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比高矮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比较两种物体的高矮,懂得高与矮的比较是相对的。 2、培养幼儿比高矮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悬挂气球一个,课件一个。 2、每人一份高矮不同的材料。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谁拍到了气球
请甲乙两名幼儿来拍悬挂着的气球(不能踮起脚或跳跃),可看到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提问为什么甲拍到了气球,乙却拍不到——引出比高矮话题)
2、与同伴比高矮
幼儿两两组合比高矮(也可以和老师比),讲出谁高、谁矮或两个人一样高。自由交换伙伴再比,可多次进行。(教师:甲和乙比,甲高乙矮;甲和丙比,甲矮丙高)
3、比用具
幼儿在活动室中自由寻找两种用具比较高矮:如热水瓶高,杯子矮;组合柜高,小椅子矮……
4、比积木
教师出示红色、绿色长方体大积木各一块,变换摆放方法,让幼儿观察比较:两块积木平放——一样高;红积木竖起来,绿积木平放——红高绿矮;红积木平放,绿积木竖起来——红矮绿高。教师拿掉红积木,问:绿积木是高还是矮?(幼儿无法比)由此使幼儿懂得了一种物体不能比出高矮,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体之间才能比出高矮来。
二、分组操作:
幼儿人手一份高矮不等的材料进行比较。
1、让幼儿用同样方法将相同数量的材料在桌子上搭高。(教师问:你们谁搭
得高,谁搭得矮?幼儿:一样高
2、课件出示把6块红积木搭在一起,再把5块绿积木搭在一起,然后比一比。(教师:哪个高,哪个矮?幼儿:红积木比绿积木高。教师:用什么方法能让红积木比绿积木矮呢?幼儿:拿走两块红积木,或加上两块绿积木就行了)
三、演示游戏: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小鸡、小鸭的(遮住下半部分)玩游戏。(教师用小鸡的口吻说我小鸡高,你小鸭矮。教师然后又用小鸭的口吻说:不,我小鸭高,你小鸡矮)
教师请幼儿判断一下小鸡、小鸭哪个高,哪个矮?(幼儿可能回答一样高,因为它们的下半部分被布遮住了,从头部看是一样高的)
教师移去遮盖的部分,幼儿看到小鸡站在小椅子上,小鸭站在地上。再请他们想一想,小鸡、小鸭哪个高,哪个矮?教师可边说边把小鸡从椅子上取下来与小鸭比,使幼儿懂得比高矮必须在同一平面上。
延伸活动:
教师让幼儿到操场上去找任何一种物体与自己比高矮。如,让幼儿比过后说,我和大树比,树高我矮;我和栏杆比,我高栏杆矮。教师提醒幼儿要站在同一平面上做比较。
教师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分别比高矮,如果小朋友和爸爸、妈妈三个人一起比高矮,该怎样比?把比的方法告诉大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