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市县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方案】项目推进实施方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6 5:36:0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市县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方案】项

目推进实施方案

市县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根据《教育部等 X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X省教育厅等 X 部门印发〈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的意义 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等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 X历史厚重、山川壮美、人杰辈出、物产丰富、文化灿烂、源远流长;X被誉为“黄帝之都·女娲故里”,这些都为开展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开展研学旅行,有助于让广大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光荣革命历史,感受改革开放伟大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成就,感受地域特色文化; 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党、国家、人民的热爱之情,坚定“四个自信”的理解与认同; 有助于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导学生主动适应社会,促进书本知识和生活经验的深度融合; 有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学会动手动脑、生存生活、做人做事,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工作目标 注重因地制宜,突出X特色,打造具有X风格、国家标准的研学旅行精品工程:

建设一批层次分明、各有特色、示范引领的研学旅行基地(营地); 培养一批志在研学、专业过硬、结构合理的研学旅行师资队伍; 打造一批X特色、主题鲜明、影响深远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

研发一套基层可推、一线可学、外地可鉴的精品研学旅行课程体系; 建立一套责任清晰、科学规范、保障到位的研学旅行管理机制。 努力形成基础条件保障有力、安全责任措施到位、运行操作规范有序、活动品质持续提升、文化氛围健康向上、学校和学生积极参与的研学旅行发展体系。

三、基本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

研学旅行要因地制宜,突出地域特色,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在与日常生活不同的环境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了解社会、亲近自然、参与体验。

(二)教育性原则。

研学旅行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接受能力和实际需要,注重系统

2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性、知识性、科学性、自然性、生活性和趣味性,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良好成长空间。 (三)公益性原则。

研学旅行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切实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四)安全性原则。

研学旅行要坚持安全第一,建立安全保障机制,明确安全保障责任,落实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五)协同性原则。

研学旅行是个系统工程,涉及部门、单位要统筹协作,分工负责,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合力,实现资源共享。

四、主要任务 (一)加强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建设 由市教体局牵头,会同发改委、文广旅局,依托X丰富厚重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红色教育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大型公共设施、工矿企业、综合实践基地等资源,结合市情、乡情、校情、生情,遴选建设一批安全适宜的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对基地(营地)实行定期评估验收和动态管理。各基地要充分挖掘特色资源,有针对性开发基地研学旅行特色课程,力争做到“一地一特色,一地一品牌”。

以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为支撑,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打造一批主题相对集中、交通相对便利、体验相对丰富的研学旅行精品线路。可结合我市特色资源,打造主题式研学线路,如:围

3

【市县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施方案】项目推进实施方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6uf42xuz24vbt01gdv99bpag891bi0042m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