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35.doc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20:50:3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35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从马克思主义的使命和作用来说,它不是书斋中的学问,不是一种纯粹解释世界的学说,而是直接服务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的科学理论。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科学性与革命性

(B)实践性

(C)人民至上

(D)发展性

2 《老子》第四十二章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段话可以说是老子以道为根本的宇宙观。道为宇宙的本原,是一种不可名状的精神实体。该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

(C)客观唯心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

3 恩格斯把费尔巴哈等旧唯物主义者称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者,并指出真正的唯物主义者在理解现实世界(自然界和历史)时是“按照它本身在每一个不以先人为主的唯心主义怪想来对待它的人面前所呈现的那样来理解……除此以外,唯物主义并没有别的意义”。这里的“半截子”主要指的是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A)在坚持唯物论的同时,没有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相结合

(B)在承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否认物质与意识的同一性

(C)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的,在历史观上则陷入唯心主义

(D)把客观事物看作既成的事实,但不承认事物的变化发展

4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所蕴含的哲理是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B)物质运动的无限性和时空的有限性的统一

(C)物质运动的多样性和静止的单一性的统一

(D)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5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库伯勒·罗丝通过对大量绝症患者的访谈及研究患者临近死亡前的行为和心理活动,将濒临死亡的过程分为五个心理阶段:拒绝、愤怒、讨价还价、抑郁、接受。她也提出这些阶段不一定按特定顺序发生,病人也不一定会经历所有阶段,但是她认为病人至少会经历其中两个阶段。心理学家发现的这一心理模型反映了

(A)意识是社会的产物

(B)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

(C)意识能够调控人的行为、生理和心理活动

(D)意识能够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6 人们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开展的实践活动都

(A)受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B)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C)受主观随意的限制

(D)是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7 区分事物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A)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B)事物的变化过程中是否有部分质变

(C)事物的变化是否迅速

(D)事物的变化是否显著

8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哲学上反映的是

(A)必然和偶然的关系

(B)现象和本质的关系

(C)可能和现实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9 实践和认识既密切联系,又相互区别。下列属于认识的初级阶段的是

(A)直觉认识

(B)全面普遍的认识

(C)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

10 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这句话应理解为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A)革命运动是由革命理论派生的

(B)革命理论是革命运动的基础

(C)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最终决定作用

(D)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1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C)运动与静止的关系问题

(D)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12 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能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是由于

(A)它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

(B)它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C)它具有相对独立性

(D)它具有历史继承I生

13 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根源在于

(A)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相统一的过程

(B)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

(C)社会形态更替归根结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D)社会形态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14 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劳动的二重性是指

(A)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15 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

(A)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

(B)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C)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

(D)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

1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A)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

(B)资本主义国家同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D)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答案见麦多课文库

[考研类试卷]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35.doc.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48xu54mcbu8qp2012imx4yj364q3d4011l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