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说,你根本不需要多思考。先确定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然后看资产类还是负债类,直接带入相应的小学一年级学生都会的公式,得出正数还是负数,确定递延所得税资产还是递延所得税负债,然后差额*25%算出金额就好了。这会你都可以找个题随便练一下,看灵验不。
有的朋友是不是和我一样笨,得出结论来不会做分录。搞不清楚借还是贷。好吧,恭喜你,咱俩一样。我就这样想,递延所得税资产也是资产,那么肯定是增加了在借方,负债类肯定是增加了在贷方,绝对没有问题。
8、应缴所得税计算的时候,是用当年净利润一会加一会减的,有没有办法可以很快的确定方向?
你在确定应缴所得税费用的时候,你就不要当自己在考试,你就当是在做年报。你每一笔都问自己,税务局答应不?老板答应不?举例来说,当年你确认了预计负债100,你问,税务局答应不?回答是不答应,调增。当年你公司国债收入100,你不调减,老板答应不?肯定不答应,赶快调减。如果说你不调减多交税了,税务局管不管,税务局会不会给你退税?亲,我是见过同事多交税,税务局不要脸也不给退。自己吃亏就忍了,被他们领导骂死,还自己垫钱。所以千万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一定要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确认的时候分开。因为考试一般都是有几个事项,你先确认一遍递延所得税,那个就是找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然后带公式,确定方向和金额;而确定应缴所得税的时候,一定是再重新来一遍,从头再来。这个就是直接拿张纸,先把当年的净利润写在最前面,然后一个一个的问税务局答应不,老板答应不。确定完金额乘25%。
9、为什么所得税费用有时候等于会计利润*25%,有时候不等于?
本来不打算问这个问题了,但是觉得我之前的那个笔记做的不错。大家可以转过去看一下,不想看直接下一个。
10、所得税费用必须用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算出来嘛?
亲,答案是肯定的。
5
所得税费用在这里计算只有一条出路,这就是华山一条路。没有别人出路,其他的自己想的路都是邪路走不通。如果想知道原因,请你看问题9,如果不想看了,直接死记硬背下来。就把这个当个真理记下吧。
11、书上第三节在计算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时候,有一个特别乱得公式,我看了半天都看不懂,有没有办法看懂它呢?
这个公式是:递延所得税费用(或收益)=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当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当期递延所得税 资产增加
说实话,我看了半天也没有看明白,即使我看明白了也不想用。这个公式不懂拉倒。一般我们直接用我前面写的公式:
所得税费用=应缴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费用。如果你和我一样的笨,连这个都记不住的话,那我们再简化。
大家学习这一章的最后想做的事情就是做一个分录,**也会让你写这个分录,这个分录是:
借:所得税费用 递延所得税资产
贷:应缴税费-应缴所得税 递延所得税负债
你直接把这个分录记下就好了,根据分录借贷平衡式,其他三个都是已知,算所得税费用应该会吧,你自然就记住了。注意,我们这一章基本都是在学习增加项,但是也有转回的项目,你直接在相反的分录体现好了。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