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2019-2020学年中考二诊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国山河壮美,地形复杂。读我国沿36°N纬线地形剖面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反映出我国地势的特点是( ) A.西高东低、呈平缓下降趋势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C.东高西低、呈平缓下降趋势 D.东高西低、呈阶梯状分布
2.图中序号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海大陆架 B.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黄海大陆架 C.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渤海大陆架 D.青藏高原、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海大陆架 3.下列对我国地势优越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使我国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几乎处处可建水电站 B.使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森林资源和矿产资源 C.有利于我国发展种植业 D.有利于海洋上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答案】1.B 2.B 3.D 【解析】 【分析】
根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进行分析解答。
1.该图为我国沿36°N纬线地形剖面图,分析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故选:B。 2.读图可得,①是青藏高原,位于第一阶梯,②是黄土高原,位于第二阶梯,③是华北平原,位于第三
阶梯,④是黄海大陆架。故选:B。
3.从图中看出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点、影响及不同地形区的分布,读图解答即可。 2.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视为圣城的是( ) A.麦地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中东是世界上阿拉伯人的主要聚居地区之一;中东是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阿拉伯人普遍信奉伊斯兰教;中东也是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耶路撒冷奉为圣城,故选C。 3.关于我国人文地理分布规律,描述正确的是 A.铁路网东部稀疏,西部密集
B.农业分布东部以畜牧业为主,西部以种植业为主 C.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D.东部沿海工业中心少,西北内陆工业中心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
交通线路是为人们出行服务的,人口稠密的地方铁路越稠密,我国人口具有东密西疏的特点,可以推测我国铁路分布特点是东密西疏。我国各地区土地资源的质量差别很大,对农业分布的影响也很大,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土壤肥沃,生产力高,集中了全国90%左右的耕地和林地,西北内陆光照充足,热量较为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不足,以草地和荒漠为主,畜牧业发达,青藏高原区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土地生产力较低,以畜牧业为主。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起步晚,但发展很快,我国的长江沿岸地区工业发达,如汽车工业走廊和钢铁工业走廊,我国的西部地区的高科技产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中东部地区落后,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 【详解】
我国铁路网西部稀疏,东部密集,A错误;农业分布西部以畜牧业为主,东部以种植业为主,B错误;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C正确;东部沿海工业中心多,西北内陆工业中心少,C错误。故选:C。 【点睛】
B.麦加
C.耶路撒冷
D.利雅得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铁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工业的分布特点,牢记即可。
4. “我们亚洲,河象热血流”是说亚洲的河流众多,奔流不息.下面关于亚洲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都流向太平洋 B.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都流向四大洋 C.亚洲第一长河是长江
D.“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亚洲的河流都向东流向大海 【答案】C 【解析】 【详解】
亚洲的地势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但没有流入大西洋的河流。亚洲的第一大河是长江,也是世界第三长河。“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指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大部分河流自西东流注入太平洋。所以,A、B、D都是错误的,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亚洲的河流。
5.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有“早穿皮袄午披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的说法,这说明当地气温的特点是( )
A.气温日较差大 C.气温年较差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新疆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新疆的东部和南部降水甚少;本区成为太阳辐射高值区。本区河流稀少,且大多数是内流河。总的来说,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
由于中国大陆面积广阔,西部伸入亚洲内陆,因此中国的气候具有显著的大陆性特征。主要表现在气温的年变化和日变化较大,与世界上同纬度的其他地区相比,气温冬季明显偏低,夏季明显偏高。“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是新疆气温日变化大的生动写照;结合题意。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新疆的气候特点,理解解答即可。 6.下列关于世界之最,正确的是( ) A.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 C.世界最大的平原是西欧平原
B.最大的高原是青藏高原 D.世界最大的盆地四川盆地 B.气温月较差大 D.气温的年际变化大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世界最深的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故A正确;世界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故B错误;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亚马孙平原,故C错误;世界最大的盆地是刚果盆地,故D错误。故选A。 7.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 A.北极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分析题干可知,“坐地日行”是指地球的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八万里”指路程约为8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长约4万千米.要想“坐地日行八万里”也就是4万千米,只有在赤道地区才有可能实现,C对,ABD错。故选C。 8.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主要地形是 A.平原和丘陵 C.山地和丘陵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平原和丘陵,西部非季风区主要地形类型是高原和盆地,故答案选A。
9.亚洲分布范围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D 【解析】 【详解】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最广;D符合题意。 【点睛】
识记亚洲的气候特点。
B.热带雨林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B.高原和盆地 D.盆地和丘陵
B.南极点
C.赤道上任一点
D.地球上任一点
10.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A.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 C.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的周期是一年。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详解】
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等。 “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 明”、 “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间冬季比夏季晚”、“极地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是由地球公转产生,“时间差现象”是由地球自转产生。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牢记即可。
11.读新邵县某乡村住房平面示意图(俯视),不考虑屋前住房、雨罩等因素影响,门窗全开。完成下面小题
B.天安门广场升国旗的时间冬季比夏季晚 D.时间差现象
1.一年中,正午时分可能接受阳光直接照射的空间有 ①卧室1 ②卧室2 ③卧室3 ④卫生间 ⑤阳台 A.①④ C.③④
B.②④ D.③⑤
2.正午时分从窗户照入房间的光照面积最大的日期为 A.春分日 【答案】1.D 2.D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