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校际联考
高一物理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夫题共12小赣,每小题4分,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 题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 ~12颠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下列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 A. 第谷通过长期观察,建立了日心说 B. 开普勒总结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C. 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被称为“称量地球重量人” D. 利用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海王星,被称为“笔尖下的行星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哥白尼通过长期观察,提出“日心说”,故选项A不符合史实; B.开普勒总结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故选项B符合史实;
C.卡文迪许测出了引力常量G,被称为“称量地球重量的人”,故选项C符合史实; D. 海王星是人们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而发现的,被称为“笔尖下发现的行星”,故选项D符合史实。
2.嫦娥四号发射岀去后进入近月点约100公里旳环月轨道.关于“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的发 -射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于第一宇宙速度
B. 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 C. 介于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之间 D. 大于第三宇宙速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嫦娥四号进入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后,仍围绕地球做椭圆运动,未摆脱地球的引力束缚,故嫦娥四号的发射速度介于第一宇宙速度和第二宇宙速度之间,故选项B正确,A、C、D错误。
3.一个物体做平抛运动,则物体的水平位移决定于( ) A. 物体所受重力和下落的高度 C. 物体下落的高度和初速度
B. 物体所受的重力 D. 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得,则水平位移为,可知水平方向的最大距离由初速度和物体下落的高度共同决定,故选项C正确,A、B、D错误。
4.居住在西安和广州的居民,由于地球的自转,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关于这两处居民做圆周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西安处的转动周期较大 C. 西安处转动的线速度较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B.地球上各点绕地轴转动,具有相同的角速度,周期也相同,故选项A、B错误; CD.根据,各点离地轴的距离不同,所以线速度不等,广州处的转动半径较大,则广州处转动的线速度较大,故选项D正确,C错误。
5.在光滑水平面上,小球在拉力F作用下做匀速圆周运动,若小球运动到某位置时,拉力F突然发生变化,关于小球运动情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做离心运动 B. 若拉力突然变小,小球将做离心运动 C. 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做离心运动 D. 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水平面上,细绳的拉力提供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若拉力突然消失,小球受力合为零,将沿切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拉力突然减小时,小球将做离心运动;若拉力突然变大,小球将做向心运动,故选项A、B、D正确,C错误; 说法错误的故选选项C。
6.一轮船以一定的速度垂直河流向对岸行驶,当河水匀速流动时,轮船所通过的路程、过河所用的时间与水流速度的正确关系是( ) A. 水速越大,路程越长,时间越长 C. 水速越大,路程和时间都不变 【答案】D 【解析】
【详解】运用运动分解的思想,看过河时间只分析垂直河岸的速度,当轮船以一定的速度垂
B. 水速越大,路程越短,时间越短 D. 水速越大,路程越长,时间不变 B. 广州处转动的角速度较大 D. 广州处的转动半径较大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直河岸向对岸开行,即垂直河岸的速度不变,虽水速越大,但过河所用的时间不变;不过由平行四边形定则知这时轮船的合速度越大,因此轮船所通过的路程越长。所以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
7.机械鼠标的正反面如图所示,鼠标中定位球的直径是,如果将鼠标沿直线匀速拖移需要间,则定位球的角速度为()
A. π?5(rad?s) B. π?10(rad?s)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题意知可知定位球边缘的线速度为:,根据线速度角速度关系:得到:,ABC错误D正确
8.人骑自行车下坡,坡长l=500 m,坡高h=10m,人和车总质量为100 kg,下坡时初速度为4 m/s,人不踏车的情况下,到达坡底时车的速度为10 m/s,g取10 m/s2,则下坡过程中克服阻力所做的功为( ) A. 15800 J 【答案】B 【解析】
【详解】下坡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代入数据解得:,故B正确。
9.公路在通过小型水库的泄洪闸的下游时,常常要修建凹形桥,也叫“过水路面”。如图所示, 汽车通过凹形桥的最低点时( )
A. 车对桥的压力比汽车的重力小 B. 车对桥的压力比汽车的重力大 C. 车的速度越大,车对桥面的压力越大
D. 向心力由汽车所受重力、桥面对其支持力和摩擦力提供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D.汽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有,解得,可知汽车对桥的压力大于汽车的重力,故选项A、D错误,B正确;
B. 5800J
C. 5000 J
D. 4200 J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C.根据可知,速度越大,车对桥面的压力越大,故选项C正确。
10.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A球用不能伸长的轻绳系于O点,B球用轻弹簧系于O′点,O与O′点在同一水平面上,分别将A、B球拉到与悬点等高处,使绳和轻弹簧均处于水平,弹簧处于自然状态,将两球分别由静止开始释放,当两球达到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仍处在同一水平面上,则( )
A.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两球动能相等 B.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动能较大 C.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B球动能较大
D. 两球到达各自悬点的正下方时,A球受到向上的拉力较大 【答案】B 【解析】
AB、两个球都是从同一个水平面下降的,到达最低点时还在同一个水平面上,根据重力做功的特点可知在整个过程中,A.B两球重力做的功相同,但是,A球下摆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B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弹簧要对球做负功,根据动能定理得,A球到达最低点时速度要比B球的速度大,动能也要比B球的大,故A错误,B正确;
C. A球下摆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B球在下落的过程中弹簧要对球做负功,机械能减小。故C错误;
D. 两球质量相等,下降的高度相同,所以重力做功相同,损失的重力势能相同,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A球用绳连着,在下降的过程中,绳的拉力不做功,球A的机械能守恒.B球用弹簧相连,在球B下降的过程中,弹簧要对球B做功,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加,球B的机械能不守恒,但整个系统的机械能守恒.由此分析即可.
11.一辆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由静止启动,在前5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5 s末达到额定功率,之后保持额定功率运动,其v-t 图象如图所示。已知汽车的质量为m = kg,汽车 受到的阻力为车重的0.1倍,g取10m/s,则( )
A. 汽车在前5 s内的牵引力为N B. 汽车在前5 s内的牵引力为N C. 汽车的额定功率为100 kw D. 汽车的最大速度为60 m/s
2
中小学习题试卷教育文档 【答案】BC 【解析】
【详解】AB.汽车受到阻力为,前5s内,由图知,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求得汽车的牵引力为,故选项B正确,A错误;
C.末功率达到额定功率,汽车的额定功率为,故选项C正确;
D.当牵引力等于阻力时,汽车达最大速度,则最大速度,故选项D错误。
12.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讲述了人类想方设法让地球脱离太阳系的故事.地球流浪途中在接近木星时被木星吸引,当地球快要撞击木星的危险时刻,点燃木星产生强大气流推开地球拯救了地球.若逃逸前,地球、木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且航天器在地球表面的重力为G1,在木星表面的重力为G2,地球与木星均可视为球体,其半径分别为R1 、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逃逸前,其在相等时间内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 B. 木星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为
C. 地球与木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之比的立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平方 D. 地球与木星的质量之比为 【答案】AD 【解析】
【详解】A.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对每一个行星而言,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所以地球逃逸前,其在相等时间内与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相等,故选项A正确; B.根据重力提供向心力得,解得地球上的第一宇宙速度,同理得木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为,故木星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之比,故选项B错误;
C.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得,故,即地球与木星绕太阳公转周期之比的平方等于它们轨道半长轴之比的三次方,故选项C错误;
D.根据重力与万有引力相等,根据解得,可得地球的质量为地,木星质量为木,故地球与木星的质量之比为,故选项D正确。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计16分)
13.如图所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探究“动能定理”设计了如下实验:水平轨道B(动摩擦因数视为相同)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弹射装置A可置于水平轨道B 的任何一处,将滑块C 以相同 的初动能弹射出去,滑块C滑离轨道端点O后做平抛运动落到地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根据 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若CO间距离为L,滑块被弹射后,在水平轨道上的运动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为 W,改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