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冀州市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共40题,共56分)
1.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将两条来自不同生物的游离DNA单链结合,形成杂合双链区。杂合双链区越多说明这两种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这项技术应用的原理是 A.DNA的多样性 B.DNA的特异性
C.碱基互补配对 D.DNA双螺旋结构
2.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只具有显性遗传效应 B.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C.萨顿采用假说一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说明病毒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3.下列有关核酸和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占25%、T占33%、G占24%、C占18%旳核酸为双链DNA分子 B.真核生物所有的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都存在平行关系 C.细胞内所有基因的碱基总数与DNA分子的碱基总数是不同的 D.tRNA的单链结构决定了其分子中没有碱基配对现象
4.近年来,RNA分子成为科学界的研究热点。下列关于RNA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中,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转录时,RNA聚合酶能识别RNA分子的特定位点并与之结合 C.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因此一种tRNA可与多种氨基酸结合 D.有的RNA分子能降低某些生化反应的活化能而加速反应进行 5.下列有关图示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甲、丙两个过程均有氢键的破坏也有氢键的形成
B.甲、乙、丙三个过程中只有一个过程能在胰岛B细胞核内进行 C.图乙表示翻译,多个核糖体可共同完成一条肽链的合成
D.图甲中若复制起始点增多,细胞可在短时间内复制出更多的DNA
6.下列关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 C.基因就是DNA,DNA就是染色体 D.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7.正常情况下,下列人体细胞中可能含有2条Y染色体的是
①口腔上皮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 ③初级卵母细胞 ④次级精母细胞 ⑤精细胞 ⑥正在分裂的受精卵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④⑥
8.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牝鸡司晨”是我国古代人民发现的性反转现象。原先下过蛋的母鸡,后来逐渐向雄鸡变化,并能和雌鸡交配。现偶得一只非芦花变性雄鸡,与一只芦花雌鸡交配,得到的子代中,芦花雄鸡:芦花雌鸡:非芦花雌鸡=1:1:1。根据以上实验结果,下列推测错误 A.芦花对非芦花为显性
B.变性雄鸡的基因组成不变
C.基因型为WW的鸡不能成活 D.非芦花的基因型种类比芦花的多
9.用甲组普通噬菌体侵染被P标记的大肠杆菌,用乙组普通噬菌体侵染被S标记的大肠杆菌,下列对它们子代噬菌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组子代全部带P,乙组子代全部带S
B.甲组子代大部分带P,少数不带;乙组子代全部带S C.乙组子代大部分带S,少数不带;甲组子代全部带P D.甲、乙两组子代均不带任何放射性
10.某DNA分子中,A与T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42.8%,若其中-条链的C占该条链碱基总数的6%,则在它的互补链中,C和G分别占该互补链械基总数的 A.26.6%、30.6% B.30. 6%、26.6% C.21.4%、28.6% D.28. 6%、21.4% 11.下列关于遗传学基本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表现为显性性状的个体可能是杂合子 B.隐性性状是生物体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C.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D.测交可用来检测杂种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比例
35
32
32
35
32
35
32
35
12.英国癌症研究中心的科学家公布了一项新的研究成果,研究显示,孩子爱吃肉是遗传的,爱吃蔬菜要靠后天培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父母通过配子将基因遗传给孩子 B.孩子爱吃肉,父母不一定爱吃肉 C.孩子爱吃肉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 D.爱吃蔬菜的孩子一定不含爱吃肉的基因
13.人类的单眼皮与双眼皮是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男性中显性纯合子才表现为双眼皮,其余表现为单眼皮;女性中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就表现为双眼皮。已知一对单眼皮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双眼皮的女孩。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A.该双眼皮女孩一定是杂合子
B.该双眼皮女孩的父亲是杂合子,母亲是纯合子
C.若该夫妇生第二胎,正常情况下也可能生出双眼皮的男孩 D.若该夫妇生第二胎,生出双眼皮女孩的概率是1/4
14.假定某植物的6对等位基因之间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现有基因型为AaBbCcDdEeFf的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中有3对基因纯合、3对基因杂合的个体所占的比例是
A.(1/2) B.6×(1/2) C.20×(1/2)
6
6
6
D.3×(1/2)
6
15..下图表示某髙等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表示雌性动物产生卵细胞的过程
B.甲→乙过程表示有丝分裂,乙→丙→丁过程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 C.丙和丁所含的四分体数分别为2和1 D.丁细胞中B不含染色单体
16.下图表示某果蝇体细胞中染色体和部分基因示意图。已知果蝇基因B和b分别决定灰身和黑 身,基因W和w分别决定红眼和白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法证明了果蝇的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基因W和w中的A+G/T+C的比值不同,基因B和b的碱基排列顺序不同 C.若一个初级卵母细胞发生染色体交叉互换,则可产生1种基因型的生殖细胞 D.该果蝇与多只灰身雄果蝇杂交,子代中出现的性状分离比为灰身:黑身=3:1 17.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分子中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的基本骨架 B.科学家利用“假说-演绎法”证实DNA是以半保留的方式复制的 C.DNA复制时,DNA聚合酶可催化两个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 D.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为DNA复制机制的阐明奠定了基础 18.研究基因传递规律主要是通过下列哪项的遗传来推知的 A.染色体 B.DNA C.基因 D.性状
19.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以表彰其在昼夜节律(生物钟)的分子机制方面的发现。人体生物钟机理如下图所示,下丘脑SCN细胞中,PER基因的表达产物为PER蛋白,其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变化周期为24h。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PER基因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 B.过程①与②中的碱基配对方式不完全相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