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2013-2014学年高二化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卷(一)(必修)新
人教版
20140221
本试卷分为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试卷1至6页。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姓名、考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2.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填写,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区域作答。
3.如有作图需要,可用2B铅笔作答,并加黑加粗,描写清楚。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Zn:65
第I卷(选择题 共69分)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3题,每题3分,共69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1.下列燃料能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的是
A.氢气 B.天然气 C.液化气 D.沼气 2.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氯气溶于水 B.食物变质 C.石油的蒸馏 D.光合作用 3.配制500 mL 0.0500 mol·L-1
的Na2CO3溶液,不需要的仪器有
A.500 mL容量瓶 B.锥形瓶 C.烧杯 D.玻璃棒 4.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氮肥,其属于 A.氧化物
B.酸
C.碱 D.盐
5.下列物质只含离子键的是
A.H2O B.Na2O C.NH4Cl D.N2 6.下列气体只能用排水集气法收集的是
A.NO B.NO2 C.SO2 D.NH3 7.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12
C和14
C B.水和水银
C.石墨和金刚石 D.CH3CH2CH2CH3和(CH3)2CHCH3 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陶瓷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B.硅是制造半导体的常用材料 C.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取金属钠
D.用铁槽存放浓盐酸
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A.HCl的电子式:H+[Cl]- B.Cl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7287 C.乙酸的结构简式:C+
2-
2H4O2 D.Na2SO4的电离方程式:Na2SO4=Na+ SO4 10.下列关于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 B.能和乙酸发生加成反应 C.能和Na2CO3溶液反应 D.可发生氧化反应
1
11.下列关于53I的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数为53 B.中子数为78 C.质子数为131 D.电子数为78
2-
12.某无色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NH+4、SO4,该溶液中还可能存在的离子是
131
A.K
+
B.Ba C.OH
2+-
D.HCO3
-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OH+H=H2O B.钠和水反应:Na+2H2O=Na+2OH+H2↑ C.铁和稀硝酸反应:Fe+2H=Fe+H2↑
D.常温下,NaOH溶液和Cl2反应:2OH+Cl2=Cl+ClO+H2O 14.下列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与右图一致的是 高温
A.2Al+Fe2O3=====2Fe+Al2O3 加热
B.C+CO2=====2CO 高温
C.CaCO3=====CaO+CO2↑ 高温
D.C+H2O=====CO+H2
能量反应物生成物反应过程-
-
-
+
2++
-
-
+
高温 高压
15.一定条件下将0.1 mol N2和0.3 mol H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3H2催化剂2NH3。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最终可生成0.2 mol NH3 B.当v正(N2): v正(H2)=1:3时,一定达化学平衡 C.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 D.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减小 16.下列有机反应书写错误的是 A.CH4+Cl2C.
17.下列关于糖类、油脂、蛋白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糖类物质一定能发生水解反应 B.油脂可用于制造肥皂等
C.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元素均为C、H、O D.蛋白质遇饱和硫酸钠溶液会凝聚,失去生理功能
18.某原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工作时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B.铜片的质量增加 C.H向铁片移动
D.铁片上发生的反应是Fe-2e=Fe
19.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 g H2含氢原子数为NA
2
-
2+
+
光照CH3Cl+HCl B.2CH3CH2OH +2Na→2CH3CH2ONa+H2↑
浓硫酸加热+ HNO3NO2 D.nCH2=CH2
一定条件—[CH2—CH2—]n
铁 铜
硫酸 B.标准状况下,32 g SO2的体积约为11.2 L C.0.1 mol·LNaNO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A D.标准状况下,22.4 L苯含有的碳原子数为6NA
20.关于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的说法正确的是
A.HCl是氧化剂 B.KMnO4在反应中被氧化 C.每生成1 mol Cl2转移2 mol eD.HCl仅表现出酸性 21.下列提纯物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 除去HNO3溶液中的少量H2SO4,可加适量BaCl2溶液 B. 除去铝粉中的少量铁粉,可加适量盐酸 C.除去FeCl3溶液中的少量FeCl2,可加适量氯水 D.除去NH4NO3固体中的少量NH4Cl,可加适量NaOH溶液
22.A、B、C、D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B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2倍,C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非金属性:A>B B.原子半径:C>D>A>B
C.元素B和C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D. A、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能相互反应
23.某氮肥样品可能含有NH4HCO3、NH4Cl、NH4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称取该样品0.5000 g,溶解配成100.00
mL溶液,加过量浓NaOH溶液,加热,将产生的氨气通入60.00 mL 0.1000 mol·L的H2SO4溶液中(设产生的NH3全部逸出),剩余的H2SO4溶液能消耗20.00 mL 0.2250 mol·L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吸收NH3消耗的H2SO4为6.000×10 mol B.上述过程共产生NH3 268.8 mL C.该样品中NH4的质量分数为43.2% D.该氮肥样品必含NH4Cl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1分)
24.本大题包括“(一)化学与生活”和“(二)有机化学基础”两个模块各1题,每个模块15分。每位考
生只需选择一个模块作答,若两个模块均作答,则以第一个模块计算成绩。 (一)化学与生活(15分)
(1)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提升生活质量。
①空气污染指数API表明了空气的质量。空气污染指数主要是根据空气中 ▲ 、NO2、CO和可吸入颗粒
3
+
-3
-1
-1
-
-1
物等污染物的浓度计算出来的数值。 ②下列物质可用作混凝剂是 ▲ (填字母)。
a.ClO2 b.FeCl3 c.Ca(ClO)2
③氮氧化物可用氨气处理。已知,氨气与二氧化氮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均衡的膳食结构可以保障身体健康。
①下列维生素中,能防治夜盲症的是 ▲ ,能预防佝偻病的是 ▲ ,能防治坏血病的是 ▲ 。(填字母)
a.维生素A b.维生素C c.维生素D ②葡萄糖在人体内被氧化,最终生成 ▲ 和 ▲ ,同时释放出能量。 (3)材料的不断发展可以促进社会进步。 ①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填字母)。
a.石灰石 b.普通玻璃 c.钢筋混凝土 ② ABS塑料可用于制造电视机、洗衣机的外壳,ABS塑料属于 ▲ (填字母)。
a.有机高分子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金属材料 ③制造下列物质时,不需要石灰石的是 ▲ (填字母)。
a.生石灰 b.水泥 c.光导纤维
④黄铜的主要组成元素是铜和 ▲ (填元素名称)。铁器件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 ▲ 腐蚀(填“化学”或“电化学”),为防止铁质地下管道的腐蚀可在其表面附着 ▲ (填“锌块”或“石墨”)。 (二)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必须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苯酚含量在1 g·L 以上的工业废水应回收苯酚。某
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下列流程,探究废水中苯酚的回收方法。
含苯酚废水苯操作Ⅰ-1
有机层试剂a分液水层CO2分液苯酚 ①可用 ▲ 为试剂检验水样中是否含有苯酚。 ②操作I的名称为 ▲ ,试剂a的化学式为 ▲ 。 ③通入CO2发生反应生成苯酚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某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6O3。
①1 mol该有机物充分燃烧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L。 ②若两分子该有机物能生成六元环状结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5.(6分)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物质和条件已略去)。A、B、D是无色气体,G是红棕色
气体,C是年产量最高的金属。请回答下列问题: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