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知识创新的目的是追求新发展,探索新规律,创立新学说,创造新方法,积累新知识。 (3)第一,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是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革命性力量。第二,知识创新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新理论和新方法,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十六大报告关于创新论述的理解。解答本题关键是分析第(1)问。创新源于多方面,事物是发展的,事物是运动的,事物是多层次的。回答第(2)问,要注意创新就是为了求“新”。回答第(3)问,要注意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回答第(2)(3)问,要注意“目的”和“作用”的区别,不要混为一谈。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下册同群众实践相结合
一、课前预习 ★预习指南 1.学习目标: 知 识 点 识记 理解 运用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知识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 2.学法建议: 学习本框时,可以采取多方论证分析法突破知识青年必须同群众的实践,尤其是同工农群众的实践相结合这一重点和难点。
青年学生必须同群众的实践,尤其是同工农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是由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是由青年学生的特点决定的;是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决定的。
3.情景导入: 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三下乡”活动是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这一实践活动有何重要意义? (2)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应怎样去做? [提示]
(1)“三下乡”活动对促进相对落后地区的发展、提高两个文明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就是要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 路。
★信息点击
日喻
有个天生的瞎子不知太阳的样子,他便问别人。有人告诉他说:“太阳的形状像铜盘。”他敲敲铜盘,听到铜盘的声音。后来有一天他听到钟声,就以为是太阳了。有人告诉他说:
“太阳的光像蜡烛。”他摸摸蜡烛,摸到了它的形状。有一天他摸到短笛,就认为是太阳了。太阳与钟、笛相差也够远的了,但是瞎子却不知道它们之间的差别,因为他从来没有见过太阳,只是向人家问来的。
约里奥·居里后悔终身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约里奥·居里,是用人工方法得到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者,在放射性现象的研究中做出过重大贡献。有一次,他在用a粒子轰击铍的实验中,打出了中子,但由于能量很高,因而把它误作高能光子。虽然英国科学家查德威克起步比约里奥·居里晚,但却很快证明了约里奥·居里所发观的高能射线是中子,并因此而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约里奥·居里在很有可能成为中子的发现者的时候.却为何与此殊荣失之交臂了呢? 查德威克的老师卢瑟福曾到法国讲学,在报告中提到可能存在中子的问题。约里奥·居里认为,听人家讲还不如自己做实验,因而没有去听那场报告。而查德威克不仅听了,而且还从中受到启发,提出了中子设想,并进行了实验,最终证实了中子的存在。
由于约里奥·居里忽视从别人那里吸收思想成果,没有认识到学术交流对科学发现的重要作用,以至错过了发现中子的良机。对此,他后悔终身,每当提及此事,就连连责怪自己:“我真笨哪!我真笨!”
给钻头装上“眼睛”的博士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实现钻井自动化,是我国石油专家苏义脑博:E长期思考的一个课题.钻井下面的地层曾被人们称为“捉摸不定、无法预测的领域”然而,苏博士所创立的“地层力分析理论体系”,已经能够用计算机定量预测井身轨道参数。这一成果表明他已步入了井眼轨道控制理论研究的前沿。
苏义脑博士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果,他渴望能把工程控制论引进钻井工程,提高井眼轨道控制的精度和水平,实现实钻轨道准、精、快、省的几何导向控制,并且能给钻头装上“眼睛”,以识别油层,实现地质导向。
新的课题、新的目标提出来了,而新的突破点何在?苏博士探索着,寻找着……一次,当他若有所思地抬起头仰望蓝天时,忽然想到了飞行器的姿态控制和钻头轨迹控制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这使他茅塞顿开。1988年7月,他申请并被批准进入北航博士后流动站学习。两年来,他刻苦自学了大量的控制论专著,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精华,构筑“井下控制工程学”的总体框架。
博士后学习和研究,使他实现了科研中的又一次重大突破,终于率先创立了“井下控制工程学”这门新学科,从而把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应用到井下工程,实现了给钻头装上“眼睛”的目标。
二、课堂释疑 ★要点直击
1.党的群众路线与认识的两次飞跃的关系如何?
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与认识的两次飞跃是一致的。
“从群众中来”和认识的辩证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一致的,“到群众中去”和认识的辩证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是一致的。可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运用。
2.如何对待“书本知识”与“实际知识”?
(1)一切科学知识、科学理论都来源于实践,是从实际中抽象出来又被客观实际反复证明的正确知 识。因此,它是关于实际事物及其本质、发展规律的认识,它以书本形式记录下来,故称之为书本知识。
(2)对一个具体的人来说,这些书本的知识是间接经验,是共性的东西。书本知识对他来讲具有指导作用,但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而,当一个人面对当时当地的实际时,无论是进行实践活动还是进行理论概括,只有书本知识就具有片面性了,他必须参加实践,将书本知识应用于实践,同具体实践相结合,总结出自己的体会来,这样才能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他才能拥有比较完整的知识。
(3)一个人如果只满足于个人的直接经验,其实际知识也是低层次的,只有再学习书本知识,才能重新体会实际知识,提高实际本领。
3.为什么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联系群众的原则?
实践决定理论,理论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这一原理在方法论上要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要求青年学生必须同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方面,实践只有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另一方面,青年学生只有同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才能总结群众的实践经验,检验和发展理论,才能使理论变为物质的力量。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知识青年必须同群众的实践,尤其同工农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2.教学难点: 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尤其是同工农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是知识青年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案例精析
【例1】(单项选择题)高尔基说:“你如果读书,就能知道一切。”这句话强调 ( )、 A.读书的重要性
B.学习是掌握知识的惟一途径 C.读书比参加实践更重要
D.要亲自参加社会实践 【解答】A
【点评】本题考查获得认识的途径与认识来源的区别,题干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即强调读书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故选A不选D。学习是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不是惟一途径,故B项错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书本知识也是前人或他人实践经验的总结。同时,读书活动只有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加深我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因此。二者相比,参加实践将比读书更重要,因而C项错误。故此题应选A。
【例2】(单项选择题)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 ) A.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B.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C.决定作用和反作用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解答】D 【点评】“直接经验”是指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所获得的知识;与之相对的“间接经验”是指由别人或书本得来的知识,二者是“源”和“流”的关系。二者都根源于实践,都是在实践基础上产生的认识,都可能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也都可能是对事物本质与规律的认识;二者是相对应而存在的,在我为直接经验,在别人为间接经验,反之亦然。任何人如果他的知识只停留在书本知识、间接知识上,他的知识就是不深刻、不完全的。反之,如果只有直接经验,并停留在这一点上,他的知识也只是局部的,也不完整。故ABC项均是错误
的。
解题时要能把知识青年“学习书本知识”与“参与社会实践”的有关知识点引申和拓展来理解。解答本题关键在于对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以及二者关系的理解。
【例3】(不定项选择题)我们青年学生坚持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就要坚定地走同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这是因为 ( )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及青年学生的特点,需要青年学生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B.青年学生只有把自己的知识与工农群众的实践相结合,化为具体的物质力量,才能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聪明才智,造福人民,推动社会进步
C.青年学生只有与工农群众相结合,虚心向工农群众学习,才能不断拓展、深化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
D.青年学生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克服自身的弱点和缺点
【解答】ABCD
【点评】题干要求说明青年学生为什么要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ABCD项均符合题干要求,故全选。
题目中的前半部分“我们青年学生坚持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不是题目的指向,题目的指向在后半部分,即要回答“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的原因。如果解题时审题不仔细,不会审题,就易出错。
【例4】(简答题)xx年l0月11日至14日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当前,我国的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切实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尤其要加强作风建设,做到为民、务实、清廉,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扎扎实实地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
(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2)这些哲理在上述材料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 【解答】(1)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做工作应重点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做工作应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
(2)①辩证唯物论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有促进作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做好各项工作,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向前发展,体现了上述道理。
②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因此做工作应重点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我国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关键时期,要求切实做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抓主要矛盾的道理。
③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坚持这一观点,就要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要求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并要求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推进改革建设事业,是树立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
【点评】以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材料为载体,进行相关知识的考查,是近几年高考的一大特点。从设问要求看,本题两问体现了归纳与演绎的有机结合。在解答第一问时,只要求从材料中归纳出相关哲理既可。解答第二问时要注意两个层次,即首先讲清道理,然后再演绎
到材料中去。
相关推荐: