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论文 矿井设计
井井型较小,本井田分为两个采区,即南采区和北采区。 (3)采区巷道布置
1)+950m平峒已见煤,+950m水平大巷施工1200m,形成+950m水平巷,即9501工作面运输顺槽;
2)从+997m平峒见煤点沿+997m水平大巷施工1050m,形成+997m水平巷,即9501工作面回风顺槽;
3)首采工作面(9501)长度90m,运、回风顺槽长度970m。 (4)开采顺序
1)井田内的总开采顺序为自上而下;采区间,先开采储量可靠的南采区,再开采北采区;
2)采区内部采用后退式开采法;
3)采区内部采用南翼生产,北翼准备的格局。首采面为9501工作面,接续面为9502工作面,然后转入8501工作面。
9
大学毕业论文 矿井设计
第4章 矿井开采
4.1 采煤方法
(1)工作面位置、要素及采煤方法的选择
1)工作面位置及要素
首采工作面位于南采区南部(9501工作面),工作面长度90m;工作面推进长度970m;工作面倾角38°,煤层平均厚度1.4m。
接续工作面位于南采区北部(9502工作面),工作面参数基本同9501工作面。 (2)采煤方法的选择
本井田煤层上部倾角在40°左右,下部倾角在36°左右,主要储量集中在中部地段,煤层厚度一般在1.0~1.48m左右。根据工作面煤层特征,本设计选用走向长壁后退式回采,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4.2 工作面装备方案
(1)矿井实行“一井一面”装备方案。一个采区,在其内布置一个倾斜长壁采煤工作面;
(2)工作面配备煤电钻、放炮器等,单体液压支柱、铰接顶梁支护顶板; (3)运输顺槽运煤、进风,铺设水管和电缆等,同时铺设一部刮板运输机,运输机长度80m,工作面产出的煤炭自溜到顺槽刮板运输机,通过一部刮板运输机,将煤转入顺槽和水平大巷间的横川,横川下设漏煤咀,煤炭通过漏煤咀装入大巷矿车; (4)回风顺槽铺设消尘水管、回风。 4.3 工作面参数的确定 (1)工作面采高
3#煤层平均可采厚度为1.4m,故设计确定3煤层采高为1.4m。 (2)工作面长度
工作面长度是决定工作面产量和效率的一个重要参数,直接与开采技术条件、主要采煤设备能力、队伍素质及管理水平等因素相关,因此必须综合考虑,合理选择。
根据调查资料,结合矿井的地质特征、生产能力、水平巷间距及合理的年推进度,首采工作面设计长度拟定为90m。 (3)工作面推进长度
根据工作面长度、矿井设计能力,工作面循环个数,结合采区的合理划分,确定工
#
10
大学毕业论文 矿井设计
作面年推进长度495m。 4.4 工作面主要设备
本井田煤层开采条件不十分理想,煤层薄、倾角大、f系数小(0.6)、顶底板条件一般。设计确定在采区内装备一个倾斜长璧工作面,其主要设备有:
(1)工作面配备MFB-100型发爆器一台,MSZ-1.2煤电钻一台;单体液压支柱、绞接顶梁等。顶梁型号为:HDJA-1000和单体液压支柱型号为;DZ16-30/100;
(2)运输顺槽运煤、进风,铺设SGB-430/30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水管和电缆等; (3)回风顺槽铺设消尘水管、回风。 4.5 工作面生产能力及回采工艺 (1)采煤工作面循环进度及产量
循环进度取1.0m,工作面采高1.4m,煤层视密度1.45t/m3, 工作面回采率取0.97,则工作面循环产量为:
Q=1.0×1.4×1.45×90×0.97
=177t (2)采煤工作面日循环数及日产量
矿井年工作日330d,采用三八工作制,每天两班采煤,一班检修。每个采煤班完成一个循环,日循环数2.0个,则:
工作面日进度:1.0×2.0=2m 工作面日产量:177×2=354t (3)采煤工作面年推进度及产量
工作面年推进度为 L=2.0×330×0.75 =495m
式中:0.75——采煤工作面正规循环率,取75%。 工作面年生产能力:
Ac=L×h×L/×r×K
=495×1.4×90×1.45×0.97
=87723t=88kt
式中 Ac 工作面年产量(kt); L 工作面年推进度(m);
h 采高 (m);
11
大学毕业论文 矿井设计
L/ 工作面长度(m); r 3#煤层原煤视密度(t/m3); K 工作面回采率,取0.97。
(4)掘进工作面年进度及掘进煤量
掘进工作面生产能力
按掘进巷道长度计算其掘进煤量
Aj=r·L·S·K
=1.45×1480×3.08×0.97
=6411t=6.4kt/a
式中 Aj 掘进煤量,kt/a;
r 3#煤层原煤视密度,1.45t/m3;
L 掘进工作面年进尺,1480m/a(包括480m/a的准备巷道); S 煤巷掘进平均纯煤面积,取2.2×1.4=3.08m2;
(5)矿井全年生产原煤量
A=Ac+Aj
=88+6.5 =94.4kt/a 经计算能满足矿井生产90kt/a规模的要求。 4.6 工作面工序安排
采煤工作面主要作业工序为:
打眼、装药、放炮、临时支护、攉煤、支护、回柱放顶。 (1)落煤
钻爆法落煤、炮眼布置单排眼,间距1.2m,眼深1.2m,循环进度1.0m,采用分段放炮,分段距离不超过10m;工作面每循环炸药消耗量28kg,雷管90发。 (2)攉煤
人工向运输顺槽的溜槽中攉煤。 (4)回柱放顶
工作面采用人工放顶;在放顶线处打好密集柱和戗柱后,自下而上回柱;两组间距不小于10 m;先松动支柱然后回柱。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