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农产品物流中心规划与布置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7:28:4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根据不同行业的需要而设计的配送中心,也就说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规划与布置其作业内容、内部结构布置、设备型号、营业范围有很大差异。但就其系统设计分析方法和步骤而言有许多共同之处,一般来说,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设计和布置可以分为以下具体步骤。 一、基本规划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根据欲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或调整、改造)配送中心的类型,首先进行基本资料的收集和调查工作。调查的方法包括现场访问记录和厂商实际使用的表单收集。如图所示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规划基本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流程。

图 配送中心规划基本资料的收集与分析流程 (一)现行资料的收集 1.基本运行资料

包括业务类型、营业范围、营业额、人员数、车辆数、供应厂商和用户数量等。

2.商品资料

包括商品类型、分类、品项数、供应来源、保管形式等。 3.订单资料

包括商品种类、名称、数量、单位、订货日期、交货日期、生产厂家等。 4.商品特性

包括商品物态、气味、温湿度要求、腐蚀变质特性、装填性质。此外还包括商品的重量、体积、尺寸、包装规格、储存特性等。

1

5.包装规格

包装规格按商品实际包装情况分为单品、内包装、外包装单位等包装规格。 6.供应商销售资料

按地区、商品、客户及时间分别统计销售资料。 7.作业流程

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现有作业流程情况,包括进货、储存、拣选、加工、发货等流程的现状。 8.商品搬运资料

包括进货、发货、在库搬运、进货与发货频率数量、车辆类型等。 9.供应商资料

包括供应商类型、规模、供应商数量、送货时间分布情况。 10.农产品物流配送网点分布

包括农产品物流配送道路类型、交通状况、配送点规模、收货时段、特殊配送要求等。

(二)未来设计资料的收集与预测 1.商品未来需求预测

分析商品现在销售增长率,估计未来增长趋势。 2.商品品种变化趋势

应用定性及定量的方法对对商品品种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科学预测,进而判断品种变化趋势。

3.预测将来可能发展的厂址和面积

结合商品需求预测及品种变化情况,对配送中心未来发展进行预测,判断现有规模是否满足需求。 (三)基本设计资料分析

基本设计资料分析主要是对现行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并结合欲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实际情况加以修订,作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规划与布置的重要参考。

1.农产品订单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调查的基本资料,诸如发货资料和用户销售等一些情况,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如时间数列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等,求出订单变化趋势或周期性变化,则有利于后续资料的分析。

根据预测不同种类的变化趋势,制定相应的对称和目标。通常设峰值的80%为目标值,若某农产品订单的峰值与谷值之比超过3倍时,要在同一物流系统内处理,将使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此时,必须制定适宜的运营策略和方法,以取得经济效益和运营规模的平衡。

2

对于分析过程的时间单位,视资料收集范围及广度而定。对于未来发展趋势,以一年为单位;对季节变化预测,则以月为单位;分析月或周内的变化倾向,则以周或日为单位。

2.农产品订单品项和数量分析

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来说,其区域规划、运作流程、设备、设施布置等都和农产品订单有直接关系,掌握了农产品订单就能了解配送中心的重要特征。 在对农产品订单品项和数量分析时可以采用日本铃木震先生倡导的EIQ规划法进行设计分析。所谓EOQ既是物流特征的关键因素的订单件数(Entry),商品种类(Item)和数量(Quantity)。EIQ规划是根据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目的,掌握物流特征,从物流特征判断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状态、运作方式,从而规划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总体框架结构。

在进行订单品项数量分析时考虑时间范围和单位。在以每天为单位的分析数据中,主要订单发货资料可分解为下表的格式。在资料分析时必须注意统一数量单位,同时,应把所有订单品项的发货量转换成相同的计算单位。如常用的计算单位有重量、体积、箱、个或金额单位。金额单位和价值功能分析有关,多用在货品和储区分类等方面。重量、体积等单位与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物流作业有直接关系,将影响整个系统的规划设计。

要真正掌握配送中心实际运作的物流特征,只就一天的资料分析是不够的,但若分析一年的资料,往往因资料数量庞大,分析过程太费财力和物力。实际操作中可采取抽样的方法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物流特征进行分析,这样即可节省许多财力、物力,又有代表性。

(1)订单量(EQ)分析。通过对订单量的分析可以了解单张订单的订购量分布情况,从而可以决定处理订单的原则,拣货系统的规划,发货方式和发货区的规划。对订单量的分析一般采取对营业日的分析为主,表9-2为对订单量分析后的统计规则及相应的规划要点。

当订单量分布趋势越明显时,分区规划越容易。否则应以柔性较强的设计为主。订单量很小的订单数所占比例大于50%时,应把订单另外分类,以提高效率。 (2)品项数量IQ分析。通过对品项数量IQ分析,可以知道各种商品发货量的分布情况,有利于分析商品的重要性和运输情况。同时应用于仓储系统的规划选用,储位空间的估算,拣货方式及拣货区规划,在设计储区时多采用时间周期为一年的IQ分析为主。 3.商品特性与储运单位分析

在进行订单品项和数量分析时,应结合商品相关物性、包装规格及特性、以及储运单位等因素进行分析。这样,更有利于对仓储和拣货区的设计。 根据储存保管特性也可分为干货区、冷冻区、冷藏区。按商品重量可分为重

3

物区、轻物区。按商品价格可分为贵重物品去和一般商品区。下表为一般商品基本物性与包装单位分析表。

1.重量 2.体积 3.外部尺寸

外包装单位规格 4.基本包装单位

5包装单位个数 6.包装材料

__________(单位: ) __________(单位: )

长______×宽______×高______(单位: ) □托盘 □箱□包 □其他 __________(个/包装单位)

□包膜□纸箱□金属容器 □塑料容器 □袋 □其他

此外,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规划时,除了数量化信息之外,一般物流与信息流等定性化的资料也很重要。如在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运转过程中,需有大量的表单和资料进行传递,由于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品项众多,每日订单量很大,使得处理订单和相关发货表单的工作量很大。为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运作效率,需要对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事务流程进行分析。 二、配送中心内部规划 (一)作业的规划 1.作业流程的规划

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主要活动是订货、进货、储存、订单拣货、发货和配送作业。有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还有流通加工作业,当有退货作业时,还要进行退货品的分类、保管和退回作业所以,只有经过基本资料分析和基本条件假设之后,才能针对配送中心的特性进一步分析,并制定合理的作业程序,以便选用设备和规划设计空间。通过对各项作业流程的合理化分析,从而找出作业中不合理和不必要的作业,力求简化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可能出现的不必要的计算和处理环节。这样规划出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减少了重复堆放的搬运、翻堆和暂存等工作,提高了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效率,降低了作业成本。如果储运单位过多时,可将各作业单位予以分类合并,避免内部作业过程中储运单位过多的转换。尽量简化储运单位,以托盘或储运箱为容器。把体积、外形差别大的商品归类相同标准的储运单位。 2.作业区域的功能规划

在作业流程规划后,可根据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营特性进行区域及周边辅助活动区的规划。物流作业区指装卸货、入库、订单拣取、出库、发货等基本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作业环节;周边辅助活动区指办公室、计算机中心等。通过归类整理。

(1)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基本物流作业区。此区域是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核心区域,在此进行基本的物流作业,包括车辆入库、卸货、进货点收、理货、入库、

4

储存、流通加工、发货、配载、配送等作业;

(2)退货物流作业区。此区域的设置可根据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规模大小及与供应商的协议等实际需要而定。在此区域进行的作业有退货卸货、退货点收、退货责任确认、退货良品处理、退货瑕疵品处理、退货废品处理作业

(3)换货补货作业区。在此区域可在基本物流作业区内进行,主要的作业有退货后换货作业、零星补货拣取作业、零星补货包装、零星补货运送;

(4)流通加工作业区。此区域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如果流通加工业务量很小,可在配装区进行。流通加工区的主要作业有拆箱、裹包、多种物品集包、外包装、发货商品称重、印贴标签等;

(5)物流配合作业区。物流配合作业是配合物流基本作业的诸如容器回收、空容器暂存、废料回收处理等。具体设置时可根据实际需要,如设置容器暂存区或容器储存区、废料暂存区或废料处理区等;

(6)厂房使用配合作业区。此区域主要是保证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业务正常进行的配合区域,主要的作业项目有电气设备使用、动力及空调设备的使用、安全消防设备的使用、设备维修工具器材存放、人员车辆通行通畅、机械搬运设备停放等;

(7)办公事务区。办公事务是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正常运转及高效率运行的基础保证,主要的事务活动有配送中心各项事务性的办公活动、一般公文文件与资料档案的管理、配送中心电脑系统的使用及管理等;

(8)劳务活动区。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员工及供应商休息、膳食、盥洗的场所; 3.作业区的能力规划

在确定了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的作业区之后,根据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服务的对象、商品的特性、自动化水平、信息系统建设情况等因素进一步确定各作业区的具体内容。在对作业区域进行规划时应以物流作业区域为主,再延伸到相关周边区域。对物流作业区的规划,可根据流程进出顺序逐区规划。现以物流作业区域为例,对各作业区域的具体内容进行说明。

(1)装卸货平台。进发货口是否共用或相邻;装卸货车进出频率;商品装载特性;装卸设备设施选用;平均装卸货时间;进货时段;配送时段等。

(2)进货暂存区。每日进货数量;容器使用规格;容器流通频率;进货等待入库时间;进货点收作业内容等。

(3)库存区。最大库存量需求;商品特性基本资料;储区划分原则;储位指派原则;存货管理方法;商品周转情况;盘点作业方式等。

(4)拣货区。订单处理原则;拣货信息传递方式;拣货方式;配送品项分析等。 当缺乏有关资料而无法逐区规划时,可对仓储和拣货区进行详细分析,再根据仓储和拣货区的规划进行前后相关作业的规划。现对仓储区和拣货区的储运量

5

搜索更多关于: 农产品物流中心规划与布置 的文档
农产品物流中心规划与布置.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6wro3hkl91j03v4iv5u208bi780fr00a2s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