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原理与
方法》读书心得
《民族地区生态规划-生态规划原理与方法》是民族地区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丛书的第一册,由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9年10月出版,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介绍了生态规划的基本概念、理论及其研究方法。内容包括生态功能区划、生态承载力分析、资源生态评价、生态适宜性分析、景观生态规划、区域生态规划、民族地区生态规划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生态规划的实质
生态规划的实质就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去综合地、长远地评价、规划和协调入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转化的关系,提高生态经济效率,促进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生态规划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区域规划方面的一个具体体现,是在综合考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基础上,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对区域进行的规划。
生态规划把生态学思想和原理渗透于区域规划的各个方面,力图使区域规划生态化。一方面,区域生态规划在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原理、理论和方法关注区域的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另一方面也在关注区域的社会生态发展。此外,生态规划特别是民族地区的生态规划不仅重视民族地区现在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更关注民族地区未来的生态关系和生态质量,关注民族地区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规划的原则和基本思路、方法
生态规划一般要遵循的原则有整体性原则、趋势开拓原则、协调共生原则、区域分异原则、高效和谐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生态规划方法要求明确规划的目标和范围,充分了解规划地区与规划目标有关的自然系统特征与自然生态过程以及社会经济特征、人群价值观等。在此基础上,更具规划目标对资源的开发利用要求,进行适应性分析,并提出规划方案,然后对规划方案进行效益一代性分析,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