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治理典型经验材料汇报二
扎实推进街道体制改革,变上层着力为重心下移。聚焦城市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坚持精简高效,推动街道回归“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主责主业。一是在推动城市党建融合发展上下功夫。实施“契约化”共建,创新在职党员服务基层方式,以党支部为单位到社区报到,推动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行业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建立需求、资源和项目清单,开展双向认领、双向服务。二是在减轻基层负担上下功夫。明确街道办事处加强党的建设等X项职能,下放X项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初步实现政务服务受理、审核、审批、办结在线服务“一张网”。按照“X+X”模式优化街道机构设置,提高运行效率。三是在护航基层治理上下功夫。建立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统一调度指挥和专员联系机制,推动行政执法权限和力量向基层延伸下沉,强化街道统筹协调能力。滨河街道已实现执法力量整体下沉,凤凰岭街道实施辖区执法力量双重管理。
构建X服务治理体系,变条块分割为共治共建。既严格落实党建主体责任,又把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责与协同互动结合起来,推进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融合。制定区委书记、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责任清单,坚持“一月一推进、一月一调度、一季一督导”,完善目标考核和通报评比机制,上下贯通,各负其责,细化重点任务清单,推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实现“三级责任”
联动。
坚持“书记抓抓书记”,采取每季度召开调度会议、组织部长约谈、交叉互查、复合督查等形式,建立街道党组织书记“竞赛调度”平台,提升外驱力;每两个月举办一期社区党组织书记论坛,通过集中观摩、经验交流、现场点评、集体评议,成果展示等形式,推动社区带头人综合素质提升,形成两级“头雁”效应,提升内驱力,通过两力推动“两个平台”驱动。通过组织联建、区域联动、队伍联管、共享联合、多元联治,全面推进社区党组织、单位党组织、行业党组织互联融合,城市党建与城市治理,服务发展与服务群众深度融合的“五联机制”互动。
按照“大党建引领的理念、大治理体系的架构、大提升社区的举措”思路,城区X个街道分别组建了林荫街道“五彩志愿者公益服务联盟”,滨河街道“八联八建”互助共享联盟,新华街道“乐享新风尚”文化文艺联盟,凤凰岭街道“一核多元多元共治”红色物业平安治理联盟,海北街道“立德树人育见未来”教育联盟,新华西街道“益家商圈”发展联盟,区级层面进一步明确基本定位,框架支撑,运行机制,形成X区“城市党建共同体”,统筹责任落实、资源共享、成效考评一体化推动。
强化职业化队伍体系建设,变能力不专为素质优良。聚焦“引人”。按规定程序将社区书记队伍建设纳入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