下的人又做了4小时完成了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求一开始安排的人数. 【答案】16人 【解析】
试题分析:由一个人做要80小时完成,即一个人一小时能完成全部工作的
,就是已知工作的效率.本题中存在
的相等关系是:一开始安排的人2小时完成的工作量+减少4人后4小时完成的工作量=全部工作量.设全部工作量
试卷第7页,总15页
是1,一开始安排了x人,就可以列出方程. 解:设一开始安排了x人, 根据题意得:
+
=1,
即:x+2(x﹣4)=40, 解得:x=16.
答:一开始安排了16人.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2.美丽嵊州吸引了很多游客,使民宿经济得到蓬勃发展,甲、乙两个旅行团同时来嵊州旅游,住进了西白山下的同一家农家乐.已知乙团人数比甲团人数多4人,两团人数之和等于72人. (1)问甲、乙两个旅行团的人数各是多少人?
(2)若乙团中儿童人数恰为甲团中儿童人数的3倍少2人,农家乐消费标准为每人每天90元,儿童6折优惠,其余不优惠,若两旅行团在此农家乐每天消费的费用相同,求甲、乙两团儿童人数各是多少人. 【答案】(1)甲、乙两个旅行团的人数各是34人,38人.(2)甲团儿童人数为6人,乙团儿童人数为16人. 【解析】 试题分析:(1)设甲旅行团的人数为x人,那么乙旅行团的人为(x+4)人,由于两团人数之和恰等于两团人数之差的18倍,即:两数之和为:4×18=72,以两数之和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解;
(2)设甲团儿童人数为m人,则可知乙团儿童人数为(3m﹣2)人,根据等量关系:甲乙所花门票相等可以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解:(1)设甲旅行团的人数为x人,那么乙旅行团的人为x+4人, 由题意得:x+x+4=4×18, 解得:x=34, ∴x+4=38
答:甲、乙两个旅行团的人数各是34人,38人.
(2)设甲团儿童人数为m人,则可知乙团儿童人数为(3m﹣2)人, 则甲团成人有(34﹣m)人,乙团成人有(38﹣3m+2)人. 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90(34﹣m)+m×90×60%=90(38﹣3m+2)+(3m﹣2)×90×60%, 解得:m=6. 则3m﹣2=16.
答:甲团儿童人数为6人,乙团儿童人数为16人.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3.为了迎接春节,某小区计划购买A,B两种盆景共170盆摆放在道路的两旁,已知A种盆景每盆80元,B种盆景每盆60元,若购进A、B两种盆景刚好用去12200元,试求该小区购进A、B两种盆景各多少盆? 【答案】该小区购进A种盆景100盆,购进B种盆景70盆. 【解析】
试题分析:设该小区购进A种盆景x盆,则购进B种盆景(170﹣x)盆,利用两种盆景的总费用列方程得到80x+60(170﹣x)=12200,然后解方程求出x,再计算170﹣x即可. 解:设该小区购进A种盆景x盆,购进B种盆景(170﹣x)盆, 根据题意得80x+60(170﹣x)=12200, 解得x=100, 则170﹣x=70.
答:该小区购进A种盆景100盆,购进B种盆景70盆. 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24.A、B两城市间有一条300千米的高速公路,现有一长途客车从A城市开往B城市,平均速度为85千米/时,有一小汽车同时B城市开往A城市平均速度是115千米/时,问两车相遇时离A城市有多远? 【答案】127.5千米. 【解析】
试题分析:设两车经过x小时相遇,根据两车所行的路程和为300千米列方程求得相遇时间,进一步利用相遇时间
试卷第8页,总15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