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题详解】
甲是低压中心,该气压系统强盛的季节,亚欧大陆受低压控制,北半球是夏季,巴西高原上是冬季,草木枯黄,A对。夏季,北京市物体的影子先变短,后变长,B错。南极考察黄金时期,北半球是冬季,C错。夏季日出东北方向,上海市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D错。 【11题详解】
乙气压系统是高压中心,势力偏弱的年份,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势力较弱,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弱,A错。长江流域伏旱时间偏短,B错。华北地区雨季短,降水少,夏季用水紧张,C 对。松花江流域降水少,防洪压力小,D错。
第II卷 (非选择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对贵州省133个样点分析显示,石灰岩区1000年风化残余物为2.47mm,成土过程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土壤贫瘠是贵州贫困的重要原因。毕节曾经是贵州最贫穷的地区,1988年6月,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里设立,加强生态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开发是产业扶贫的重要举措。如今的毕节,一片绿水青山,立体交通齐头并进,经济蓬勃发展。
历史上有云贵出好茶之说,毕节市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称号。近年来,浙江、福建等省茶园面积缩减,茶树种植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下图为贵州省地形图和毕节气候数据统计图。
(1)说明气候对毕节农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2)分析毕节土壤贫瘠的自然原因。
(3)说明当前毕节发展茶叶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列举毕节农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
【答案】(1)降水天数多,光照不足;夏季气温偏低,热量欠充足;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旱灾频发。 (2)石灰岩广布,成土过程缓慢;土层较薄,矿物质及有机质含量少;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渗漏,土壤水分条件差;地表崎岖,坡度大,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
(3)毕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地处中国贡茶之乡,品牌效益明显;东部茶叶产区缩小,导致市场扩大;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毕节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综合交通的发展有利于茶叶运输和销售。
(4)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种植业比重,发展生态农业;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业;多途径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实施生态移民,减轻土地压力等。 【解析】
【分析】气候方面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从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分析。石灰岩区1000年风化残余物为2.47mm,成土过程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成土过程缓慢。毕节发展茶叶生产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主要从种植历史、经验、品牌、市场、政策、交通等方面分析。
【详解】(1)气候方面对农业的影响,主要从气温、降水、光照等方面分析。根据毕节气候统计图,该地降水天数多,阴天多,光照不足。夏季气温偏低,最热月低于25℃,热量欠充足。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分布不均,旱灾频发。
(2)根据材料,毕节石灰岩广布,石灰岩区1000年风化残余物为2.47mm,成土过程较非岩溶区慢10~80倍,成土过程缓慢。土层较薄,矿物质及有机质含量少。喀斯特地貌,地表水易渗漏,土壤水分条件差。地表崎岖,坡度大,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土壤贫瘠。
(3)历史上有云贵出好茶之说,毕节茶叶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毕节市金沙县荣获“中国贡茶之乡”称号,地处中国贡茶之乡,品牌效益明显。近年来,浙江、福建等省茶园面积缩减,茶树种植逐步向西部转移,贵州已成为我国茶园面积第一大省。东部茶叶产区缩小,导致市场扩大。以“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为主题的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在这里设立,有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对毕节特色农业发展的支持。一片绿水青山,立体交通齐头并进,综合交通的发展有利于茶叶运输和销售。
(4)毕节加强生态建设,农业特色产业。农业生态建设的主要措施包括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种植业比重,发展生态农业。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旅游观光业。多途径解决农村生活能源问题。实施生态移民,减轻土地压力等。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埃塞俄比亚面积为110.36万平方千米,人口数量为1.05亿。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传统的出口商品为咖啡、牛羊皮革等,很多国家对该国产品实行进口零关税。
“东方工业园”位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是中国财政部和商务部确认的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埃塞俄比亚政府“持续性发展及脱贫计划”的一部分。2012年,来自珠江三角洲的中国某鞋业制造商在“东方工业
园”开办了工厂,日产鞋子6000双,主要出口欧美地区。下面左图为埃塞俄比亚位置示意及该国等高线地形图,下右图为亚的斯亚贝巴气候资料图。
(1)分析埃塞俄比亚畜牧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
(2)与珠江三角洲相比,说出“东方工业园”吸引我国鞋业投资的优势条件。
(3)说明珠江三角洲企业大量转移对珠三角地区的影响。
【答案】(1)埃塞俄比亚国土面积大,地处高原,草原广阔;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水热条件适合牧草生长;气候温凉,适宜牲畜生长。
(2)皮革产量大,制鞋原料丰富;劳动力数量多、价格较低;距离欧美较近,产品运输距离较短;进入欧美市场享受免税的关税待遇,价格竞争力强;土地价格低。
(3)有利: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质量。不利:减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就业机会。 【解析】
【详解】(1)畜牧业发展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从土地面积、气候、草场、水源等方面考虑。埃塞俄比亚国土面积大,为110.36万平方千米。地处埃塞俄比亚高原,草原广阔。属于热带草原气候,水热条件适合牧草生长。海拔较高,气候温凉,适宜牲畜生长。
(2)埃塞俄比亚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传统的出口商品为咖啡、牛羊皮革等。与珠江三角洲相比,“东方工业园”皮革产量大,制鞋原料丰富。人口数量为1.05亿,劳动力数量多,且价格较低。距离欧美较近,产品运输距离较短。很多国家对该国产品实行进口零关税,进入欧美市场享受免税的关税待遇,价格竞争力强。发展中国家,土地价格低,利于降低成本。
(3)珠江三角洲企业大量转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有利于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有环境污染企业迁出,利于改善珠江三角洲地区环境质量。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迁出,不利影响是减少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就业机会。
14.【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游牧是干旱草原地区通过移动放牧的方式利用水草资源,以获取生活资料,并保持草场可持续利用的最佳方式。每年十月哈萨克牧民就像候鸟一样,浩浩荡荡地从海拔较高的夏季牧场向百公里外的冬季牧场迁徙,到了六月,又从冬季牧场向夏季牧场迁徙,这样的传统转场生活已经延续了近3000年。
与自然状态相比,说明冬季放牧对草地生态系统的有利影响。
【答案】冬季放牧,枯草被啃食,使地面裸露,春季地温回升快,促进植被生长;牲畜粪便进入草场,增加了土壤肥力;牲畜踩踏使草籽进入土壤,有利于种子春季发芽;枯草数量减少和牲畜活动有利于积雪融水渗入土壤,从而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解析】
【详解】从有利影响看,冬季放牧,枯草被啃食,使地面裸露,春季地温回升快,能够促进植被生长。牲畜粪便进入草场,增加了土壤肥力。牲畜踩踏使草籽进入土壤,避免被风吹走,有利于种子春季发芽。枯草数量减少和牲畜活动,有利于积雪融水渗入土壤,从而形成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点睛】从有利角度分析,冬季枯草被啃食,使地面裸露,春季地温回升快,能够促进植被生长。牲畜粪便进入草场,增加了土壤肥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