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润丰登坞镇社区教育案例
传递正能量 潜心为三农
丰润区丰登坞镇社区教育中心社区教育纪实
丰润区丰登坞镇成人学校
【案例背景】
丰登坞镇位于唐山市丰润区西南部23.2公里处,辖42个行政村人口3.9415万,农业人口占95%,农村劳动力21800人,但耕地面积只有5.12万亩,农科技利用率不高,农业机械化程度滞后,农作种植仅限于玉米小麦,结构单一。养殖业散户多,技术设施落后,不成规模,成效不显著。农民增收困难,同时由于国家环保政策,许多污染企业被砍掉,农民工闲了下来。因此当地农民虽有学习新知识的、新技术愿望,社区居民虽有参加文体活动的要求,却没有机会。 【实施过程】
丰登坞镇社区教育中心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脚踏实地的开展社区教育,潜心服务三农,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了干部群众的好评。
整合校舍,造就一支技术过硬的社区工作者队伍,打造校园文化 丰登坞镇成人学校(社区教育中心)原在镇政府内办公,没有自己的校舍,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该校领导多方筹措,终于在2010年9月学校搬进了新址,先后购进了一批教育教学设施,现在拥有独立的教室两间、办公室两间、实验室、图书室各一间,办公电脑四台,教学多媒体一套。此外各村村民学校也相继筹建起来。这基
本上满足了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硬件要求。
该校原来仅有两名专职教师,其中之一的老校长还马上就要退休。在丰登坞镇政府和镇中心校的大力支持下,新校长上任伊始多措并举,积极引进人才,现已形成专职教师四人、兼职教师六人、社区志愿者40余人的社区教育队伍。四名专职教师不但全部拥有本科学历、能胜任一般文化课的教学,而且为适应“送教下乡”工作需求,他们还通过网络学习、走访专业农户等形式掌握了一至两项农村实用技术:比如该校长不仅能胜任全部文科类课程教学,还掌握了猪的饲养技术,能很好地指导养殖户生产实践;任老师不但能出色的完成《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教育教学任务,而且他精通用电常识;赵老师不但擅长所有的理科以及信息技术的教学,而且精通养鸡技术,能够出色的带领学员完成实习任务;张老师不但擅长英语教学、法律教学,而且还学会芦笋种植技术,并在一直指导芦笋种植户的生产,其所写论文《芦笋种植技术》还获得了唐山市二等奖。为克服专业教师不足、满足“送教下乡”专业课程教学和社区教育需求,该校先后聘请丰登坞镇政府农办的王久成畜牧员、付明明老师、张金玲老师、王洪荣老师、郑桂荣医师、镇经管站站长崔文香等作为长期兼职教师人,来社区教育中心讲授专业课程、开展社区活动。该校从“送教下乡”的学员中认真挑选,全方位培训,将他们培养成为社区志愿者——为他们所住村庄义务传播实用科技、组织开展文体活动。这样一支专业技术过硬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应运而生。
同时,为更好的开展社区教育工作,该校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墙上有科技兴农的宣传画和“送教下乡,服务三农”的宣传标语;甬路旁鲜花盛开;试验田郁郁葱葱;教室窗明几净,室内教学常规、班级建设、科技宣传的展牌排放有序;图书室一本本科技书、一份份农民报、一套套农村实用技术的光盘、录像带供学员学习;实验室仪实验器排放整齐;多媒体时常播放农村实用技术以及科教宣传片。
根植乡土,全力做好“送教下乡”工作,服务当地经济 该校作为丰润区 “涉农专业,送教下乡”的教学点,于2010年7月开始“送教下乡”工作。他们以服务三农为目标,根植本乡本土,创造性的开展办学送教工作——结合丰登坞镇“养殖业散户多,不成规模,成效不显著”的特点,特别开设“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目前已招收三届的学员,共一百五十多人,让广大农村有志青年在家门口学到专业技术知识,使农民朋友不离家乡便找到了致富之路。
“送教下乡”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促进了当地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基地,小区建设各县规模。全镇鸡鸭存栏已达到了100万只,生猪存栏达到了5万头,牛、羊、兔、鱼及珍惜动物的养殖都出现了逐年上升的好势头,养殖专业村达到10个,规模养殖基地小区8个,规模养殖大户达到1100多个。
“送教下乡”工作做到实处,优秀学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脱颖而出,有的成为养殖能手带领乡亲一起发家致富,有的在今年的农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当选村干部,有的被镇政府确定为本村技术员,有的搞起了规模养殖,有的找的满意工作。
该校2010届学员张长青,原来自己养猪,由于不懂技术,猪得
病后总是束手无策。通过在该校“送教下乡”的学习,掌握了生猪的饲养技术。他大胆扩大了养殖规模,并将其养猪场作为实习基地,将畜牧师请到养猪场,在指导学员实习的同时,指导自己的养猪。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他同村好友姜维民介绍到成教学习,同时帮助他建猪舍、育仔猪,共同搞起了养猪的联合经营。此外,他担任本村村委会计的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正如他自己说的:“原来我养猪也好,做会计也好,都是‘砍班’出身,这回送教下乡,我不但学了《家畜生产技术》,还学了《农村会计核算》、《农产品市场营销》,我是“科班”出身了,这回可以大显身手了!”
原来该镇的大唐河村是有名的乱村,村容村貌差,上访不断。该村民2010届学员万利元通过参加“送教下乡”的学习,知识水平和思想觉悟不断提高,在2012年农村换届选举中选为该村村委会负责人,他带领村委深入群众,不断改进工作,引导村民整治村容村貌,实现道路硬化。他的工作得到了群众的认可,该村上访的没了,并且步入了文明村的行列。
在该校2011届学员中,刘荣群的养猪场规模扩大到了350头,并准备在鱼塘上建猪舍,搞立体农业;何海星做起了畜禽饲料加工销售的生意;李艳云开起了种子农药化肥的门市部;侯东群做起了兽药销售代表;学员孙丽娜、郭启英办起了规模养鸡场??
优秀的学员不一而足,正像有领导讲的那样:“成人学校‘送教下乡’不但送来了知识,而且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我们的家乡村更加和谐美好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