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STEAM课程:在学科融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6 21:03: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STEAM课程:在学科融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摘要: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挖掘现有课程中的STEAM元素,构建STEAM课程体系,加强团队建设促进STEAM课程实施,本文尝试推出STEAM理念下的综合课程系列,力求在学科融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课程分类有四种,即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详见表1)

摘要:STEAM教育倡导跨学科融合的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STEAM综合课程的本质即综合性的学科课程,其核心观点有:跨学科,以相关学科整合为基础;项目驱动,以真实问题解决为导向;设计思维,以任务整体构思为支架;融合艺术,以创造美为发展趋势;角色分工,以公平地参与为价值追求。在具体教育教学实践中,要挖掘现有课程中的STEAM元素,构建STEAM课程体系,加强团队建设促进STEAM课程实施。综合课程的系列推进,需要教育人持之以恒的经验加工和理论提升,需要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STEAM综合课程;教学设计;实践能力

童年和少年是人生中的重要时光,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学习和生活充满着天真烂漫的想象,期望能够应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获得认同感和成就感。在真实世界中,人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时候是没有学科界限的,但在现行的中小学课程体系中,分科课程几乎占据了大部分课程计划。这些注重学科逻辑体系、知识点彼此独立的课程,人为地割裂了学生认知中的完整世界,减弱了学生迁移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和敏捷性,导致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不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课程体系在整体上谋求走向综合化,坚持的理念就是反映学生生活的完整性,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在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探究主题,过有价值的生活。由此可见,教育决策者已经意识到分科课程存在的弊端,开始试图寻求解决方法,软化学科之间非此即彼的矛盾,将综合性课程融入现行的中小学课程体系当中。

在科学技术跨跃式发展的现代,对课程的本质和社会关联的理解,对教育哲学的认知和驾驭,已经深刻地影响着课程的价值取向。依据新形势和新要求,STEAM正以“跨学科融合”为核心特征引起越来越多教育人的关注。它所关注的目标和存在的优势正是我国基础教育转型的方

.

向。本文尝试推出STEAM理念下的综合课程系列,力求在学科融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STEAM课程的本质

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课程分类有四种,即分科课程、综合课程、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详见表1)。分科课程是指从不同门类的学科中选取知识,按照知识的逻辑体系,以分科教学的形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课程。学科课程与分科课程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分科课程更加注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而学科课程更加强调课程的属性和学科自身的完整性。综合课程是一种主张整合若干相关联的学科而形成的一门更广泛的彼此相关联的课程。

本文所推出的课程本质上是融合了STEAM理念的、综合的学科课程。一方面注重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五个學科知识的逻辑体系。另一方面体现综合性,即整合多个学科知识,打破学科壁垒,每个活动项目至少包含以上五个学科的知识要素。 二、STEAM课程的核心观点

(一)跨学科,以相关学科整合为基础

跨学科融合是STEAM教育理念的核心属性,它涉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五门学科。STEAM理念下的综合课程系列要至少涵盖五个学科的知识点,活动设计要跨越学科的界限,彼此融合。随着跨学科综合活动项目的开展,学生体验真实情境下的探究活动,连接头脑中碎片化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 (二)项目驱动,以真实问题解决为导向

教师提供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所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去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真实的问题情境也会让学生明白,教师提供的知识和技能是真实的,是能够与生活世界建立联系的。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要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比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观察探究等,在反复的思考和讨论中逐步攻克难点,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现代教育心理学显示,当学习者迁移所学时,会引发持久的注意力。这样的设计转变了重书本轻创造的传统教育思想,在项目学习中设计动手环节,让学生通过观察、想象、构思、操作等思维过程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内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并学以致用。 (三)设计思维,以任务整体构思为支架

.

在STEAM的学习中,要求学生养成初步的工程设计思维。一方面,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会将头脑中碎片化的思维进行梳理,通过文字或者草图的形式表达出来,通过对外形的设计和原理的理解来增强知识的融合和迁移。另一方面,在实践制作前要求学生进行方案的构思和程序的架构,养成初步的工程设计思维。设计的思想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学生在探索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四)融合艺术,以创造美为发展趋势

广义的艺术包含美术、音乐、语言和人文要素。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对人文和社会学科的重视,在设计阶段、表达阶段、传播阶段都要融入审美维度的评价。例如,在围绕“匠心灯影”项目中,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学生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中的能力得到了强化和提升(详见图1)。除此之外,还要求学生在创意写作和口语表达方面能够使用有效术语制作一份产品说明书或者广告,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和艺术素养。 (五)角色分工,以公平地参与为价值追求

注重团队建设,主张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集思广益、相互启发,共同完成一个项目的学习。STEAM的活动项目来源于生活,从真实的情境出发,因此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离不开同伴、家长或者教师的协助。一方面,在方案的构思阶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观察分析,掌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然后小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完成作品或者模型的制作。另一方面,在汇报阶段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作品进行介绍。整个环节都是依据小组成员的共同表现作为评价的参考依据。

三、STEAM理念下综合课程的实施路径

虽然STEAM教育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关注,但STEAM教育的开展仍然处于非正式的教育当中。如何与现存的学科或者不同组织方式的课程进行整合、如何落实跨学科融合的理念、如何实施与评价,这些都是等待解决的问题。

(一)挖掘现有课程中的STEAM元素

在已经开展的课程当中寻找与STEAM理念相吻合的元素不仅能够有利于新理念的落实,也能够深化和丰富原有课程。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现存的课程或多或少都包含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和艺术五门学科的知识。例如,在电工课程中涉及的电学知识就属于科学学科;木工.

STEAM课程:在学科融合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82xu6f05b3jk4h7sglc72h8v7sa2300vh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