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建造师机电实务重点知识点整顿(技术章节) 1、流动式起重机选用环节 1 依照被吊物位置及现场状况拟定起重机站车位置(幅度/回转半径) 2 依照被吊物高度、尺寸及站车位置, 查起重机特性曲线, 拟定臂长 3 依照已拟定幅度、臂长, 查特性曲线, 拟定额定起重量, 若不不大于计算载荷则合格, 否则重选 4 计算吊臂、吊钩及设备互相间安全距离, 若符合规范规定则合格, 否则重选 核心词: 1 幅度 2 臂长 3 额定起重量 4 安全距离 3、吊装方案选用原则和环节 1 技术可行性论证 2 安全性分析 3 进度分析 4 成本分析 5 综合选取 2、流动式起重机基本解决 依照施工现场地质状况及地面耐压力, 采用如下办法: 1 普通施工场地: 开挖回填夯实, 铺钢板, 运用重锤做预压强度实验, 合格后方可作业 2 复杂地形场地: 请专业人员对基本进行专门设计, 吊装前必要进行基本验收 核心词: 1 挖填夯铺, 做实验 2 基本设计和验收 5、起重机械失稳因素及防止办法 因素: 1 超载 2 支腿不稳定 3 机械故障 4 桅杆偏心过大 办法: 1 禁止超载 2 打好支腿并用道木和钢板垫实和加固 3 严格机械检查, 属于特种设备安装前要履行报检程序,接受监督检查, 安装后进行验收, 获得 使用允许后方可作业 7、吊装设备或构件失稳因素及防止办法 因素: 1 设计与吊装时受力不一致 2 设备或构件刚度偏小 办法: 1 对于细长、大面积设备或构件采用多吊点吊装 2 薄壁设备进行加固加强 3 对型钢构造、网架构造薄弱部位或杆件进行加固或加大截面 核心词: 1 多吊点 2 加固加强 3 加大截面 9、桅杆稳定性校核基本环节(力截细心性) 1 受力分析与内力计算 2 查算桅杆截面特性数据 3 计算桅杆长细比 4 查得轴心受压稳定系数 5 进行稳定性计算 核心词: 1 内力计算 2 查截面特性 3 长细比计算 4 查稳定系数 5 稳定计算 11、焊接工艺评估环节 4、吊装工艺计算书重要内容(耳分距细) 1 主起重器和辅助起重机受力分派计算 2 吊装安全距离核算 3 吊耳强度计算 4 吊索、吊具安全系数核算 核心词: 1 受力 2 安全距离 3 强度 4 安全系数 6、吊装系统失稳因素及防止办法 因素: 1 多机吊装不同步 2 不同起重能力多机吊装载荷分派不均 3 多动作多岗位指挥协调失误 4 桅杆系统缆风绳、地锚失稳 办法: 1 多机吊装时尽量采用同机型、吊装能力相似吊车, 并通过主副指挥来实现多机吊装同步 2 集群千斤顶或卷扬机通过计算机控制来实现多吊点同步 3 制定周密指挥和操作程序并进行演习, 达到指挥协调一致 4 缆风绳和地锚严格按照吊装方案和工艺计算设立, 完毕后做好检查并作好记录 核心词: 1 多机不同步 2 载荷分派不均 3 协调失误 4 地锚失稳 核心词: 1 相似机型 2 集群千斤顶 3 指挥一致 4 依照方案 5 检查记录 8、揽风绳设立规定 1 直立单桅杆顶部缆风绳设立应为 6 根至 8 根, 2 倾斜吊装桅杆应加设后背主缆风绳且数量不少于 2 根 3 缆风绳与地面夹角益为 30 度, 最大不超过 45 度 4 直立单桅杆各相邻缆风绳间水平夹角不得不不大于 60 度 5 缆风绳应设立防止滑车受力后产生扭曲设施 6 需要移动桅杆应设立备用缆风绳 核心词: 1 直立 6-8 根 2 倾斜加主缆 3 垂直角 45 4 水平角 60 5 滑车防扭曲 6 备用缆 10、焊条选用原则(经工条结力) 1 考虑焊缝金属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 2 考虑焊构造件使用性能和工作条件 3 考虑焊接构造特点及受力条件 4 考虑施焊条件 5 考虑生产效率和经济性 核心词: 1 力学 2 条件 3 构造 4 环境 5 经济性 12、设备基本常用质量通病 1 编制焊接工艺评估委托书 2 拟定焊接定工艺规程; 3 施焊试件 4 试件实验5签发报告 PQR验证和评价WPS,编制WPS根据 13、防止罐体底板焊接变形办法有哪些? 选取合理焊接工艺: 1 采用 CO2 气体保护焊 2 采用分段退焊或跳焊法 3 焊工对称焊、均布焊等工艺办法 合理安排焊接顺序: 1 先焊短焊缝, 后焊长焊缝 2 中幅板从中心向两侧焊接 3 管壁与罐底连接焊缝先焊内侧, 后焊外侧 4 先 焊边沿板外侧对接缝, 后焊边沿板与中幅板搭接缝 15、设备异常振动因素 1 设备基本找正精度不够 2 地脚螺栓紧固力不够 3 测量器具不达标, 存在误差 4 设备位移过大 5 操作人员失误 影响设备质量因素: 1 设备基本因素: 强度不够、沉降不均匀、抗振性能局限性 2 垫铁和一二次灌浆因素: 垫铁不平稳、接触不好; 一二次灌浆振捣不密实, 强度不够 3 地脚螺栓因素: 螺栓垂直度和紧固力不够 4 测量因素: 测量仪器精度不够、基准偏差、测量办法不合理、人员技能水平局限性 5 环境因素: 设备基本温度变形、设备温度变形、恶劣环境场合 6 人员因素: 技能水平、责任心、身体状况 17、成套配电装置送电验收有哪些环节? 1 由供电部门检查合格后将电源送进室内, 通过验电、校相无误 2 依次合上高压进线柜、变压器柜、低压进线柜及其她柜开关, 查看电压与否正常 3 空载运营 24h, 无异常现象, 办理验罢手续交付建设单位使用 4 提交施工图纸、施工记录、产品合格证及实验报告单等技术资料 核心词: 1 验电校相 2 合开关 3 运营 24h 4 提交资料 1 设备基本上平面标高超差 2 预埋地脚螺栓位置、标高及露出基本长度超差 3 预留地脚螺栓孔深度超差 14、防止焊接变形办法有哪些? 合理焊接构造设计: 1 合理安排焊缝位置 2 合理选取焊缝尺寸和形状 3 减少焊缝数量、减小焊缝长度 合理装配工艺办法: 1 预留收缩余量法 2 反变形法 3 刚性固定法 4 合理选取装配程序 合理焊接工艺办法: 1 合理焊接办法 2 合理焊接线能量 3 合理焊接顺序和方向 4 进行层间锤击 16、成套配电装置开箱检查应当检查哪些内容? 1 包装及密封应良好 2 设备部件型号、规格、柜体几何尺寸符合设计规定 3 备件供应范畴和数量符合合同规定 4 柜内电器,绝缘瓷瓶及元部件齐全, 无损伤和裂纹 5 接地线符合关于技术规定 6 技术文献齐全, 所有电气设备及元件均有合格证, 核心或贵重部件有产品制造允许证复印件 核心词: 1 包装密封 2 型号规格 3 外观数量 4 技术文献 5 合格证 6 核心部件制造允许证 18、工业管道与设备连接过程中有哪些技术要点(管兰移复荷) 1 管道与大型设备或动设备连接应采用无应力配管 2 管道与机械设备连接前应在自 由状态下检查法兰平行度和同轴度 3 管道与机械最后连接时, 应在联轴节上架设百分表监视机器位移 4 管道经试压、吹扫合格后, 应对管道与机器接口进行复位检查 5 管道安装合格后不得承受设计以外附加载荷 核心词: 1 无应力配管 2 验法兰 3 看位移 4 复位检查 5 无附加载荷 19、工业管道压力实验前应具备条件(漆约表爆盲) 20、工业管道蒸汽吹扫实行要点(快完移轮) 1 焊缝及其她待检部位尚未涂漆和绝热 1 蒸汽管道吹扫前, 管道系统保温隔热工程应已完毕 2 管道上膨胀节已经设立暂时约束装置 2 蒸汽管道应以大容量蒸汽进行吹扫, 流速不不大于 30m/s 3 实验用压力表已通过校验并在有效期内 4 待试管道与无关系统已用盲板或其她隔离办法隔开 3 吹扫前先行暖管, 及时排水, 检查管道热位移 5 待试管道上安全阀、爆破片及仪表元件已拆下或隔4 蒸汽吹扫应按加热-冷却-再加热顺序循环进行, 采用每次一根, 轮流吹扫办法 离 核心词: 1 保温隔热完 2“ 30m/s” 3 暖管排水热位移 别的: 图纸完方案批有交底材料齐 核心词: 1 未涂漆绝热 2 约束装置 3 仪表检定 4 盲板4 热-冷-热 隔离 5 仪表拆下 21、油清洗要点 1 酸清洗合格 2 每8小时40℃~70℃重复升降2~3次,循环方式 3 及时更换清洗滤芯, 4.采用滤网检查 5.合格后,充氮封闭保护 23、高强度螺栓连接检查有哪些规定? 1 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终拧完毕 1h 后、48h 内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2 检查办法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 检查数量为 10%但不少于 10 个 3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终拧后, 未扭断梅花卡头螺纹数不应不不大于 5%(别的均 10%) 4 对所有未扭断梅花卡头螺栓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进行终拧并标记, 检查数量为 10%但不少于 10 个 5 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终拧后, 螺丝丝扣外露应为 2-3 扣, 48h 内进行终拧扭矩检查。 其中容许有 10%螺栓丝扣外露 1 扣或 4 扣 核心词: 1“ 1-48h” 2 扭矩法或转角法 3“ 5%” 4“ 10%” 5“ 2-3 扣” 25、电站汽轮机轴系对轮中心找正有哪些环节?(低多模预) 1 重要是对高中压对轮中心、中低压对轮中心、低压对轮中心和低压转子对轮中心找正 2 对轮中心找正时一方面要以低压转子为基准 3 对轮找中心普通都以全实缸、凝汽器灌水至模仿运营状态进行调节 4 对轮找中心时开口和高低差要有预留值 5 在不同阶段要进行多次对轮中心复查和找正 核心词: 1 低压基准 2 模仿状态 3 预留值 4 复查找正 27、锅炉机组在整套启动此前必要完毕工作有哪些?(烘吹调试) 1 锅炉设备, 涉及锅炉辅助机械和各附属系统分部试运营 2 锅炉烘炉、化学清洗 3 锅炉及其主蒸汽、再热蒸汽管道系统吹洗 4 锅炉热工测量、控制和保护系统调节实验工作 核心词: 1 分部完 2 烘炉完 3 吹洗完 4 实验完 22、金属储罐罐底焊接流程是什么? 1 中幅板焊缝 2 罐底边沿板对接焊缝靠边沿 300mm 部位 3 罐底与罐壁连接板角焊缝 4 边沿板剩余对接焊缝 5 边沿板与中幅板之间收缩缝 核心词: 1 中间 2 边沿 3 环缝 4 边沿 5 中间 24、发电机设备安装程序是什么? 1 定子就位 2 定子及转子水压实验 3 发电机穿转子 4 氢冷器安装5 端盖、轴承、密封瓦调节 6 励磁机安装 7 对轮复找中心并连接 8 整体气密性实验 36、发电机转子安装前完毕哪些工作? 1 发电机转子穿装迈进行单独气密性实验, 消除泄漏后再经漏气量实验 2 穿装前完毕机务工作, 如支架、千斤顶、吊索等准备工作 3 穿装前完毕电气与热工仪表各项工作4 对定子和转子进行清扫, 保证内部清洁无杂物 5 签证后进行转子穿装 核心词: 1 气密性 2 漏气量 3 机务 4 电气及热工仪表 5 清扫 6 签证 26、锅炉钢架安装找正办法 1 拉钢卷尺检查中心位置 2 用悬吊线坠或经纬仪检查大梁立柱垂直度 3 用水准仪检查大梁水平度 4 用水平仪检查炉顶水平度 核心词: 1 中心位置 2 立柱垂直度 3 大梁水平度 4 炉顶水平度 29、工业自 动化仪表中电缆和光缆敷设前和连接后应进行哪些检查测试?敷设时有哪些技 术规定? 电缆: 1 敷设迈进行外观检查和导通检查, 测量绝缘电阻, 敷设后再次测绝缘电阻 2 敷设时塑料电缆环境温度不低于 0 度, 橡皮电缆不低于-15 度 28、锅炉试运营实行要点(检缓移泄签 168h) 1 锅炉启动时升压应缓慢, 升压速度应控制 2 仔细对人孔、焊口、法兰等部件进行检查 3 发现泄露及时解决 4 仔细观测锅炉钢架支架热膨胀及位移与否正常 5 对于 300MW 及以上机组, 锅炉应持续完毕 168h 满负荷试运营 6 试运营完毕后办理移送签证手续 核心词: 1 缓慢升压 2 检查人孔 3 解决泄露 4 监测位移 5 移送签证 30、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电缆和光缆敷设前和连接后应进行哪些检查测试?敷设时有哪些技 术规定? 电缆: 1 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交叉时宜敷设成直角, 其间距不得不大于 0.3m 2 多芯线缆最小弯曲半径不不大于外径 6 倍, 同轴电缆最小弯曲半径不不大于外径 15 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