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河源分公司2012年度通信机楼基建配套改造项目外电工程 施 工 组 织 设 计 编 制: 审 核: 复 核: 批 准: 编 制 日 期: 2013.2.5 编 制 单 位:广东省连平县电力工程公司 施工组织方案
一、电力工程及电缆、电线敷设施工组织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河源分公司2012年度通信机楼基建配套改造项目外电工程
地点:河源市河源移动火车站通信机楼
建设规模:拆除原有高压配电设备,同时购置并安装1台1000KVA的变压器及高压配电设备,改造与安装低压配电系统,使低压配电系统为1+1配置。
资金来源:企业自筹。 (二)、施工前准备工作及必备条件 1、施工人员安排:
项目经理 1人 电 工 5人 辅 助 工 10人 2、技术准备 2·1认真熟识、审核施工图纸,领会设计意图,严格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电缆敷设; 2·2电缆必须报经监理进行严格的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2·3针对工程情况,对施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4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划分施工流水段,并以此为依据确定劳动力及材料需用量及施工人数; 3、施工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3·1根据工程的实际需要培训操作工人,特殊工种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3·2熟悉施工图纸及施工现场环境。 3·3对电缆知识应相当了解,具有敷设电缆的施工经验。 4、机械、工具准备 4·1电缆敷设机、电缆支架及电缆轴、电缆滚轮、吊链、滑轮、尼龙绳、钢丝绳; 4·2皮尺、钢锯、气焊工具、电工工具; 4·3对讲机、绝缘摇表、万用表。 5、劳动力准备 5·1劳动力实行专业组织,按不同施工部位来划分作业班组,提高操作的熟练程度和劳动生关率,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 5·2根据本工程阶段施工重点,相应调配劳动力,实行动态管理。 5·3各施工人员必须接受建筑施工安全教育,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未经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教育或考试不合格者,严禁上岗作业。 5·4每日上班前,班组负责人必须集所辖全体人员,针对当天任务,结合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和作业环境、设施、设备状况、本队人员技术素质、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思想状态,有针对性地进行班前安全活动交底,提出具体注意事项并跟踪落实,做好活动记录。 5·5严格按劳务用工政策法规进行施工用工管理。 (三)、施工部署
1、工程目标 1·1质量目标:分项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100%,质量评定等级为优良; 1·2工期目标:在甲方要求的工期内,优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 1·3安全目标:确保无重大伤亡事故,杜绝工亡事故的发生;
1·4文明施工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建设部、及总包单位关于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各项规定。 (四)、施工材料和设备保证措施
1、所有进场的工程材料,都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材料采购部门应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及时做好各种材料的抽样检查工作,具体控制如下:
1.1对钢材、水泥等原材料,除有产品合格证外,还应根据规范要求,钢材需做力学性能试验,水泥按厂家生产批号做安定性及强度试验。
1.2砂、石料等地方材料,应按规定做筛分析报告及含泥量、压碎值、级配抗压强度试验,黄砂一律采用中粗砂,碎石应粒径均匀,杂质含量少。
1.3管材、砖块、侧平石、人行道板、铸铁井盖座等成品半成品,选购时,各厂家均应提供相应的产品合格证,并征得甲方及监理同意,材料才可进场,并按规范要求做好相应的试验,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予以退回。
2、进场机械设备和施工中检测仪器必须进行检查,检测后方可投入施工中。各种测量仪器及材料试验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测、校正,合格后方可使用。 (五)、电缆敷设
1工作流程:
准备工作 --- 沿支架、桥架敷设--- 挂标示牌 电缆头制作安装 --- 线路检查及绝缘摇测 2工作具体操作要求:
2. 1、 施工前对电缆进行检查;规格、型号、截面、电 压等级均符合设计要求,外观无扭曲、坏损等现象。 2.2、 电缆敷设前进行绝缘摇测;1KV以下电缆,采用 1KV摇表测线间及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ΜΩ
2.3、选好电缆支架的架设点。架设时应注意电缆轴的转动方向,电缆引出端应在电缆轴的上方。
2.4、清除桥架内的杂物,准备好标示牌等。
2.5、将电缆敷设机用铁丝牢固固定在电缆桥架上面 3、电缆的敷设
3.1 人员到位后由班长发令开始,在所放电缆起端1米处贴上标签,内容如下: 电缆编号 电缆起端 电缆终端 电缆型号 ×××××××× ×××××××× ×××××××× ××××××××
3.2电缆埋管至电动机接线盒间采用软管,其两端采用管接头固定。
3.3 敷设电缆时应留出一定余量,以便检修及补偿温度变化产生的长度变化。
3.4电缆电缆完毕后,应在电缆两端,竖井两端及电缆转弯处,挂上电缆标志牌,不同用途的电缆应用不同的标志牌区分。 3.5有麻外护层的电缆引入室内或敷设在沟道内时,应将麻外护层剥去钢带外面涂一层防腐漆。
3.6电缆敷设时,电缆应从盘的上端引出,不应使电缆在支架上及地面磨擦拖位。电缆上不得有铠装压扁,电缆绞拧,护层折裂等未消除的机械损伤;
3.7机械敷设电缆时,应在牵引头或钢丝套与牵引钢缆之间装设防捻器;
3.8电缆敷设时,应排列整齐,不宜交叉。 3.9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电缆最小弯曲半径
电 缆 型 式 控 制 电 缆 无铅包、钢铠护套 裸铅包护套 钢铠护套 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铅 包 油浸纸绝缘电力有 铠 装 电缆 铅包 无 铠 装 自容式充油(铅包)电缆 15D 20D 15D 30D 20D 20D 20D 多 芯 10D 10D 15D 20D 10D 单 芯 橡皮绝缘电力电缆 表中D为电缆外径。
3.10电缆进入电缆沟、隧道、竖井、建筑物、盘柜以及穿入管子时,出入口应封闭,管口应密封。
3.11沟道内电缆的排列,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不应配置在同一层支架上,高低压电力电缆、强电、弱电控制电缆应按顺序分层配置,一般情况宜由上而下配置。
3.12控制电缆在普通支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3层;交流三芯电力电缆,在普通支吊架上不宜超过1层,桥架上不宜超过2层;交流单芯电力电缆,应布置在同侧支架上,当按紧贴的正三角形排列时,应每隔1m用绑带扎牢。
3.13电缆与热力管道、热力设备之间的净距,平行时不应小于1m,交叉时不应小于0.5m ,当条件限制时,应采用隔热保护措施。 4电缆应在下列位置用夹具加以固定:
4.1引入配电盘,控制屏的电缆,应在屏(盘)下适当地方加以固定,以免屏上端子承受较大的拉力而使设备端子和电缆接线的连接容易松动。
44.2水平敷设时,在电缆首末端,接头两端以及转弯处作固定。 4.3垂直敷设时,毎隔2米作固定。
4.4明敷电缆在直线段中一般每隔10米左右装设定位夹具。 4.5不得用铁丝直接捆扎电缆,宜采用尼龙扎带。 5、挂标示牌
5.1、 标示牌规格一致,挂装应牢固。
5.2、 标示牌应注明电缆编号,规格、型号及电压等级。 5.3、 在电缆两端、拐弯处、交叉处应挂标示牌。 6、电缆头制作安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