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四节 区域差异 第2课时 我国四大地区及西部大开发知识梳理学案 湘教版必修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1 3:04: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材料一 东北地区≥10℃积温(单位:℃)等值线和粮食作物(图中阴影)分布图。

材料二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图乙)和谷物单产(图丙) 比较。

材料三 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农业发展提供了机械设备、化肥等生产资料。

(1)估算图甲中①、②两地≥10℃积温的差值范围,并与②地比较,分析①地≥10℃积温高或低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说出图中粮食作物分布的主要地形区,并简述其自然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比较,东北地区粮食单产低、商品率高,结合材料分析其 原因。

(4)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请你为东北地区进一步发展粮食生产提几条建议。 解析:第(1)题,①地介于3 000~3 500℃之间,②地介于2 000~2 500℃之间,则两地差值介于500~1 500℃之间;两地纬度相同,积温不同,可从地形、冬季风等角度分析。第(2)题,图中显示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可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角度回答。第(3)题,注意要回答两方面问题,单产低、商品率高;运用材料中信息回答即可。第(4)题,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回答即可。 答案:(1)500~1 500℃。

原因:①地位于平原,海拔低,热量条件好;①地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受冬季风影响小,所以①地≥10℃积温高于②地。

(2)主要分布在东北平原。自然原因:地处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开阔;夏季热量丰富,雨热同期;

9

有松花江等河流流经,灌溉水源充足;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写出任意3点即可)。 (3)东北地区纬度较高,热量条件较差,农作物生长期短,只能一年一熟,所以单产低。东北地区耕地面积广大,粮食总产量大;地广人稀(或人均耕地面积大),人均占有粮食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劳动生产率高。所以粮食的商品率高。

(4)(发展生物技术)培育优质、高产品种;(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治理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发展生态农业)建设绿色食品基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抵御(旱涝、低温冷害等)自然灾害的能力;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专业化,加快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写出任意4点即可)。

10

高中地理 第一章第四节 区域差异 第2课时 我国四大地区及西部大开发知识梳理学案 湘教版必修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6epc9cqur9pugm7qnnb9acj39qpyw00efw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