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第四章 单元检测
1.下列转化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消融 B.核能发电 C.煤矿自燃 D.干冰升华 2.(2018安徽中考)图4-9-1所示为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图4-9-1
A.该物质熔化过程持续了25 min B.该物质是晶体,熔点为80 ℃
C.在第30 min.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在第10 min到第25 min之间,由于物质温度不变,所以不吸收热量 3.关于银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银是银白色的 B.银不易与氧气反应 C.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4.(2018河北二模)如图4-9-2所示现象中属于同一种物态变化的是( )
图4-9-2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5.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词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象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 A.熔化和汽化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D.汽化和升华
6.下列符号分别代表中雨、冰雹、霜冻和雾四种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
A.中雨 B.冰雹 C.霜冻 D.雾 7.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 )
A.一定降低 B.一定升高 C.一定不变 D.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8.下列动物中,质量可能是2 kg的是( )
A.一只老母鸡 B .一只老鼠 C.一匹马 D.一只麻雀 9.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放热现象的是哪一组( ) ①初春,冰封的湖面解冻 ②盛夏,旷野里雾的形成
③深秋,路边的小草上结了一层霜
④严冬,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下面是单质家属“四兄妹”的对话,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 B C D
11.下列物态变化属于放热的是( )
12.用电热壶烧水时,水沸腾后,从壶嘴里冒出“白气”: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也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壶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水沸腾时产生 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发生升华形 C.在这两种“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都需要 D.这两种“白气”都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13.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手捏海绵,海绵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C。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扩散现象不能在固体中发生
14.在海上想要获得淡水,可采用如图4-9-3所示的“充气式太阳能蒸馏器”。它是通过太阳照射充气物内的海水,产生大量水蒸气,水蒸气在透明罩内壁形成水珠,收集即可。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先汽化,后液化B.先沸腾,后凝固 C.先液化,后汽化D.先蒸发,后沸腾
15.(2018四川内江中考)物态变化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春天的早晨空气中经常会出现大雾,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B.夏天吃冰棒时看到周围冒出“白汽”,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经常会出现露珠,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D.冬天的早晨地面上经常会出现白霜,这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16.(2019浙江温州平阳期末二模)用量筒和水测小石块体积时,先在量筒内注入适量的水。“适量”的标准是( )
A.看上去不多也不少 B.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不会溢出
C.水面约在量筒中间 D.能淹没石块,且石块放入水中后水面不超过量程
17.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水通过三态变化,实现了在地球上的循环。对以下自然
现象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消融——熔化
B.夏季的清晨,河面上飘起淡淡的白雾——汽化 C.深秋时节,树叶、瓦片上出现白霜——凝固 D.寒冷的冬天,树枝上雾凇的形成——升华 18.(2018江苏南京鼓楼二模)如图4-9-4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现象”的实验装置。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对a、b两液体加热,根据测得数据分别描绘出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不计液体热量散失,分别用的质量和比热容。现有以下判断: (1)若(3)若
ma、
mb、
ca、
cb表示a、b两液体
mamb=
,则
cacb>>
(2)若
mamb=
,则
cacb<<
其中正确的是( )
cacb=
,则
mamb (4)若
cacb=
,则
mamb
图4-9-4
A.(1)(3) B.(1)(4) C.(2)(3) D.(2)(4)
19.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的关系如图4-9-5所示,则.( )
图4-9-5
A.甲液体的比热大于乙液体的比热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乙液体的比热大于甲液体的比热
20.如图4-9-6甲所示,把0℃的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经过一段较长时间,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4-9-6
A.水和牛奶最后温度相同 B.水的温度变化比牛奶大
C.牛奶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 D. A是牛奶温度变化的图线 二、填空题 21.(2018四川广安中考)如图4-9-7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5 min时处于_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
图4-9-7
22.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洋上空的水蒸气因为______投向了大海的怀抱,“调皮”的水滴因为________使河床干涸。(填物态变化名称)
23.夏天对着盛有开水的杯子“吹气”,能加快开水变凉,这是因为水________,使水温下降加快。冬天对着手“呵气”,能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________,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24.在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碎冰块放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同时发现易拉罐上有白霜形成,该白霜的形成是_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名称),在形成白霜的过程中会________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
25.如图4-9-8所示,静止在花朵上的是一种叫“气凝胶”的固体材料,它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世界上最轻的材料。一块体积为100 cm3的“全碳气凝胶”的质量只有0.016 g,则它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图4-9-8
26.宋代诗人陆游有句诗写道“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的是城市温度高于农村。这个现象在今天被称为“热岛效应”。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其中重要的两点原因是:
(1)建筑、道路中的砂石_________,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 (2)城市中水的面积小,水的_______吸热少。
27.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加热时间/min 物质的温度/℃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2℃时,其状态是_________(选填“固态”或“液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