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选题
1.“我会自己洗……”系列主题、“谁的小手最能干”、“自制鸡蛋羹”等属于( )。
A.自我表现活动
B.生活自理服务活动 C.集体服务活动 D.角色扮演活动 答案: B
2.( )是衡量个性成熟水平的标志。
A.个性 B.社会性 C.自我意识 D.社会化 答案: C
3.提出儿童的课程有个中心是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教育家是:( )。
A.陈鹤琴 B.陶行知 C.张宗霖 D.蔡元培 答案: A
4.( )是指教师事先拟定一系列儿童关心的问题,让全体儿童一起来表示自己意见的一种方法。
A.价值表决法 B.谈话法 C.观察法 D.问卷法 答案: A
5.在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中,教师依据社会教育目标,向幼儿出示的实物、图片、直观教具、录像等可以是他们被感知的材料,使幼儿通过观察获得相应的社会知识、社会情感及社会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是( )。
A.讲解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观察演示法 答案: D
6.( )是指设计社会教育活动时要为幼儿创设活动的机会与条件,引导幼儿在各种活动中与人交往,积极主动地发展社会性。
A.目标性原则 B.活动性原则 C.整体性原则 D.针对性原则 答案: B
7.1904年1月,清朝政府出台了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 )。
A.《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 B.《幼儿园工作规程》 C.《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D.《幼儿园管理条例》 答案: A
8.( )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总和。
A.个性 B.社会性 C.自我意识 D.社会化 答案: A
9.( )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社会教育的主要途径
A.游戏
B.综合教育活动
C.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 D.专门的教育活动 答案: C
10.亲子交往主要是指( )间的人际交往活动。
A.子女与父母 B.子女
C.与其他家庭成员 D.父母 答案: A
11.幼儿最早形成的人际交往能力是( )。
A.师幼交往 B.亲子交往 C.同伴交往
D.其他社会成员交往 答案: B
12.关于是与非,对与错,爱与憎等道德问题的认知和判断的内容属于( )。
A.基本道德规范认知
B.文明礼貌行为规范的认知 C.公共场所行为规范的认知 D.群体活动规范的认知 答案: A
13.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是( )。
A.确立活动目标 B.选择活动内容 C.设计活动过程
D.教育活动方案的拟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