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旧州三小杨成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 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活动“ 1亿有多大?”。
前面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 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写完以内的数。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把 计数单位扩展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 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比亿达的数的读写就 可依此类推了。另外教材还介绍了数的产生、常见的计算工具及使用方法。
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 位的数,了解数的产生和世界上曾出现过的不同数字以及不同时期的计算工具, 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数感。
学情分析
1、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数的读法 和写法以及
大小比较,这样,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2、 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不太平常,学生了解也并不太多,教学 中应大量提
供一些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拉近学生与知 识的联系。
3、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与万以内数类似,学习中教师适当加以引 导,学生可
凭借知识经验自学自悟。难点是大数的改写,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自悟 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改写方法。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 掌握大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会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 掌握将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 入”法求大
数的近似数。
3、 了解数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大数的认识过程,体验迁移、类推的思想方法。
2、通过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大数,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数感,激发学生学习 数学的兴趣。
教法与学法
数产生于生产生活,同时又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让学生从生 活中去认识大数,并借助计算器帮助学生掌握计数单位,十进制计数法和数的大 小比较,理解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值。通过介绍使学生了解数的产生、 计算工具和用计算器进行简单计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感。
第一课时
课题:亿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以及每相邻两个 单
位间的十进关系
2、掌握亿以内数的数位顺序表,能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体念迁移、类推的思想和方法。
2、体会大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信息的 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了解我国人口普查状况,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亿以内数位顺序表,会按数级读数
突破方法:通过有趣的数数活动,让学生认识较大的计数单位和它们之间的 关系;通过复习万以内的读法迁移学习,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
难点: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突破方法: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掌握中间和末尾有 0的数的读法。 教法与学法: 教师:演示讲解法。
学生: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相结合。 教学准备:
计数器、数位顺序表。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引入
1组织学生观察教材第2页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
提问:这些数据你们会读吗?(学生试着认一认这些数,会觉得这些数据较 大)
2、教师引入:以前我们学习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经常要用 到比万更大
的数。像前面说的 30万千米,一千三百八^一万九千人,还有如我 国土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约有78万所中小学等等。这些数是怎么数 出来的,又是怎样读、怎样现写那呢?从今天开始,我们来认识这些大数。
(教师板书:亿以内数的认识) 二、 学习新课。
1导入新知,揭示课题。
老师:以上所说的到的是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一万以内的数,其实在声国中 我们已经常用到比万大的数,这就需要我们学习更大的数一亿以内数的认识。
2、 介绍主题图。
老师:2000年我国开展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现在老师提供几个省 .直辖市 和自治区的人口数,请同学们看看这几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人口数据。
看了这些数据,你了解了什么?有什么想法?有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提的?
3、 教学例1
教师:从同学们刚才尝试读数中,我们明白要想正确地读出这些大数,应该 先了解掌握这些数的数位和计数单位。现在,我们就先来学习这些知识点。
(1) 出示图例:
老师:3819000这个数有多大呢?
(2) 计数单位的认识:
计数器上遮去万以上的计数单位 ① 一千一千地数,数到10个一千。 老师:10个一千是多少
学生:10个一千是一万。(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一满10向前一位进1,得出 结果。) 教师用计数器表示:
② 一万一万地数,数到10个一万。
老师:10个一万是多少?(在计数器上显示“十万”) ③ 同样方法认识百万、千万。 ④ 认识亿的计数单位。
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千万位左边一位是什么位 ?它的计数单位是多少? 老师明确说明:千万位左一位是亿位,它的计数单位是亿。在计数器上显示” 亿”。计数单位之间的关系。
同学们请你们想一想: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3) 认识数级.
① 引导学生观察数位及计数单位的排列规律.
学生回答探讨结果,并在自己的数位顺序表中填出新学习的数位以及相应的 计数单位. ② 进一步向学生说明:按照我国计数的习惯,每死个数位为一级?最低一级 是个级?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个级左边一级是万级,万级左边一级是亿级,并填写完 整.
(4) 认识“数值”
三、巩固反馈
1、 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
让学生自己尝试制作数位顺序表,加深学生对数位排列顺序的数级划分的认 识? 提问:①从个位起,第几位是百位?第几位是百位?第几位是万位? ② 万位右边的一位是什么位?左边的一位是什么位?
2. 课本第8页练习一的第2题
四、课堂总评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引导学生回顾整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课题:亿以内的数的读法(二)
教学内容:亿以内数的读法。(课本第5页的第2及”做一做”,第8页练习一的 第3?5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巩固亿以内的数的读法,能熟练地读出亿以内的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认读大数的过程,体验认读大数的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现实数据的读数,感受大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地认读大数。
突破方法:通过数数活动,让学生通过复习万以内数的读法,掌握亿以内数 的读法。
难点:熟练地读出中间有或末尾有0的数。
突破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掌握中间或末尾有 0的数的读法。 教法与学法
教师:讲解法
学生:独立练习与小组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 旧知铺垫
1数位顺序表知识.
(1) 让学生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2) 从和位起,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千万位? (3) 个级含哪些数位?万级含哪些数位? (4) 万级中各个数位对应的计数单位各是多少 ?
2、 个级的数的读法.
下面这些数怎么读:
5432 4000 2008 105 120 3025
让学生说一说有什么体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