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工程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48+80+48m连续梁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1.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北同蒲韩家岭至应县跨大运联络线48+80+48m连续梁桥梁钢筋工程施工。 2.编制依据
2.1≤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2.2≤铁路桥涵设计规范≥(TB10002.1-2005) 2.3钢筋施工采用标准
≤钢筋混凝土用钢: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2008) ≤钢筋混凝土用钢: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8) ≤热轧带肋钢筋≥(GB13788-2000) ≤钢筋焊接及验收方法≥(JGJ18-2003)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27-2001) ≤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2003) ≤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1996)
桥梁工程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钢筋气压焊≥(GB12219-1989)
≤预应力混凝土热处理钢≥(GB4463-1984) ≤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
2.4 新建北同蒲四线工程韩家岭至应县段跨大运联络线特大桥有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48+80+48m设计图纸。 3.作业准备
3.1内业技术准备
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核对和研究,澄清有关技术问题,对设计文件进行全面核对和研究,熟悉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4.技术要求
4.1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
桥梁工程 钢筋工程施工作业指导书
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4.2钢筋应平直、无损伤,表面无裂纹、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4.3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受拉热轧光圆钢筋的末端应做180°弯钩,其弯曲直径d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图3.1-1)。
(2)受拉热轧光圆和带肋钢筋的末端,当设计要求采用直角形弯钩时,其弯曲直径d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钩端应留有不小于钢筋直径3倍的直线段(图3.1-2)。
(3)弯起钢筋应弯成平滑的曲线,其弯曲半径不得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光圆钢筋)或12倍(带肋钢筋)(图3.1-3)。
(4)用低碳钢热轧圆盘条制成的箍筋,其末端应做不小于90°的弯钩,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应做135°或180°的弯钩(图3.1-4);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端直线段的长度,一般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等特殊要求的结构,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